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企业无感的简政放权就是“伪改革”

王珍

2015年08月28日08:59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企业无感的简政放权就是“伪改革”

这两天有两则新闻引发网友热议:一则是中秋将至,在一些地方,过去已难觅踪迹的天价月饼再现回头之势。一些天价月饼捆绑大闸蟹藏身电商,有商家在礼券上印“核心价值观”,称“符合当下形势,领导认为这个好”。另一则是吉林市某养老院,北侧墙壁上的12个窗子,只有2个是真的,其余是画上去的。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则新闻,做法却如出一辙,那就是掩耳盗铃。

印了“核心价值观”的礼券,掩盖不住“曲线营销”、隐形腐败的本质; 哪怕有神笔马良般的画工,也消解不了北侧墙面真窗户只有2个的事实。当然,具体分析下来,前者的性质更为严重,毕竟画“假窗户”的养老院采光通风条件都不差,此举甚至让不少人觉得是“艺术”。而大闸蟹与核心价值观没有任何关系,硬将两者捆绑在一起,无非是让天价月饼“师出有名”,让收礼都收得冠冕堂皇。但不管如何包装,假窗户就是假的,印了核心价值观的礼券也还是“违和”,明眼人都明白。

相比之下,现下改革中的一些“掩耳盗铃”,却更有迷惑性。比如,有的地方简政放权,清单列了很长,看上去也蛮像那么一回事,但是细细看来,不过是把行政权力交给与政府有关的“红顶中介”,转个手而已。还有些部门看似在“放权”,但企业却“毫无感受”。为什么?因为明放暗不放,口惠而实不至,对于一些“含金量高”的权力,甚至变相进行截留,改了半天,自己“一亩三分地”丝毫未损。有人将这样的改革称为“伪改革”,看似在改革,动静也不小,但是却没有实效。这种自欺欺人的改革,于改革的全面深化,有百害而无一利,是推进改革必须要破除的“中梗阻”、必须要拔掉的“软钉子”。

剖析这些“伪改革”,痛点就在于不实。因为不实,所以只能走走形式;因为不实,所以推出的改革举措不接地气,难以获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提高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这番话戳中了当下改革弊病的要害,可谓一针见血。

改革进入“深水区”,遇到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此轮改革的核心命题。政府简政放权是一场自我革命,更是对真改革还是伪改革的一次考验。在日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严厉查处一些地方在简政放权中“玩花样”。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某个地方本来群众办一项手续需要到现场,交100元手续费。现在改革以后,人不用来了,直接发电子邮件,网上办理,但收费一下从100元涨到了500元。对于这样的做法,总理形象地比喻为“换马甲”。“换马甲”的背后,是陈旧顽固的思维方式和割舍不了的利益羁绊,这两者使改革在实施过程中跑偏走样,也让花拳绣腿有了市场。“虚招”盛行,就好比那画出的假窗,看上去很美,却无法呼吸到新鲜空气。如此这般,改革举措当然难“接地气”,更谈不上对症下药“解众忧”了,精准落地便成了一句空话。

改革要有真突破,要取得实效,只能靠实干。少一点看上去很美,少一点暗度陈仓,才能心无旁骛合力攻坚,改革举措也才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