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学生写好的家书(受访者供图)
“妈妈,当我看见同学和妈妈一起去上街、去公园、去游乐场的时候,我也多想和您这样手牵手去做任何事情呀。”威远县镇西镇梧桐小学三年级的周忻将积累许久的思念之情写在了寄给给妈妈一封信里。近日,威远县镇西镇中心学校不少留守学生都为父母写了封信。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鼓励广大青少年利用书信形式表达对远方父母的思念感恩之情。威远镇西镇中心学校正在全镇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家书,童书中国梦”活动。
书信道歉把妈妈生日搞忘了
最近一段时间六年级的王兆棋一直有些懊悔,因为10月7日妈妈生日时,他忘记了。正当他发愁如何向妈妈道歉时,寻找最美家书活动给了他灵感。
王兆棋在信中写到,“妈妈10月7日是您的生日,作为儿子,我却忘了。对不起妈妈,请原谅儿子的不孝。记得您在家的时候,每次有好吃的,你都会留给我。而我有好东西,想要给你,您却总是摇摇头说:‘吃吧,我不要。’当时,我以为您是真的不喜欢。直到现在,我才明白,那是因为您爱我。”
不少留守学生在书信中向父母诉说了自己的梦想,王兆棋说,他的梦想是研究出适合家乡种植的经济作物,让父母不必远走他乡,都能发家致富,让像他一样的农村孩子都把爸妈留在身旁。
学生钟扬英的梦想更加温情,“我打算出去找一份好的工作,赚好多好多的钱,我用它建一个敬老院,让一些空巢老人不再那么孤独寂寞。”
理解父母孩子挑起家庭重担
威远县镇西镇中心校德育处主任王萍介绍,据班主任反馈,大部分学生都在书信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六年级学生杨晓凤的父母都在广东打工,一年只有在春节回来一次,很显然,短暂的陪伴并不能让她满足。在信中杨晓凤希望,“爸爸妈妈快回来,哪怕只在这里待两小时、一小时、半小时,我都愿意。”
孩子们虽然对父母不能在家陪伴有些“埋怨”,但是也能理解父母。为了让父母放心,一个个在书信里告诉父母自己已经成长为“小大人”了。三年级的周忻说:“回到家里我除了完成作业之外,还要帮助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还学会了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饭呢!”
300余封信将统一邮寄给父母
10月,寻找“最美家书,童书中国梦”活动在威远镇西镇中心学校以及各二级学校拉开序幕。活动是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激励广大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为实现“中国梦”和民族伟大复兴增添青春活力。
王萍说,活动重点组织在校留守学生给父母写一封家书,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最美家书征文比赛。因为一二年级的学生还未学习书信,所以主要在3-6年级学生中展开。
学校组织学生撰写家书,按提供的标准信封的标准格式写明每封信的收信人、收信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目前,学校已经收到300多封信件,待收齐后将统一邮寄出去。
(记者 黄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