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和媒体打交道,官员的四种“常见病”

2015年09月21日08:39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和媒体打交道,官员的四种“常见病”

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正处在一个媒体事件时代。

翻开报纸,转发微博,评论新闻……公众对社会、对政府的关切,大多以媒介为平台。“华南虎”、“躲猫猫”、“钓鱼执法”、“房屋强拆”,这些借助媒介迅速蹿红全国的新词提醒我们,今天,治理的方式和理念往往通过媒介呈现、传播,甚至放大。

网络时代让政府治理也发生了变化。从高音喇叭、报纸刊物的宣讲,变成了新闻发布、网络留言的互动。但一些官员在媒介应对上仍有诸多不足,“雷、捂、拖、冷”四字诀时有出现。如果官员们没有必要的媒介素养,缺乏回应社会关注的能力,无疑会使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少了“通”,而只剩下一条无法跨越的“沟”。

说话也要重新学

“40年后,我们是不是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不要考虑太长远了。”很难想象,如此漫谈人生的“警世之言”,竟是政府官网对于群众咨询房屋产权政策的回答。

近年来出现的官员“雷语”可谓形形色色。不论是官网信息发布,还是面对群众、媒体时的答复,都出现过惊人之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认为,“很多官员需要重新‘学说话’。”

官员的“雷语”频频见诸媒体,也许要推溯到2009年。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推出的 《2009中国互联网大事记》中,其中一项便是“互联网的舆论监督价值被广泛认知”。类似“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这样的惊人之问,在那一年被网络迅速传播。网友们把官员们的“雷言雷语”进行年终盘点,甚至还列出了排行榜。

有人给雷言雷语,分门别类:

有狂妄嚣张型。“我是处级领导,谁敢查我的车?”“警察不打人,养他们干吗?”“有意见去厕所提去”……

有愚蠢无知型。一个地方官员问专家“江豚好不好吃”,当得到“不好吃”的答复时,这名官员竟说,“不好吃干吗要保护?”

有装傻充愣型。有记者曾在“两会”上问某地方农业部门负责人,如何看待毒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接连出现的情况,这位负责人回答:“这么敏感的问题你问我干啥?”

还有玩神秘搅浑水型。“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新闻发布会上,时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的这些话刚一出口,就变成了网络“名言”。

“有的人信口开河,让人无法想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这样评价这类“雷语”。

在华东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陈虹看来,频频“雷语”中暴露的不仅是一些官员高高在上、敷衍了事的心态,作风飘浮、素质不过硬、发言过于随意也是直接原因。

怎么让官员把话说明白,把话说好,这是做了多年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赵启正十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要让官员会说话、善说话,思想的转变是根本,只有从内心有对法律、对群众的敬畏,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此外,专业培训也不可少。”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更看重制度层面的硬约束。“官员要会说话,更需要有监督机制。”很多政务微博、官方网站都可以直接面向群众发布信息,对于这样的平台必须建立信息审核把关制度;对官员的言行举止也要有规范性规定,对违反规定、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行为一定要问责。

捂盖子捂出娄子

社会上曾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防火防盗防记者。

“不只是防记者,我们有些干部还怕记者!”赵启正从近忧之中看到了远虑,“有一种声音,嚷嚷着媒体是敌人,专门报道负面消息,好像媒体成了包袱,扔掉才能轻装前行,但他们不知道,同时被扔掉的,还有公众的知情权。”

《人民论坛》 杂志曾做过一个调查。受调查的万余名官员在选择“最怕什么”一项时,“被媒体、网络关注”的得票率为51.4%,居第二位。其中,第一位是怕工作出事,第三位是怕腐败露馅。超过一半的官员最怕媒体,成为了引人关注的新现象。

怕媒体、怕网络、怕采访、怕曝光,其实怕的是回答不当被抓住把柄,或被披露隐私,或被揭贪腐。似乎,“撤退”才是最省事的办法,“参与”往往吃力不讨好。

“谁喜欢自曝家丑?遇到难事、负面的事情,不论是上级领导,还是我们自己,一般都会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影响降到最低。”一位政府部门干部无奈地说,有时明知道“捂”不住,也要抱着侥幸的心理试一试。

之所以“捂盖子”,主要原因在于怕问责。以交通事故、矿难事故为例,根据中央和省市县相关规定,伤亡人数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追责力度的大小。若“捂”住了,相关人员就能被减轻追责力度,甚至是免于追责。

赵启正给《解放周一》记者讲了这么一件事,今年上半年,曾有记者在华北地区一个县城采访企业污染问题,遭遇当地环保、宣传等部门的“捂盖子”,问了一圈之后,竟没有一个部门愿意介绍污染情况。这个县的宣传部门负责人表示,这家企业带动当地很多人就业,各级领导都很重视,这个污染的事“不算什么事”,只是偏巧赶上雾霾,就显得问题严重了。随后,他反复劝说记者不要报道。

然而,信息时代,又有什么事情能真正捂得住或能一直捂下去呢?

