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美丽和谐的安多县县城全景。 熊川 摄
十多年前的安多县县城全景。
美丽的办公大楼。
十多年前的安多县礼堂。
富足漂亮的牧民群众家。图片由安多县委宣传部提供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火车穿过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翻过著名的唐古拉山,就来到了藏北第一县、“西藏北大门”——安多县,如今就像一颗闪亮的草原明珠,镶嵌在“天路”上,。
而在50年前,“唐古拉”、“安多”都是很多进出藏为生活奔波的路人谈及色变的地方。当时的安多是进出藏的必经之地,而一说到安多,就意味着要翻越唐古拉山。唐古拉山5300多米,这里常年风雪交加、天气寒冷、气候恶劣、含氧量极低。加之当时青藏公路,特别是唐古拉段路况差,车辆又大多是“解放牌”,路烂、车差、行程慢,翻越唐古拉山,短则一天,长则两三天。长途的颠簸,路途的劳累、生活的匮乏、体能的消耗,再加上高寒缺氧,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很难闯过这一关,病倒在了这里。而当时的安多县城所在地“帕那”只是青藏公路上的一个很不起眼的驿站,只有几间低矮的土坯房,医疗条件一无所有,一些病重的行人,因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只能把命留在了这里。
1974年初,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青藏公路整治改造工程全面启动,经过1万多名基建工程兵11年的奋战,终于把沥青路面铺上了“世界屋脊”。随后的30年间,青藏公路又经过了几次大的整治,几次大的翻修,目前青藏公路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交通干线之一,也是运输效率最高、运营数量最大的高原公路。进入新世纪后,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正式吹响,西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2006年,青藏铁路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下,顺利建成通车,这标志着西藏彻底走出了无铁路的历史,西藏的交通也走上快速发展的行列。
因为安多县位于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线上,这些年来,借助西部大开发这股强劲东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那曲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一个小小的驿站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着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天堑变通途
安多县城位于唐古拉山脚下,在1954年青藏公路没有建成之前,那时生活在安多部落的牧民没有几个走出过这座大山、走出过藏北草原。不知道草原外的世界是什么样, 唐古拉山就像一个天然屏障,挡在了路人面前,想翻越它,难如登天。当地人都知道,唐古拉山每年只刮一次风——从年初一刮到年三十; 唐古拉山每年只有一个季节——天天都是寒冬。有人说,一天,一个拉骆驼的路人,亲眼看到一群大鸟想飞过唐古拉去,却被大风刮得跌落在地,为此,这人曾赋诗一首来表达唐古拉山艰险: “ 唐古拉山非等闲,岭上积雪不知年。 峰峦入云里风紧,飞鸟欲越翅难展。”
扎曲乡老阿妈德吉在回忆旧西藏时声泪俱下,西藏解放前,由于生活实在困难,没有办法生活下去了,只能外出乞讨为生,当时就往拉萨方向一路乞讨,乞讨到拉萨整整走了近三个月,她的阿妈也因劳累生病死在了路上。
安多县防疫站站长扎桑回忆说,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他被派到色务乡开展人口普查工作,由于当时乡村公路只通到岗尼乡,被县里送到岗尼乡后,就只能骑马到色务乡。岗尼到色务乡,160多公里,他们走了6天,沿途趟过冰河,翻过雪山,走过沼泽,一路惊险。
随着青藏公路、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乡村公路建设也不断深入,74个行政村公路通达率94.5%,现在的安多交通步入了快车道,优势十分明显,出行十分方便,曾经的天堑现在变成了通途。
“十一五”以来,安多县以围绕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强化项目跑办,规范项目管理,加快实现县域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体系日臻完善,逐步形成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城乡交通运输网络,交通服务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现在在安多搭个的士3分钟就可到达安多县城火车站,坐上南来北往的火车1个多小时就可到达那曲,5个多小时就到了拉萨,下行7个多小时就可到达格尔木市,到拉萨过周末成了现实,到内地休假探亲更为便捷。走青藏公路,开上私家车或坐上客车走哪儿都很方便,下乡也不再那么困难,县里工作人员到最远的色务乡检查指导工作,当天就可返回县里。
驿站成明珠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安多县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差,那时县政府所在地帕那镇没有一条街道,没有一栋像样的楼房,低矮的房屋依河而建,稀稀散散,零零落落。燃烧过的牛粪灰在房前屋后堆积如山,冻死饿死的野狗残骨和牧民丢弃的废弃物满地都是,垃圾满天飞,污水满地流。一到夜晚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居民家窗户上闪烁出酥油灯微弱的灯光,在山谷里显得死一般的寂静。加上这里天寒地冻、寒风呼啸、高寒缺氧、沙尘满天的恶劣自然环境,显得这里一片荒凉,毫无生气。过往路人只把安多当成打尖休息的驿站,稍作休整后便匆匆离去,没有人愿意在这里多呆一会,也没有人愿意多看这里一眼。
