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维吾尔族老人,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在自家小院里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这个小院,每逢升旗都挤满了老人孩子,他们自发聚在一起,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向国旗行注目礼。小院所在的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已把升国旗仪式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6年多来,住在这里的沙勒克江·依明老人风雨无阻,总会让国旗伴随着清晨的阳光升起。□本报记者/张蓓
信念:心怀家国
9月26日,记者在小院里见到了沙勒克江老人。老人说,为了准备今年10月1日的升旗仪式,家里悬挂起彩旗,换了新的钢丝绳和新国旗,儿子沙拉依丁·沙勒克江最近出差还给他带回来一个意外的节日礼物——一套崭新的扩音器。“我们以前用小录音机播放国歌声音太小了,现在有了扩音器放起国歌来就能让更多人听到了。这件事我们父子俩想到一块儿去了。”沙勒克江满意地笑着说。沙拉依丁则说:“我一回来发现家里多了80个凳子,之前爸爸说今年来参加升国旗仪式的人比往年更多,要多准备一些凳子,我还没来得及去市场,他已经买回来了。”父子俩间的这种默契并不是偶然,数十年来的言传身教,使得乐善好施、心怀家国成为这个家庭共同的信念。
时光倒回60多年前,解放军刚来到塔城,住的地方奇缺。沙勒克江的父母商量说,家里面刚好有4间房子空着,还有几亩地也闲着,就让这些保卫家园的战士们住吧。于是从1950年到1958年,一个排的解放军都住在他家里,他们如同一家人般和睦相处。
“我没有想到过了30年还能见到他们。”沙勒克江一说起这事儿,就特别激动。他掏出一个小本子给记者看,指着上面当年那些战士的名字说:“当年在我们家住过的一个解放军同志找到了我,请我到乌鲁木齐做客。他拉着我的手对战友说:‘当年沙勒克江的父母给我们做饭、缝洗衣服,对待我们像亲人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当年的小弟弟沙勒克江表达对这个家庭的感激。’”
这次重逢也让沙勒克江坚定了为社会、为国家做些好事的信念。
2009年7月,沙勒克江认真地召集了全家人,说自己有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要在自家院子里升国旗,并立刻着手准备:二女婿吾买尔说旗杆用钢管最好,再焊上一截接鼓风机的管子,升旗的时候国旗就能迎风飘扬;儿子沙拉依丁说升国旗网络上有视频,拉多少下绳子需要多长时间都要提前学习一下……“我岳父岳母听说这事,都对我说‘亲家这事儿办得好’。”沙拉依丁说。
说干就干,从申请到获批,从栽旗杆到粉刷院墙,沙勒克江一家人齐动手,当年10月1日就让国旗飘扬在小院上空。
当听说沙勒克江要在院子里升国旗,有邻居问他:“国旗都是在广场上升的,你为什么要在自己家升国旗?”甚至还有人不怀好意地问他:“你是不是得了什么好处?还是想出风头?”沙勒克江回应道:“现在的生活不好吗?你们没有享受过国家的好政策吗?我作为一个老百姓,就想用升国旗来表达一下对国家、对党的感谢。国旗就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每个中国人的头顶上都飘扬着五星红旗,不仅仅是在广场上。”
荣誉:家风传承
在沙勒克江家,有一间荣誉室,里面陈列着三代人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奖章、奖状。“父亲是塔城市政协委员,我是中国共产党员,我的两个孩子和姐姐的孩子是少先队员,三代人的荣誉放在一起,好像比赛一样。”沙拉依丁指着三面墙介绍道:“现在是父亲的最多,我的也快赶上父亲了,以后就看我们的下一代能不能超过我们。”
在这个珍惜荣誉的家庭里,正能量的传递从来没有停止过。小时候每逢学雷锋活动,沙勒克江都会准备好慰问贫困户的肉,让沙拉依丁送去。
沙拉依丁清楚地记得14岁那年,自己第一次捐款的事。听说全国都在积极抗洪救灾时,他拎起装满自己攒了许久的零花钱的两个酒瓶子就去找老师,说要捐款。老师带着他找到了塔城市抗洪救灾办,一屋子的大人看着这个拎着酒瓶子说“我要把这些献给国家”的少年,又是惊愕又是感动。一个工作人员问他:“钱怎么取出来呢?”他爽快地答:“瓶子砸开就行了。”后来,大家帮他打破了瓶子,一五一十地数清了那些硬币,还请来了当地报社的记者为他留影,随后他的故事登上了《塔城日报》。
“当天回到家,爸爸特别高兴,说我终于长大了,是一个可以让他放心的人了。”他说。
如今的沙拉依丁是塔城地区人民医院一位优秀的医生,爱岗敬业有口皆碑。
2004年,瘫痪30多年的赵玉娥老人在一次住院治疗过程中认识了沙拉依丁,就此结下了一段母子般的情谊。这些年来,沙拉依丁隔三差五就要去赵玉娥家里探望,每隔半个月就一定上门去给老人换导尿管。“自己的亲人未必都能做到。”老人一说起这些事儿来,眼里就泛起泪花。
除了赵玉娥老人之外,沙拉依丁还默默帮助着七八位老人,他们都曾是他的病人。“这些老人年龄大了,生活又困难,我作为医生,能给病人一点点帮助,他们心里都会暖暖的。”他说。
从2002年参加工作至今,沙拉依丁年年都获得“先进工作者”荣誉,2010年获得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今年还在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受到了表彰。
为了筹备今年“十一”的升国旗仪式,他们一家像往年一样,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早餐的食材和给孩子们的小礼物。“是为参加升旗仪式的客人准备的。我不希望大家参加完仪式就散了,大家坐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更能增进感情,也更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尤其是孩子们,他们可以知道过去的历史,知道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些传承下去非常重要。”沙勒克江说。
去年,沙勒克江卧床多年的妻子因病去世,大家都在议论今年他会不会照常升国旗。他说:“升国旗不是为了我自己,这个仪式也不是一般的聚会,把这件事一直办下去是我俩共同的愿望。”
这几天,通过微信得知小院照常升国旗消息,朋友们陆续从伊犁、乌鲁木齐赶过来;沙拉依丁的同事们也跟他预约,“记得叫上我们”;作为塔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塔城市二小的孩子们也要来沙勒克江家。沙勒克江说:“我现在身体好得很,以后还有我的儿子把这件事坚持下去。”沙拉依丁说:“我的一对儿双胞胎儿子现在每逢升旗的日子都特别高兴,将来没有了我们,还有他们。”(张蓓)
相关专题 |
· 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