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无人报考的国家公务员岗位还需政策增温

武西奇

2015年10月27日13:1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昨日18时,2016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不过,仍然有2000余岗位竞争比不足3:1;同时还有158岗位“零报考”。(据10月25日新京报)

从新闻披露的信息看,这158个职位中有80个来自西部边远地区,无人报考岗位多是县级以下基层职位。与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郑州黄河河务局惠金黄河河务局等千里挑一的热度相比,这些艰苦基层岗位确实显得过于冷清。

艰苦基层岗位遇冷,我们对报考者完全没有必要横加指责。毕竟,报考什么岗位哪个地区,只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别人无权干涉。向他们隔空喊话也好,给他们扣上“为人民币服务”帽子也罢,除了一时口舌之快外,并无实际意义。

在最难就业季的当下,还有158个岗位无人问津,貌似有点让人费解。其实稍加分析,也就没有什么好纠结的了。一来,诸如学历专业、政治面貌、基层经历、本地生源等限制条件,把一部分考生挡在了门外。二来,基层福利待遇不高、上升渠道不畅,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么一种语境下,报考人自然有他们的考量和判断。

改变国考报名岗位冷热不均现象,不能寄望于考生的觉悟提高,关键要靠出台政策进行引导。具体来讲,门槛高的应适当降低,尤其是艰苦基层地区更应不拘一格选人才。与此同时,还需通过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加大干部选拔向艰苦基层地区倾斜等举措,让服务艰苦基层人员得实惠有奔头,那就不愁引不来金凤凰落户。

必须得承认,艰苦基层地区的确环境差条件苦。但也必须要看到,越是艰苦越能砥砺人的品质,越是基层越能增长人的才干。因此,考生与其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还不如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把思想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发挥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那艰苦基层地区也是一个前景无限的巨大平台。

当然,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究竟该如何择业,也必须要有个正确的定位和适度的预期。客观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气质等综合确定,才是明智的做法。只要梦想不熄灭、奋斗不停止,只要明白生活为什么、知晓价值在哪里,即使所报的岗位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相信同样可以书写出彩人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武西奇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