随着公众的质疑与媒体的释疑,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明白,产生这一令人费解的现象的根源是误解——以为没有质疑的声音,才算工作做得好;以为不出问题,才算治理有方。有了这样的心态,遇事后便总想着“公关”,让知情者闭嘴,让媒体消声,让事件平息。

事实上,在社会转型、改革攻坚的时期,有矛盾暴露,有冲突产生,有分歧出现,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话并不是对峙,回应舆论与质疑也是种良性的互动。不搭不理,不仅放弃了自己的话语权,还给谣言揣测提供了滋长的空间。

中央党校王长江教授在分析“捂盖子”官员们的心理时还提到一点——怀旧。有些官员还在一厢情愿地怀念“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有了互联网,“无可奉告”的措辞就不再那么理直气壮;隐瞒、封锁等手段也逐渐不再是“最优选项”。

“其实,官员们‘捂’出的不是执政能力,而是更大的娄子”,陈虹认为,要想真正打造政府形象,提高公信力,除了学习各种“危机公关”,更为重要的是坦诚相待的态度,无论是对媒体还是公众。而及时收集舆情反映,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远比事后手忙脚乱“捂盖子”来得实在。

问题不会被拖没

过往几年,人们见证了危机事件发生之快,同时也在反省政府新闻发布之慢。

究竟慢了多少?

赵启正坦言,“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几分钟后,就有网友发了微博,比最快的媒体早了两个多小时。如果这时有些人发布的是谣言,可能就会先入为主了。

近年来,一些轰动一时的社会热点事件一经曝出,相关部门随即承诺“尽快处理”或告之公众“正在调查”,往往时隔数日甚至数月,仍未见到调查进展和处理结果,念起了“拖字诀”。

公众有知道真相的权利,媒体也有报道事实的义务。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受阻时,人们就往往会寻求其他途径。诸如依靠网络上零星的线索进行“连猜带蒙”的解读,不但有可能造成谣言满天飞,甚至还会导致事态的恶化。

2013年1月5日下午,某地突发大面积停水。原因是接到有关部门通报,发生了事故性污染物排放,而这起危险品泄漏事故,竟发生在一周前。由于缺乏权威信息,且事故处置不及时、不透明,小道消息满天飞,一度引发社会公众的恐慌。

“换位思考”,陈虹在给新闻发布“拖延症”开药方时反复强调,“有问题就解决问题,现在妄图拖着拖着把问题拖没了,是不可能的”。

真遇上了突发事件,官员们应该做些什么?

赵启正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个“新闻发布路线图”: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了解事件情况;第一时间跟踪研判舆情,设置传播议程;坦诚对待公众,回应社会关切和质疑;与公众展开平等对话互动; 及时展开调查,进行问责处理。

在整个事件处理的过程中,有个关键字,就是“快”。要求敏捷反应,及时行动,快速处置。

2011年深圳大学生运动会举办之时,面对公众对“禁止农民工集体讨薪”的质疑,住建部门快速反应,及时追回禁令并公开道歉。打消了质疑,公众也表示了理解。

如果把经济发展成就、社会财富积累算成是一个国家的“有形资产”,公信力则无疑是“无形资产”。有形资产需要集腋成裘,无形资产的聚集也靠聚沙成塔。不同的是,政府“无形资产”的流失,却容易得多、迅速得多。在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上,各级政府的不同回应,见证了“无形资产”的消长变化。

说到“无形资产”,赵启正笑称,“新闻发言人可谓是无形资产的卫士啊”。2003年“非典”过后,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了改革,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发言人。在2003年举办的第一期部委发言人培训班上,赵启正当上了发言人们的班主任。回顾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改革的12年,他感慨:“我们的新闻发言人从无到有,数量上去了,但是具有专业水准的发言人还是太少。新闻发言人不是说有了这个人就行了,还要提高发言的质量和效果。”

