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天山南北变通途

从出行难到朝发夕至

2015年09月28日15:18   来源:新疆日报

原标题:天山南北变通途

我1960年随家人来到新疆。1971年,在中国电信新疆无线电通信局工作。我的工作单位在乌鲁木齐黄河路一条笔直的街道上,当时路两边二层以上的建筑物没有几座,路上只有一趟从东风路到七一酱园的3路公交车,再要走远点就得换乘市里仅有的另外几条公交线路了。那时候人们骑自行车的比较多。下班后十几个人互相载着,去人民电影院看场电影也是件幸福的事。

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出差。记得工作第2年,一位老师傅带着我到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出差。早晨7时到碾子沟客运站,坐的那辆班车搁到现在,我感觉应该要报废了。车在“搓板路”上慢慢晃了七八个小时,我和几位乘客也被晃得吐了几次。路面上尘土飞扬,车内到处弥漫着尘土味,当晚住在玛纳斯。就这样又走了两天,第三天晚上才到了目的地。那时出一次差基本上要一个月,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路上。我第一次坐火车去西安时,到哈密转一次车,到兰州再转一次车,火车走得慢不说,车上环境也很差。由于人太多挤不上车,有一些人是从窗户上爬进去的。

工作30多年,我跑遍了全疆15个地州市,也见证了新疆的交通环境在不断地改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公路、铁路、航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桥梁纵横交错、一个个隧道穿山越岭、一条条高速横贯东西、一架架飞机飞越南北……原先去伊犁要走3天左右,尤其是到了果子沟,遇到大雪封山,往往要耽搁好几天。现在,无论是在疆内或是出疆,甚至出国,可以有很多的选择。走高速、坐高铁,甚至打个电话订张机票就飞了,出个远门比过去到昌吉、石河子还要方便。

60年前,整个新疆拥有公路仅有8000多公里,而且多是名副其实的“搓板路”。如今,新疆与世界的距离在逐渐拉近。全方位的国际道路运输网络已现雏形;铁路也从无到有,从单线到复线,铁路布局从“一”字形到“人”字形再到现在不断扩展的网状布局,随着兰新高铁的建成运营,形成了连接内地、辐射欧亚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从航线不出疆,到5小时航空圈,新疆的机场数量居全国之首。无论是地面还是空中,新疆正在建立一个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今年是自治区60岁的生日,我祝福我们美丽富饶的新疆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崔延龙口述 记者韩亮整理)

相关链接

1955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882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为零。

2009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5.0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843公里。

2014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7.5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4316公里。

2010年,全疆航空旅客吞吐量1169万人次,到2014年,全疆航空旅客吞吐量2192万人次。目前,运营新疆航空市场的国内外公司44家,开通航线184条,其中国内及地区航线157条,国际航线27条;与15个国家,81个城市通航,其中国内及地区城市57个,国际城市24个。乌鲁木齐已经成为北、上、广之后全国开通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城市。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