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解密“长征六号”首飞的幕后故事

2015年09月21日10:01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中国航天再启新程——专家解读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

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圆满成功之际,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孙为钢,长征六号火箭副总设计师李程刚,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助理任守福接受记者采访,解密“长征六号”首飞的幕后故事。

一、新型运载火箭新在哪?

长征六号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的新成员,采用了全新的总体方案、全新的结构形式、全新的动力系统和全新的电气系统。简而言之,它“更有力”“更环保”“更快捷”“更精准”“更经济”,既符合世界运载火箭发展潮流,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

长征六号火箭副总设计师李程刚介绍,火箭动力系统使用全新研制的两型液氧煤油发动机,其中一级火箭采用一台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二级火箭采用一台18吨液氧煤油发动机。液氧煤油发动机廉价环保,用途广泛,还能大幅提升火箭的运载能力。据了解,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将中国火箭发动机单台推力提升了60%。

二、测试发射模式新在哪?

以往长征系列火箭执行发射任务,需要分段运输至发射场,再在塔架上完成各子级的垂直吊装总装和测试。而长征六号首飞任务,首次采用了“三平”加整体起竖测试发射模式——即水平整体测试、水平整体星箭对接、水平整体运输起竖发射。火箭在水平状态下在厂房内完成全箭总装、测试以及与卫星对接,而后,采用专门研制的运输起竖车将火箭水平运输至发射工位,翻转起竖后进行燃料加注和发射,大幅缩短了发射区操作时间和发射台占用时间。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助理任守福介绍,为适应“三平”测发需要,专门设计了适应集火箭运输、起竖、发射脐带塔功能于一体的自行式整体运输起竖车的发射场设施,建设了液氧、煤油等新的加注设施,他们相继攻克液氧低温加注、多星调试安装等难题,共识别34项风险点,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受控、地面设施设备稳定可靠。

三、卫星搭载方式新在哪?

此次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飞,共搭载发射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研制的20颗微小卫星,创下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工程总设计师孙为钢介绍,此次搭载卫星品种多,数量从100公斤到几百克不等,主要用于空间应用与测量、新技术验证、新的航天器件验证。20颗卫星采用金字塔式分列三层,最底层安放5颗卫星,中间层有4颗主星,最上层是1颗卫星,在卫星与火箭分离后,其中多颗卫星再分别释放出子星。此次任务采取“灵巧末级”设计及“多星轨道周期控制方法”,防止大量卫星在释放时星箭和星星间碰撞。

孙为钢表示,微小卫星研制试验成本相对较低,参与门槛不高,学校或企业都可以支撑研发。据统计,此次任务有100余名在校学生参与到本次20颗卫星的研制工作中。孙为钢希望更多高校和青年人才参与到微小卫星研制试验工作中来,为中国航天事业积蓄新兴力量。(邹维荣 宗兆盾)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