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司马义·阿不都热依木:“宣传家乡我感到幸福”

2015年09月17日10:57   来源:新疆日报

司马义·阿不都热依木(左)在采访。  (图片由本人提供)

司马义·阿不都热依木(左)在采访。 (图片由本人提供)

初识司马义·阿不都热依木是在2014年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一个很精神帅气的维吾尔族小伙子站起来向主办方提问,思路清晰,汉语流畅,令人印象深刻。

18岁离开新疆,前往北京求学闯荡,一路拼搏,再回来出席新闻发布会,司马义已是来自中央级媒体的一名知名媒体人。

2003年,司马义从他的家乡伊宁市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同时他还辅修了德语。司马义从小爱好主持,曾经在伊犁电台少儿广播、伊犁电台经济广播作为嘉宾主持少儿和中学生节目。大学期间,繁重的学习并没有让他放弃追逐梦想,他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口才和主持能力,2007年,在央视主办的全国普通话形象大使大赛中,司马义凭借自己的常年积累,脱颖而出进入全国前三甲。

毕业后,司马义选择去河北音乐台做音乐节目主持。每天晚间,坐在直播间里用激情与数千万的听众进行沟通交流是一种幸福的回忆。半年后,他重返北京,考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做怀旧类晚间音乐节目。虽然普通话讲得很好,但司马义觉得还需要进步。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他前往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进修,提升主持播音素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媒体发展迅猛。2009年,司马义进入国际在线城市频道,被任命为副主任。他开始自己带团队,带记者,去全国各地采访。

2014年1月,司马义进入经济日报社的官方网站中国经济网,任采编中心主任。

司马义的状态似乎永远“在路上”,山东、贵州、浙江、广东、安徽、新疆……大半个中国都留下了他的脚印。翻看司马义的微博,可以感受到他的辛苦。大多数时候,当城市还在沉睡,他已经在前往采访的路上,深夜,他还在整理资料,埋头写稿。

司马义现在已经在北京定居,但是母亲还在伊宁市塔什库勒克乡生活。9月6日,笔者电话采访时,司马义正在奎屯采访。“我这次在新疆各县市的采访大约70天,路过家门已经两次了,但没能回家。”司马义的声音里有着些许的无奈。

对于年轻的司马义来讲,人在异乡,工作忙碌。他时常感慨压力太大,却同时感恩这样的生命经历,“走基层,到最边远的村里,这些体验让我成长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要用心生活、感恩工作……”他在微博里这样写道。

从小在伊犁长大,后来孤身到北京打拼,司马义对家乡有着深深的眷恋:“曾经我身在其中,感受不到伊犁有多美。到北京求学,特别是因工作走过了那么多地方后,我觉得有一句歌词特别能表达我的心声,‘我走过多少地方,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

最美的是新疆,最美的是故乡。在司马义的采访作品里,有伊犁美丽的山山水水,有独特的人文风情。由他带队制作播出的纪录片《老人和鼓》,讲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犁纳格拉鼓传承人、维吾尔族老大爷玉素甫和纳格拉鼓的不解情缘,独到的视角、细腻的画风、优美的文字,把伊犁的人文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节目播出后,网络日均点击量高达数万,该节目还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

在北京,司马义谈起自己的家乡总是很骄傲。而他镜头里的新疆更是令人心驰神往,在他的身边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疆流”。很多媒体朋友被深深地吸引,希望能走进新疆,宣传新疆。“许多朋友来过新疆后,发现跟传闻里不一样,新疆是稳定和谐的,各民族是团结友爱的。我特地邀请过一些从未来过新疆的媒体人,他们会用另一种视角来挖掘新鲜的宣传点。很多朋友跟着我一起采访后,都说新疆很值得来,山水美,人也淳朴热情。”司马义说。

除了为家乡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真实的新疆,走进新疆。司马义还通过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伊宁市有一个孩子和母亲租住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平房内,母亲没有固定职业,家庭贫困。司马义知道这件事情后,便开始资助小孩。伊犁当地的媒体经过追访才挖掘到此事。“这是我应该做的。”司马义不太愿意大家知道他帮助别人的事。

“作为一个媒体人能有机会为家乡的宣传建设出力,能为家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对我来说是十分荣幸的事,宣传家乡我感到幸福,我会更加努力地把美丽的新疆、把我挚爱的家乡展示给更多的人。”司马义说。(通讯员/汪涓)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杨丽娜)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