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我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更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

蓄势崛起,勇担转型重任

2015年10月15日09:56   来源:安徽日报

原标题:蓄势崛起,勇担转型重任

规模扩大,比重提升,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7%,拉动GDP增幅3.2个百分点

年轻的员工或是双眼紧盯电脑屏幕,或是轻点鼠标,或是输入文字,或是测试网络游戏,在芜湖县新芜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里,不时传出阵阵手指敲击键盘的声音。

“我们主要以招投资网页游戏、手机游戏、网络媒体为主的企业服务平台,打造以互联网网页暨移动游戏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新芜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磊说,公司近年来发展步伐加快,目前旗下运营管理的文化创意类企业有62家。

今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这对我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有效改造安徽产业版图,是一次重要的战略机遇。对此,全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明确指出,要顺应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趋势,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拉长服务业短板,显著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为3534.1亿元,同比增长10.1%,为2013年以来在中部地区的最好水平;占GDP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3.8%提高到35.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7%,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幅3.2个百分点。 “服务业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充分说明了我省经济在稳增长的同时,出现了结构调整有亮点、转型升级显生机的积极因素。”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

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抢占发展制高点

——“十二五”以来,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计划2020年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0%。

9月13日,合肥互联网数据中心在蜀山电商园开工建设。 “数据中心将通过大范围推广云计算应用,为智慧城市提供后台数据服务,最终建成全省互联网通信中枢基地。 ”该中心负责人说。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信息消费逐渐成为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新动力。今年上半年,全省信息消费规模达到了1027.9亿元,同比增长37.2%,预计全年将达2000亿元。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服务业是支撑。新常态下,省委、省政府观大势谋全局,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未来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十二五”以来,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9%,较“十一五”平均增幅提高了0.4个百分点。2014年,全省现代服务业增加值3645.1亿元,同比增长9.2%,占全省GDP比重17.5%,比“十二五”初提高1.2个百分点。

目标既定,方向已明。日前召开的全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明确指出,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化发展,围绕现代物流、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剥离并发展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精细化发展,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体育健身等服务业,积极培育信息消费、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超过60%。

完善政策保障,壮大发展主体,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70家、省级服务业产业园1家,2020年建成20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占地170多亩的合肥金融港,是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在合肥滨湖新区核心地段,目前已成为合肥推动金融业集聚的大平台。“我们将引进2家至3家大型金融机构,10家中小型金融机构的中后台及营业性机构,40家至50家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等上下游企业,形成金融外包集群效应。 ”金融港营销总监吴华祥说,最终目标是深度整合金融价值链,打造国际知名的金融服务产业聚集区。目前,这个基地已入驻15家金融机构,投资总额约26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近年来,我省以园区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马鞍山软件产业园等一批规模大、产业链长、配套性强的服务业集聚区已成为服务业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全省共有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70家、省级服务业产业园1家,进驻企业9900多户,吸纳就业36万人。未来,我省将依托中心城市、工业集聚地和交通枢纽,创新服务业功能区发展模式,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园区。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20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全国500强服务业企业力争达到25家。

服务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企业的不断壮大。随着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深入实施,社会投资创业热情不断激发,服务业发展内生动力也显著增强。今年上半年,全省新登记注册的服务业企业达到39.4万户,同比增长26.6%。与上年末相比,新增服务业企业36402户,占新增企业总数的71.5%。从效益看,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966.5亿元,同比增长15.4%,增幅居全国第2位,发展后劲不断夯实。

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完善的政策体系。我省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重点在优化公共服务、维护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积极作为,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把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的出发点,要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统筹用好创新型省份建设“1+6+2”配套政策、产业发展政策、财税金融政策、要素保障政策,并根据新的形势不断丰富完善,形成叠加效应和政策合力。(记者 鲍亮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李放、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