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承东启西 山西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2015年11月09日08:27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三晋观察 重点·难点·疑点】承东启西 山西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作为党和国家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近日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都把山西纳入其中——

这是一条昼夜奔腾不息的煤炭长河,它的上游是煤炭储量达6000多亿吨的货源地,下游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外运港秦皇岛港,是目前世界上运量最大、行车密度最高的铁路线路,它就是大秦铁路。自我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大秦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其运量早在2010年就已突破4亿吨。全国原煤产量中的10%、全国铁路煤炭运量中的20%、西煤东运40%的份额,都靠大秦铁路来运输,它为国家电网5大发电公司、349家主要电厂、10大钢铁公司,26个省市自治区的6000多家大中型企业和上亿城镇居民输送生产生活用煤。

“北京城镇居民家庭每3盏电灯中,至少有1盏是靠大秦铁路输送的电煤发电点亮的。”这个比方仅仅是山西与北京能源供给关系方面的一个缩影。

从今以后,山西与京津冀地区,乃至整个环渤海区域这种密切联系不仅仅体现在能源方面,将在更多方面、更多领域上升为国家战略。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在此之前的今年9月1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分工方案》。这两个发展纲要是我国在新常态下的重大发展战略,并都将我省纳入其中,显示出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山西、对山西人民、对山西发展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也是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上下努力工作、积极争取的结果。

可以说,继2010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山西又一次迎来了最重要的发展机遇!

在全省实施“六大发展”战略,加快富民强省步伐的关键时期,在全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发展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形势的紧要关头,这样的机遇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一剂强心针,对于在困难面前激流勇进、滚石爬坡的山西来说,显得弥足珍贵。

“不东不西”的山西,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分工又一次昂首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格局中。

重大机遇: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促进环渤海地区共同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新引擎,是目前对我省影响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的国家战略

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不进则退。

时间回溯至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比较的相对起点,当时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像这样在平均线以上的经济数据在我省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时有出现,这说明当时山西经济水平不仅并不落后于其他省,在经济存量上还具有一定优势。

然而,一份中部六省社会发展能力比较研究报告显示,在1978年以后的20年间,从位次区间变化来看,山西在六省中变动幅度较大,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并且在剧烈变动中位次不断后移。

将视线拉回至近十年,2005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为4121.2亿元,在中部六省中仅比江西略高,2015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我省GDP增速为2.8%,在全国排在倒数位置。

彼时巨大的资源和经济存量优势,在此时成为不能轻装前进的发展羁绊。

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是最先发展起来的区域,其优惠政策不胜枚举,力度空前,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就。随着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历史存在和过分扩大,并逐渐成为一个困扰中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

而这些对东南沿海和西部地区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重大战略并没有将山西划入发展的“势力范畴”。所以,一段时间,“不东不西”这样自嘲的话语在坊间时有流传,失落情绪溢于言表,遗憾于我省在国家战略中既没被划进西部,也靠不上东部,老工业基地振兴也不包含山西,即使是在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之后,我省因为地理位置、历史因素以及资源禀赋上的特殊性,依然难以摆脱一定的区域困境。

时至今日,类似的负能量情绪,可以休矣。 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促进环渤海地区共同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新引擎,就现阶段而言,是对我省影响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的国家战略。这两大《纲要》明确了我省的战略地位、发展布局、建设规划等许多重大问题。对于山西来说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作用非凡。

抓住这一重大机遇,有利于我省拓展发展空间,在更高层面、更大平台上谋划转型发展;有利于我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提升在全国区域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综改区建设,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国家新型能源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有利于我省消除科技创新短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优化要素结构;有利于我省提升区域发展的内聚力和向心力,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社会经济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六大发展”,早日实现富民强省大目标。

把握机遇:需要总揽全局的高端思路,运筹帷幄的通达眼界,迎难而上的卓绝勇气,这样才能走在机遇前面,在更高层面、更大平台上谋划转型发展

机遇是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时机、境遇和形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顺应大趋势,融入区域协同发展的大格局,借助国家发展战略的强力引擎,对于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的发展至关重要。以陕西省为例,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10年间,也就是1999年-2008年,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两番,达到6000亿元,这十年成为陕西省历史上发展步伐最快的十年。

在党和国家“一带一路”的宏大背景下,作为事关改革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局的两大《纲要》,使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一脉相承、相互衔接。京津冀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中心区,也是重要引领和关键引擎。同时,环渤海地区在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能有效拓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空间,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我省最重要、最直接的利好在于提升晋北区域发展能力。日前,大同到张家口的大张高铁客专项目已获得国家明确批复,即将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之前建成通车。届时,大同到张家口仅需 40分钟,大同到北京一个多小时,这为大同有效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河北,更重要的是与北京融合一体发展带来难得机遇。

大同活,则晋北活;晋北活,则可有效带动晋中乃至全省的发展。

环渤海地区除了京津冀区域还涵盖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4省(区、市),2014年末常住人口3.14亿人,地区生产总值18.5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3%和27%,是最具综合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各区域之间资源禀赋互补性强、产业梯度层次明显、合作开放优势突出,能够赋予我省更广阔的合作发展空间。

在《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轴”,就是要推动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的发展;提出的“三大区域”,就是太原城市群,晋陕豫金三角区域,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区域合作;提出的“一个基金”,就是由京津冀、辽宁、山东、山西、内蒙古七个省区市共同投资建立环渤海合作发展基金;提出的“四大基地”,就是煤电基地、煤炭基地、煤化工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山西在其中的地位和分量显而易见。

对于山西而言,把握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发挥我省在连接“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枢纽地位,促进全省社会经济转型和综合竞争力提升,需要总揽全局的高端思路,运筹帷幄的通达眼界,迎难而上的卓绝勇气,才能走在机遇前面,在更高层面、更大平台上谋划转型发展。

抓住机遇:借势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是我省在重要机遇下的重大历史使命

从“不东不西”到“东引西进”再到“承东启西”,当重大机遇又一次降临山西,我们需要的是紧紧抓住机遇而不是让机遇再一次从我们身边溜走,需要的是依托优势、找准定位,用我们的智慧和努力,把机遇真正变为富民强省的美好现实。

山西位于内陆协作区,既是保障环渤海地区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和强力支撑,又是环渤海地区与中西部、东北地区联动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联系纽带,要充分发挥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和战略支点作用,立足于环渤海经济圈西部门户的区域定位,做好陆路丝绸之路能源经济带与京津冀有效对接的桥梁纽带。

从“尴尬”的地理位置到被纳入两大区域合作发展,我省要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能源产业优势,不断优化发展定位。在强化能源保障和推进产业转移承接上,我省应当掌握煤炭等资源话语权,在全球煤炭资源流动与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力争成为矿物质产业低碳化和碳材料制造基地,将山西从单纯的能源生产基地转变为辐射欧亚大陆的能源加工和集散中心。与此同时,对接京津新兴产业,拓展合作领域和空间。

要从山西实际出发,练好内功,主动作为。进一步彰显地区能源保障和生态屏障功能,进一步促进资源利用最优化、整体功能最大化,加快提升自身发展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对外大通道和枢纽平台建设,增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支点传承能力,高起点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当前,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此时,两大《纲要》的实施对于全省经济犹如一针“强心剂”,给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但我们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机遇不能包打天下、替代一切。面对重重困难,实现《纲要》绘制的宏伟蓝图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全省上下要紧抓机遇,痛下决心,转变方式,以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领,将“两篇大文章”“三大突破”“六大发展”落到实处,变压力为动力,合力推动我省借势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走出困境。

这样,才能不辜负时代赐予我们的重要机遇,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记者 冷雪)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