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二五”系列报告会首场报告29日在京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作题为《“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的报告。
问:“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质量、效益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综合国力有何变化?
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始终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进程曲折艰难。面对比以往更加复杂混沌的情况,我国坚持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并重,充分发挥规划的综合导向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投资消费促进政策的关键作用,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一是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十二五”前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0%,GDP总量增长到63万亿元。总体上看,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从2001年~2007年的年均10.8%,下降到2008年~2014年的年均8.8%,速度看起来比以前有所放缓,但这是在很高基数上实现的增长,而且是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的增长。同时,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较,我国仍然处于绝对领跑者地位。危机后,发达国家中美国、日本、德国年均增长分别只有1.1%、0.1%、0.7%,新兴经济体中俄罗斯、南非、巴西、印度分别也只有3.6%、3.0%、1.3%、6.9%。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震荡下跌,股市汇市也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并在不同市场之间共振回馈,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上半年我国依然保持了7%的增长速度,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这充分说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而不是风险源。
二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持续优化,逐步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从要素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转变为在劳动力数量减少的前提下,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2014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了53.1%。从需求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2014年消费率提高到了51.2%,消费需求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了50.2%。从供给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服务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增长,2014年服务业对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了48.9%。从城乡区域结构看,城乡间、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三是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十二五”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跨步增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持续提高。从经济实力看,2014年我国GDP总量为10.4万亿美元,占全球比例为13.4%,牢牢占据世界第二位。从产业竞争力看,2014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份额上升至25%,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之位;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从科技实力看,科技经费投入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位,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从设施看,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G网络规模、互联网用户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位。从国际竞争力看,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自2013年起稳居世界第一位,2014年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首次位居世界第一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自2012年起稳居世界第三位,与美国、日本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问:“十二五”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较大改善?
答: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增长建立在就业基本稳定、收入同步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健全以基本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民生保障制度,多措并举增投入、补短板、兜底线、织密网,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稳定在70%以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福祉得到大幅增进。李克强总理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新时期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城乡就业比较充分,就业质量逐步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快于8.0%的GDP增速,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居民交通通信、旅游、文化娱乐大幅增多,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首次明确提出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等9领域44类80项服务项目,基本与非基本的政府职能边界得以明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提升。
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是我国长时期的战略任务。“十二五”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现代产业体系是保证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基础。“十二五”以来,在市场倒逼和政策引领的双重作用下,我国产业重大结构性问题得到改善,新的增长动能逐步形成,新旧动力有序转换,长期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2014年粮食产量达到1.2万亿斤,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个“11连增”;今年夏粮增收,秋粮增产可期,全年有望实现“12连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主要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土地流转率提高到30%,家庭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是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制造业是国家间经济角力和竞争的主战场,彰显着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近年来,我们一手抓淘汰落后,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一手抓转型升级,改善品质质量,取得了良好成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能制造开始兴起,成为制造业的新生力量。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企业脱颖而出,带动了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水平提高,拉动了产业整体素质提升。
三是服务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服务业取得大发展,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8.2%,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高到49.5%,自2012年起超过二产,成为经济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在企业越来越依靠服务维持市场地位、产业越来越趋向服务引领制造的新趋势下,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有所改善。
四是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由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催生的新兴产业大量涌现,经济新增长点生机显现、千枝展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14.8%。依托丰富的海洋生物、能源和矿产资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海洋生产总值相当于GDP的比例提高到9.4%。
问: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出台了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体系,效果如何?
答:近年来,我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健全教育体系培养人才,以打造人才队伍支撑创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有机衔接,促进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
一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催生发展新动力的源泉,是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针对创业者面临的准入限制、资金需求、市场信息、技术支撑等瓶颈问题,初步建立了“双创”扶持政策体系,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双创”支撑平台快速发展,市场主体开办新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速度加快。依托我国互联网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活跃的互联网经济,以及快速成长的互联网骨干企业,各行各业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双创”活动迅猛发展。
二是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发展内生动力。科技创新投入大幅增长,2014年R&D经费投入达到1.3万亿元,占GDP比例达到2.09%,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成果产出持续扩大,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85件,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特别是超级计算、探月工程、卫星应用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
三是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持续提高,自2012年起稳定在4%以上。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2.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6.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规模日益扩大。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成效,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四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创新发展的理念,最大程度地释放人才红利。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规模快速扩大,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逐渐增强,人才流动制度障碍逐步破除。保障人才以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
问:2013年中央召开了城镇化工作会议,2014年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意味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城镇化战略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新型城镇化是消费需求的倍增器、投资需求的加速器,是稳增长与调结构的黄金结合点。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后,我国围绕与新型城镇化相关的人、地、钱等多个领域,出台了一批重大政策文件,启动了2个省和62个城市(镇)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镇化进入速度与质量同步提升的新阶段。今年,围绕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重点实施了“一融双新”工程,在农民工融入城镇、新生中小城市培育、新型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24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201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4.8%,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形成。城镇化布局与形态不断优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3大城市群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成渝、长江中游等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
问:近年来,我国启动实施了“三大战略”。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目前,相关规划已在陆续出台,政策也在逐步落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人文相通,正在带动国内相关地区的经济增长。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启动一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示范项目,交通一体化快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有序进行。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编制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支撑作用凸显,上中下游要素流动性增强、产业分工协作更为紧密。
问: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否意味着生态文明理念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得到树立?
答:资源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紧的约束、最矮的短板,是一个躲不开、绕不过、退不得的紧迫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形成了改革和政策组合拳。这些举措彰显着这样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发展建立在资源能支撑、环境能容纳、生态受保护的基础上,使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局限于种草种树、末端治理,而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与生产力布局、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紧密相关,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是一场全方位的绿色变革。
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这几年来,改革的总体方向是什么?
答:改革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源。“十二五”以来,我国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举措,行政、财税、金融、价格、投资、国企、科技、开放、城乡、民生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定后,一批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改革方案相继出台,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一些多年想改未改的重要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了大量制度红利。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传导作用,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可以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各有千秋,但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各扬所长、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十二五”以来,一方面,从更大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另一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
问:“十二五”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取得了哪些新的成绩?
答:“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打造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努力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把“一带一路”战略作为开放的总抓手和新引擎,助推了我国外向型经济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稳定出口、增加进口,努力保持我国的国际市场份额。2014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3万亿美元。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明显提升,初级产品出口额占比下降到4.8%。贸易主体格局更趋合理,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比下降到46.5%,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比提高到36.4%。
二是对外资的吸引力持续保持。坚持“3个不会变”: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首次位居世界第一位。今年前8个月,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数同比增长10.7%,终止投资的企业数同比下降22.4%,这“一升一降”表明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三是对外投资全球配置。我国资产全球配置速度加快,国内资源短缺得到有效弥补,境外盈利能力得到增强。2011年~2015年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4466亿美元。李克强总理曾说,加快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有利于形成优进优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更高层次上深度融合。几年来,通过投资建厂、建设基础设施、产业聚集区等多种方式,积极与相关国家开展产能合作,合作国数量达到17个,形成了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产业链。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