武西奇
“政事儿”发现,至少以下4名官员曾通过保外就医、取保候审等渠道,让无期徒刑“名不副实”,目前,这些案件都被纠正。(据11月7日新京报)
罪犯以保外就医的名义逍遥“狱”外,其实早都不是什么新闻了。2004年最高检在开展的专项检查中,就有1300名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罪犯被予以收监。从中不难推断,媒体此次所披露的4名官员,不过是这冰山的一角而已。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我们告诫干部时常说的一句话。贪官在东窗事发后被捉住关进大牢,这是对他们所犯罪行的应有处罚。可捉住了却关不住,那捉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既达不到惩戒贪官的效果,也起不到震慑其他干部的目的。
欣慰的是,贪官保外就医乱象已经引起了检察部门的重视。大批一保到底或保而不医的贪官被再次投入监狱,的确是大快人心之举。但笔者觉得,要想彻底堵住贪官逃避刑罚的这条秘密通道,只将违规保外就医的贪官重新收监还不够,之后的下回分解理应更精彩。
追责不能缺席。贪官能突破层层监管成功“越狱”,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此,不仅要追究越狱贪官的责任,还应查查那些幕后黑手。凡是弄虚作假的,贪官保外就医这段时间一律不计入刑期。与此同时,对出具保外就医的鉴定人,对审批保外就医的把关者,都应一查到底。一旦发现违规操作,必须要按党纪国法从严从重处理。
漏洞亟需修补。《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是1990年制定的部门规章,由于受当时立法水平所限,使保外就医在提请、鉴定、审批、移交、考察和监督环节上都存在问题。修补这些漏洞,亟需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比如增加保外就医的公示环节,加大检察机关的监督权重,变更审批程序交由法院裁决等等。扎紧制度笼子,才能有效防止戴罪犯人借助一纸保外就医,轻易地把自己从服刑犯切换成自由人。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月8日,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表示,要深化狱务公开,进一步健全完善减刑假释保外就医依法公开制度。毫无疑问,吴爱英部长的这句话向我们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保外就医信息即将对社会公示。在此有必要提醒一下那些服刑贪官,与其打保外就医的歪主意,不如好好的接受改造。毕竟,再狡猾贪官也逃不过群众的雪亮眼睛。
相关专题 |
· 武西奇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