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北京市召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座谈会 郭金龙讲话

2015年08月28日08:21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继承先辈优良传统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谱写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北京篇章王安顺主持 杜德印吉林吕锡文出席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昨天上午,本市隆重召开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座谈会,共同回顾70年前那段救民族于危亡之中的艰苦岁月,以这样的方式告慰先烈、致敬英雄、守望记忆。市委书记郭金龙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所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慰问。他强调,要在历史接续奋斗中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在继承先辈优良传统中坚定走向未来的信念,把伟大的抗战精神发扬光大,努力谱写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政协主席吉林、市委副书记吕锡文出席。

座谈会前,郭金龙特意提早来到会场。看到市领导来了,一些已经就坐的老战士、老同志准备起身。郭金龙连忙说,您们都别站起来,坐着就好。郭金龙走到老战士、老同志跟前,与他们一一握手,并致以崇高敬意。座谈会上,王安顺热情洋溢地对老战士、老同志逐一介绍。参加座谈的20位老战士、老同志,均已在九旬高龄上下,但精神矍铄,身板硬朗。他们都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为民族解放做出了不朽功勋。全场对老战士、老同志报以热烈掌声,老战士、老同志则还以庄严的军礼。

在热烈的掌声中,93岁的王策、86岁的傅玉颖讲述了投身抗日的惊险往事;85岁的景文灿、87岁的田合永回忆起传递情报的惊心动魄;94岁的江雪回顾了从马来亚毅然回国抗日的经历。老战士、老同志们饱含深情地讲述了那段抗战峥嵘岁月,抒发了爱祖国、爱人民、永远跟党走的壮志情怀,表达了要继续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力量的心声。(发言摘登见九版)

郭金龙说,70年前,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经过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座的各位老战士、老同志,同千千万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一道,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你们不愧为民族的英雄、国家的功臣;你们的历史功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郭金龙说,70年后的今天,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

郭金龙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进行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就是要深刻体会蕴含其中的历史内涵,领悟激荡其间的意志气魄,激扬精神斗志,激发奋进力量,努力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郭金龙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今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的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更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只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追求,接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郭金龙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1840年以来特别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对其他救国途径的尝试全部碰壁之后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福祉。我们要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矢志不渝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当前,首都北京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一定要在历史接续奋斗中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在继承先辈优良传统中坚定走向未来的信念,把伟大的抗战精神发扬光大,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投身首都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努力谱写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

市领导李伟、姜志刚出席座谈会。(记者 徐飞鹏 范俊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国内活动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