在一些机关部门,虽然有新闻发言人,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新闻发言人成了摆设,一年365天都不发言,成了“不发言人”;有的新闻发言人,有坏事、急事、大事才被迫发言,不得不发言,成了“被动发言人”; 有的则由宣传部代为发言,权责不清。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赵启正说,目前别无他法,不论是新闻发言人还是一般公务员的新闻素养,都在于日积月累,唯有抓紧再抓紧、用功再用功:希望政府官员能够珍惜每一个书籍相伴的夜晚,珍视每一次外出考察的机会,看重每一个学术论坛,苛求一切可能的实地求证。

感同身受是种能力

你能想象在一场重大伤亡事故的新闻发布会上,会有官员用了“开心”这个词吗?却恰恰有人这样做了。

赵启正记得那场发布会,一位主要领导一开口便是,“很开心能和大家在这里见面。”死伤人数不明,亲属焦虑万分,在这时说“开心”,无疑让人们更加痛心。

陈虹认为这是一种情感的缺失:官员的新闻能力,绝不是在媒体面前的表演能力,而是对公众关切的感同身受的能力。

一个官员,当然不可能与每一位公众都有一样的生活经历,但在官员选拔过程中,对公众处境是否具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也应成为考核的一个指标。这份感同身受,带来的是官员与百姓的平等、给予的是可触及的人情。

2012年,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与媒体记者见面。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发表讲话前,微笑着向大家致歉:“让大家久等了。”不经意的一句话顿时让记者会现场的气氛轻松起来,这也是一种情感上的亲近,在设身处地为记者着想。

2012年,陕西发生了一场惨烈车祸。处理事故时,当地一位官员在事故现场微笑,被媒体拍了个正着。有人称,这明明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管是习惯性地微笑,还是有其他解释,在这样的情境中,笑总是不合时宜的。笑的背后,还是没有把民众的诉求和悲惨放在心里。

新华网随即刊发评论:“礼节性微笑”只是给领导干部们失职找的冠冕堂皇的借口。跟老百姓打成一片,与民同乐、与民同悲才是真正应该有的情绪。

2012年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香港无线电视台的一位记者的提问让赵启正印象深刻。“当时他问我,近期在西藏、甘孜、阿坝等地连续发生了僧侣自焚事件,你觉得是分裂策动分子所为还是政府高压做法导致?”

在别人看来极其尖锐的问题,赵启正首先表达的却是对自焚僧侣们的惋惜,他回答:“在僧侣自焚事件中,其中多数僧侣都很年轻,最小的只有18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此我们深感痛心。”

随即,他话锋一转,“但在此我想提醒各位记者注意,这些不幸的事件发生之前,有人预告时间地点,有人准备好摄像机拍摄,有人阻碍别人去抢救自焚者。事情发生后,达赖说了什么,你的版本是他劝他们不要自焚。我知道的他是公开赞扬自焚者有很大的勇气。如果你听到的和我听到的都存在的话,那么说明达赖是个两面派!”这番回答,机智犀利又不失情感。

美国学者兰斯·班尼特曾在一本经典的政治传播学著作《新闻:政治的幻象》中写道,美国白宫的总统会议整天就在研究如何左右新闻、发布新闻,以政策试探媒体反应之类,这其实就是“新闻执政”。

事实上,不管哪个国家,执政者都试图在努力“运用媒介来提高公共政策部门的执政形象、执政公信力和执政的合法性”。换一句话来说,即应该善待、善用、善管媒体,以切实提升“新闻执政力”。官员的媒介素养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执政能力,重视“新闻执政”已成共识。

对领导干部而言,媒介素养也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心态。

有平等的心态,才不会有“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傲慢官腔;有尊重的心态,才不会有“没时间跟你闲扯”的敷衍轻慢;有开放的心态,面对监督才能正视问题而不是列“记者黑名单”;有坦诚的心态,遭遇批评才会反躬自省而不是“诽谤定罪”……

正如赵启正所言,“问题确实存在,但如今既然有了紧迫感和危机感,路还是会越走越宽广。”

新闻发布路线图

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了解事件情况

第一时间跟踪研判舆情,设置传播议程

坦诚对待公众,回应社会关切和质疑

与公众展开平等对话互动

及时展开调查,进行问责处理

对领导干部而言,媒介素养不仅是能力,更是一种心态。

有平等的心态,才不会有“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傲慢官腔;有尊重的心态,才不会有“没时间跟你闲扯”的敷衍轻慢;有开放的心态,面对监督才能正视问题而不是列“记者黑名单”;有坦诚的心态,遭遇批评才会反躬自省而不是“诽谤定罪”……(记者 王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