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欢度国庆和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新疆各族群众还有一个特别的去处,那就是参观“在祖国的怀抱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成就展”。近两天,成就展接待的观展群众日渐增多,并迎来参观高潮。参观成就展,成为我区各族群众度过这个“十一”假期的一项重要活动。
踊跃参观入口处排起几十米的长龙
10月2日11时,记者来到新疆国际会展中心,看到成就展的入口处——南四门前排起了几十米的长龙,人们手持免费赠送的参观票,等待安检后进入。
据工作人员介绍,自9月21日成就展开展后,随着宣传力度加大,前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10月1日,成就展迎来了首轮参观高潮,当天共计接待参观群众9500余人。
记者了解到,前来参观的观众中,除了来自乌鲁木齐的观众,还有不少来自昌吉、吐鲁番、石河子等地。2日上午,来自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的50名干部群众在副镇长阿达来提·买买提的带领下前来参观,他们当中既有基层干部,也有老党员、民间艺人。“在国庆节期间,组织干部群众来参观成就展,感受自治区成立60年来的巨大变化,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阿达来提·买买提说。
除了单位组织,不少群众自发前来参观,更有不少家长特意带孩子前来。2日上午,乌鲁木齐市民王勇带着十岁的孩子,一大早就来排队。“这是一个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机会,不能错过。”王勇说。
感叹巨变老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
在成就展的历程篇展区,今年75岁的杨占合老人和老伴仔细观看一张张黑白图片,回忆着以往的艰苦岁月。“你看,这是以前的百货商场、蔬菜门市部,我们以前生活就是这样的,现在变化多大啊!”杨占合老人感慨地对老伴说。
在“上世纪70年代的乌鲁木齐火车站”图片前,杨占合站了好久。他告诉记者,自己老家在山东,以前每次回老家,都要先坐四天三夜的火车,下了火车后,找地方住一晚,第二天才能乘坐长途汽车回家。现在坐火车只需几十个小时,坐飞机几个小时就能到。
今年91岁的李浦卿老人来自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是位退休老干部。10月2日,他和儿子、外孙女、外孙女婿、曾外孙女四代五口人一起来参观成就展。看着60年巨变的一幅幅图片,作为一名新疆建设与发展的参与者、见证人,李浦卿感慨万千,“只能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手拄拐杖的李浦卿激动地说。
2日上午,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顾问、日本友人小岛康誉专程参观了成就展,他告诉记者,他1982年第一次来新疆,到现在已经来了140多次了,每次来都能感受到新疆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完成就展,我感到新疆的变化太大了,特别是近五年来的变化,最明显的是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更好了。”小岛康誉说。
坚定信心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2000多幅图片,300多件实物,新媒体技术,诉说着新疆60年的巨变和辉煌,也愈发坚定了各族干部群众建设美好新疆的信心。
来自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戈壁村的力拉普·热外都拉是位民间艺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在观看成就展时,他对自治区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就印象最为深刻。“农业生产从简单的耕种到高度机械化,产品从简单的品种到多元化的深加工,说明自治区农业生产取得的巨大成就。我感到非常自豪。我要把今天看到的这些写入我的作品,赞美我们的幸福生活!”力拉普·热外都拉说。
来自昌吉市庙尔沟乡金涝坝村村民金恩斯·努尔塔孜阿说:“作为一个农民,我感受到自治区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到自己家乡的美,感受到新疆群众的幸福生活。我要辛勤劳动,用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叫李宇凡,我为新疆点赞。”参观结束后,在出口处的留言簿和留言墙上,不少参观者纷纷写下感怀和祝福。一名叫袁路博的参观者写道:“我为新疆自豪,祝愿新疆的明天更美好!”一名叫刘宏立的参观者写道:“为自治区60周年成就展点赞,我要为新疆未来发展作出新贡献!”(李春霞)
相关专题 |
· 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