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扎西
秋日的清晨,金色的阳光撒落在雪山林海之间。尼洋河静静地流淌着,随着318国道奔向远方。一座小桥卧于水上,在炊烟晨雾中飘渺而虚幻,桥的那边一栋栋漂亮的藏式小楼错落有致,林木葱茏、小溪潺潺、经幡飞扬…,这便是远近闻名的林芝县扎西岗村。
走进扎西岗村67岁的平措老人的家庭旅馆,平措老人正忙碌着在为客人们烧甜茶。这个看似传统的家庭旅馆,消毒柜、三开门冰箱等现代化设施样样齐全。绘有藏式花纹的墙壁和家具、转经筒、做石锅鸡用的大石锅、悬挂在房梁上的藏香肉、小袋青稞等,透露出浓郁的藏家氛围。“现在为了满足游客们的需求,我们这里的家庭旅馆都有免费WiFi、自来水、可冲洗的卫生间。
说起这50年来的变化,平措老人特别感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的西藏旅游刚起步,当时有游客到家里来参观,看到非常干净,就借宿。”因为这件事,平措便萌发了建家庭旅馆的想法。1998年,平措开始做家庭旅馆,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平措介绍说,最初,他只是把自己住的二层木质小楼腾出两间房,放了8张床招待客人。如今,他的家庭旅馆已扩展到了50多张床。除了媳妇、儿子、儿媳、孙女打理外,还雇了一个人帮忙。
平措所在的扎西岗村共有50多个农户,在平措的带动下,40多户都经营起了家庭旅馆,户均收入每年可达十八九万。如今,在平措的带动下,全村开起了54家家庭旅馆,拥有床位765张,人均收入突破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名符其实的小康村。相比之前靠种地、放牛一年挣的几千块钱,这几乎是个天文数字。
“多亏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才能住进这么漂亮的房子,这在旧西藏连想都不敢想。” 71岁的四郎扎西是左贡县旺达镇夯达村的党支部书记,去年底他全家四代人喜迁新居,搬进新建的160平方米藏式二层小楼。“现在,不仅有劳动力的家庭越来越富裕,就连低保户也享有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不用担心生活过不下去。除了种地放牧外出打工的收入,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还给村民补贴,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四郎扎西告诉记者,在旧西藏,身为农奴的父母带着他们6个兄弟姐妹生活,和牲口一起住在土房子里,大人小孩都给地主放牧种地,辛苦一天就换来一罐青稞,全家人根本吃不饱。如今,四郎扎西一家10口人四世同堂,一年有近3万元的收入。本来可以安享晚年生活,但他还在为村民进一步致富谋划,利用援藏资金开办汽车维修站,还打算向镇里申请项目,在新居河边的空地上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产业。他说,新西藏有了这么好的致富政策,我们一定要把政策用好。
一栋栋农牧民群众安居新房依山而建,四周种满了树,平整的农田里沉甸甸的麦穗在随风摆动,丰收的芬芳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沿着老乡所指的方向,记者来到了山南地区琼结县加麻乡加麻村四组村民宗吉的家。在门口,恰好遇上了刚刚干完农活回家的阿佳宗吉。随她走进院子,一栋二层藏式楼房呈现在眼前, 院子里三棵大树枝繁叶茂,一旁牛圈里养着几头硕大的改良牛。宗吉领着我们进了屋,给我们。她拿出身份证,跟我们说:“我今年50岁了,是1965年9月1日出生的,”。
“从一根柱子到十一根柱子,是我们家最明显的变化。”倒上浓浓的酥油茶,与自治区同龄的宗吉打开了话匣子。“以前一家六口人,挤在一间只有一根柱子的小屋里,低矮的屋顶被烟熏得黑乎乎的,家具就只有一张小桌子,几副碗筷,那时家里很困难,穷得饭都吃不饱。2009年,通过农牧民‘安居工程’我们家建起了这栋宽敞明亮、十一根柱子的二层新房,从此告别了住了23年的土坯小屋。”宗吉说,现在,家里冰箱、电视、手机……家具家电购置齐全了,水泥公路修到家门口,在外务工的儿子和女儿啥时候回家都很方便。农闲时候一家人想要出去拉萨、泽当等地逛逛,也不像以前一样担心路不好、没车子。宗吉说,这50年来,最遗憾的是当时儿子因为家里穷而没有上成学。“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学生上学再也不是困难的事。学费不用交不说,学校还要给学生发牛奶、水果等。”宗吉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阻力,我也要让孙子孙女们上好学,考上大学。
波密县多吉乡位于帕隆藏布上游的曲宗藏布南岸,民间文化历史悠久,特色浓郁。新修建的公路两旁,一座座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清风拂来,满是花香,车辆缓缓驶入乡政府所在地,沿街两边的墙壁,被五彩斑斓的藏式壁画装饰一新,衬着绿柳,恍如进入世外桃源。
54岁的索朗扎西是多吉乡“达颇夏卓”和 曲艺“说白”非遗传承人,同时也是多吉乡达达村党支部书记。索朗扎西告诉记者,“达颇夏卓”和 曲艺“说白”分别于2007年,2009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听说是记者采访,54岁的索朗扎西娓娓道来。“我从小就喜欢跳舞,小时候,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一听到音乐我就想跳舞,不需要刻意去学习,只要看过一遍,便可以随着音乐节拍起舞。”索朗扎西告诉记者,由于生活艰苦,儿时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帮父母分担家务。几十年过去了,儿时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绕过一个山头去打水。“那时候没有水渠,不像现在足不出户就有干净的饮用水。小时候取水的地方离我家直线距离大概500米,由于没有路,就只能绕道走山路。”这一个来回便是两三个小时。对十岁左右的索朗扎西来说,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说起变化,让索朗扎西感受最深的就是从318国道进乡的这条柏油路。自从2012年建成通车以来,乡政府加大力度打造文化精品工程,特别是今年,多吉乡充分发挥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动员各村群众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断挖掘民间特色文化精品,对索朗扎西来说,最明显的变化,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大家收入的增加。“我以前只有每年6000元的村党支部书记工资收入,今年不但工资提高到1.2万元,而且由于去年12月份多吉乡被命名为自治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我参加了多场演出,单这一项,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有3万余元的演出收入。”索朗扎西开心地说。不光收入增加了,让索朗扎西最自豪的,是非遗项目“达颇夏卓”走进了校园,他还当上了学校少儿“达颇夏卓”演绎团队的主教练。
相关专题 |
·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