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珍 罗布次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09年至今,国家已落实资金近60亿元,在西藏推进3大类10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将全区三分之一的面积纳入保护区,守护西藏这块世界上最后的净土。
驱车行驶在318国道日喀则南木林段,道路两边葱茏叠翠的绿境让人无法想像,就在几年前,这里却是光秃秃的荒滩。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地处雅鲁藏布江北岸,由于常年受到江河的冲击,形成连片荒滩,秋冬沙尘不断,夏季泥石翻滚,是这里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2013年,西藏自治区下决心改变沿江环境,全面启动“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仅南木林县境内的雅江北岸开发平整了3万余亩土地,种植树木100余万株,建成了40公里的绿色通道,成为西藏最大的人工造林区。南木林县常务副县长钟光文说,到2030年,这片80平方公里的荒滩,有望成为路成网、林成片,充满生机的绿洲。
钟光文:从我们自己实际测算的结果来看,现在的氧气比以前多了5%,沙尘暴减少了三分之一。以前一到春天我们这个地方飞沙走石,连我们走的公路都被沙子埋了,再一个我们的湿度增加了10%,雨季多了20多天。我们现在的存活率打到了95%,这在内地植树,这个存活率也是不可想象的。
同样得到及时保护的,还有位于拉萨市的“拉鲁湿地”。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城市天然湿地,在没有保护之前一度遭遇了群众放牧、开垦的“菜蓝子”危机。次仁旺姆,在湿地边上住了20多年,对湿地的变化看得一清二楚:
次仁旺姆:刚开始垃圾多、很杂乱的。这一带全是菜田,没人管啊,后来要保护了,我们没田了,最把牛也卖了,当时政府还给了补偿。为了环境嘛,我们都能接受。你看现在干净多了,空气又这么好。
2005年,拉鲁湿地被批准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十余年来,国家已经投入了2.7个亿,建设湿地围栏、补给水源干渠等,使湿地功能迅速恢复,如今植被占核心区的50%以上。去年,又下大力气搬迁核心区最后的29户住户。至此,西藏全区湿地面积达到652.9万公顷,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3%。
拉萨市环保局副局长贺桂芹:一开始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因为老百姓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很舍不得,给他们补偿是最高的。他们搬迁以后,(湿地面积)增加了0.44平方公里。
西藏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区之一。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国家对高原生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清了情况,制定了科学的保护规划和方案。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副厅长庄红翔说,目前,47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正有效保护着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
庄红翔:我们的生物多样性与重要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我们的珍稀野生动物种群也在增加,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动物和西藏特有植物物种都得到有效的保护。我们的保护区面积达到了41.22万平方公里,整个保护区的数量是47个,占了全区国土面积的34.35%,这也是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西藏自治区政府于2006年、2008年,分别做出决定,禁止在全区范围内开采砂金与砂铁资源。2013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实行矿产资源开发一支笔审批制度,确保了至今没有一家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三高企业在西藏落脚。
2010年1月,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确立了西藏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地位,涵盖3大类10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内容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全面实施,至今,已落实投资了56.46亿元。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副厅长庄红翔说,西藏实现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双赢。
庄红翔:长期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关心,要求我们要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西藏的碧水蓝天,保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我们现在,如果说跟全国不太一样的地方在哪儿,我们西藏自治区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环境保持持续良好,这个是很难得的。
相关专题 |
·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