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西去的伊犁河水静静流淌,河岸边却再听不到动人的手风琴声;笔直的白杨树叶哗哗作响,林间的俄罗斯族民居却已觅不到旧时的模样……随着时代的变迁,定居在新疆伊犁河谷的俄罗斯族人渐渐融入当地的生活,也将自己的印迹撒播在新疆。
踏入新疆伊宁市利群路的一条小巷,琅琅的读书声从一处庭院中传来,孩童清脆、稚嫩的嗓音发出的纯正俄语,伴着街巷里沁凉的秋风、轻落的黄叶,令人心驰神往。
这处院落是卢尼奥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的家。在紧邻院门的一间屋内,尼古拉的妻子正给街坊的孩子们教俄语。10岁的儿子卢尼奥夫·奥列格站在院落里毫不理会认真学习的邻家玩伴,一边拽着父亲的胳膊,一边嚷嚷着要父亲帮助修理玩具坦克车。尼古拉习惯性地将胡子微微一翘,疼爱地将儿子抱在怀中,熟练地摆弄起玩具来。
尼古拉的父亲伊万有着丰富甚至坎坷的人生经历。“他是个了不起的传奇人物。”尼古拉介绍,父亲伊万从原苏联来到新疆伊犁时不过是几岁的孩童,年轻时跟汉族师傅学过制鞋,在伊犁河捕过鱼,在水磨坊磨过面……“现在父亲已经86岁了,有些耳背,说话需要大声喊。”如今,这个定居在新疆边陲小城伊宁市的俄罗斯族家庭已有祖孙三代。自尼古拉和妻子这一代,都是出生在新疆的俄罗斯族。
“在家里,我们祖孙三代仍旧用俄语交流。”尼古拉曾是伊宁市俄罗斯学校校长。精通汉语、俄语和维吾尔语的他在学校主教俄语。尽管已经退休,尼古拉仍担任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常委、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伊宁市政协委员。
1981年,应俄罗斯族居民的要求,伊宁市建起俄罗斯学校。这所学校倾注了尼古拉太多心血。现在,学校仍有100多名学生和20名教职工。1997年,学校开始进行汉、俄“双语”教学。直到今天,1至6年级每天都有1节俄语课。
“由于俄罗斯人口较少,现在学校里的俄罗斯族学生只有一个。”尼古拉说,根据户籍统计,目前伊宁市的俄罗斯族有600多人,但纯俄罗斯族仅有不到100人。
据历史资料显示,俄罗斯人在我国定居已有200多年历史,他们散居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其中以伊犁最多。
“亲戚朋友都在这里生活,我们已经融入这里了。”尼古拉坦言,他与伊宁这座城市似乎已经难解难分。尼古拉的家族里,大多数成员都与当地不同民族居民通婚:二姐嫁给了汉族小伙子,大姨子嫁给了维吾尔族小伙子,表哥娶了汉族姑娘,外甥娶了维吾尔族姑娘……尼古拉一一罗列,纯俄罗斯族越来越少,有些遗憾,却也不失为最好的融合。
高鼻梁、蓝眼睛、黄头发的俄罗斯人,有着明显欧洲人的特征。不用出国门,就可以领略到异国风情。俄罗斯族在伊宁市居民心中,至今仍然是文化多元的一个重要符号。除了俄罗斯学校之外,俄罗斯手风琴修理行、俄罗斯面包坊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
伊宁市著名的俄罗斯手风琴修理行是尼古拉妻子的哥哥扎祖岭·亚历山大的事业。亚历山大既是当地首屈一指的手风琴修理师,也是出色的手风琴演奏家。工作之余,亚历山大也会为朋友和顾客拉上一段曲目,轻快的音符跳跃而出,修理铺小小的门帘外常有行人驻足聆听。
紧邻着手风琴修理行,是尼古拉的姐姐、外甥们合伙经营的俄罗斯面包坊。已有20年历史的面包坊承载着许多伊犁人的记忆。一个面包坊何以20年长盛不衰?土砖做的炉子、木柴烘烤……这些传统的做法,使得俄罗斯列巴保持了最原始的风味,也成为面包房屹立不倒的法宝。
“我希望把民族语言、风俗传承下去。”尼古拉几乎会在各种场合向人们表达这一心愿。“妻子利用空余时间在家里给街坊的孩子们教俄语,就是想继续传承民族语言。”尼古拉退休后,仍有一些单位聘请他做临时俄语翻译或教授俄语。“如果有机会,我很乐意做这些工作,也愿意看到更多其他民族的学生学习俄语。”
目前,俄罗斯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在伊宁市,像尼古拉这样的俄罗斯族第二代已经不多了。吃“拉条子(新疆拉面)”、住楼房、听流行音乐是当下这些俄罗斯族第三代、第四代的生活写照。
尼古拉的大女儿正在哈萨克斯坦学习服装设计。“未来她是否愿意回来工作,取决于她的个人意愿。”尼古拉说,“但我内心却希望孩子能回来,毕竟这里是我们的出生地,是我们的家乡。”(记者贺占军、关俏俏)
相关专题 |
· 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