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安多基础设施建设在藏北大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一条条街道依山而行,沈阳路、安狮路、通站路、文化路、高原路、“三产小区”路硬化、美化、亮化到位;一座座小楼拔地而起,具有现代性、流行性、实用性和民族特色的安多办公大楼、文化活动中心、三江源大酒店、卓格迎宾馆、措那湖静河苑、三羊开泰等标志性建筑先后建成;人行道、路灯、停车位、排水系统、垃圾处理箱等城镇功能全面建设配备到位;1998年世界海拔最高、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建成投入使用,2004年安多变电站建成,安多电网并入了那曲电网,2011年又并入了国家电网,安多电力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城市供暖从2002年起逐年升级改造,2005年实施了上下水项目,2013年实施了供氧加湿工程,目前供暖面积已达到24000平方米,供暖期间,室内平均温度达到18摄氏度,基本解决了干部职工过冬问题,成为了藏北首个机关小区、办公楼集中供暖供氧加湿的县城。县城干部职工基本住上通电、通上下水、通闭路电视、通宽带、通暖气、通氧气、通加湿的“七通”两居室公寓房,有效破解了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情况下上下水不通畅的生活难题。
如今的安多高楼矗立、广告牌色彩斑斓、车辆如流、人头攒动,城市气息日渐浓厚,一座新兴的小城镇在唐古拉山脚下逐渐崛起。特别是一到夜晚,整个县城灯火辉煌,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天路上,显得格外耀眼。
幸福生活甜如蜜
走进帕那镇仁多老人的家,宽敞干净的客厅,整齐的藏式家具,明净宽大的玻璃窗,52英寸的液晶平板彩电……挂着洁白哈达的伟人像,第一感受好像不是走进了一个牧民的家。
仁多老人坐在漂亮的沙发上,一边喝着茶,一边看着身旁玩得高兴的孙儿、孙女,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谈起定居前的生活,仁多老人直摇头,回忆起住了几十年的牦牛帐篷和土坯房,他感慨万千。
他回忆说,在1985年前,我们都是牛羊放到哪里,我们的家就搬到那里。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是我们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要经常搬家,我们不敢置办过多的家具和采购过多的粮食,在帐篷里铺上牛羊皮,架上牛粪炉,就是我们全部的生活家当。有时遇到雨雪天,帐篷里全是湿的,一到冬天,外面多冷,帐篷里就有多冷,晚上牛羊皮盖得再多,也经常冷得发抖。记得有一年冬天的晚上,一阵大风把我们家的帐篷刮跑了,家里的衣服、被子、生活用具到被吹得七零八落、叮当直响,没办法,我们全家就在附近的山洞里呆了一晚上,第二天回家一看,家没了、东西也没了。
从80年代开始,我们家跟随大家一道,开始建造土坯房,有些家庭条件好的,70年代就开始建了。由于我们这儿不长树、严重缺乏木料,所以我们就地取材,用石块、草坯垒筑土坯拱屋。这种拱屋虽然在防寒、防风上比帐篷好一些,但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下雨、下雪一泡,就倒塌了。后来随着家庭经济的不断好转、人们观念的更新,我们在建房用料和结构上都有了大大的改善,房屋的主梁是木柱、主要建筑材料是泥土、草皮、砂石、木门窗。这样的房屋比土坯拱屋要耐用些,但由于是泥土作屋面,还是经常漏雨,美观、舒适性也很差。
从2006年开始,全区实施了以农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和扶贫搬迁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在党的惠民政策下,我们才告别了牦牛帐篷、告别了土坯拱屋,真正住了安全、舒适、实用、美观的安居房,现在牦牛帐篷和布帐篷我们只在夏季草场和出去游玩时临时使用。仁多老人说到这里,用手指了指客厅正面挂着的伟人像,激动地说:“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政府的积极工作下,在党的惠民政策的扶持下,我们的经济生活条件日益改善,我们不但住上了安居房,经济收入也好了不知多少倍,现在年人均达了6000多元。有了收入后我们看上了电视,开上了车,穿上了暖和的衣服,储备好足够的粮食,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感受到了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现在我们不再怕下雨、下雪房屋漏了、倒了,不再担心刮风帐篷被吹跑了,也不再担心寒冷的冬天怎么过了,有了党的关心关怀、有了党的惠民政策、有了粮食、有了燃料,我们一年四季都如生活在夏天的阳光里。”
与仁多老人一样,到目前为止,安多县利用国家补贴资金1.8255亿元,帮助9375户、36860牧民圆了“新房梦”,让他们住上了安全适用的安居房,实现了从游牧到定居的历史演变。
而且,今天安多县牧民群众的生活正发生着质的变化。从1965年牧民人均收入120元到2013年6000元,足足增长了50倍;从白天当衣晚上当被的羊皮袄到讲究四季着装;从单一口粮糌粑到品种多样的佳肴;从帐篷、低矮的土坯房到舒适的安居房;从牦牛驮物到汽车经营;从步行守牧到摩托车放牧……全县有90%以上的牧民实现了安居乐业,98%的牧民参加了牧区合作医疗,85%的牧民参加新农保。电视、电话、冰箱、摩托车、汽车等现代用品也更多地进入普通牧民家中。“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基本得以实现,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生活。
“生命禁区”变人间天堂
安多平均海拔5200米,县城海拔4800米,是至今人类定居生活的最高海拔地区,也是全国建制县最高海拔县之一。境内气候恶劣、天气寒冷、环境艰苦,年均气温-3℃至-4℃,最低气温-36.6℃,大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50%。常被人们称为“生命禁区”,很多路人谈及色变,不敢涉足。为了改变世人的观念,这些年来,在无法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安多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美化亮化小城镇,提供供暖供氧服务,打造藏北民族特色文化,努力营造一个舒适、干净的软环境。
近年来,通过认真组织规划全县的旅游发展,安多县又出台了《安多县生态旅游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旅游的思路、原则、目标和任务。通过不懈努力,该县境内的格拉丹东雪山,在2009年正式被批准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2011年1月格拉丹东被批准为国家自然遗产的授牌仪式在北京顺利举行。唐古拉山到怒江源风景名胜区也被国务院评为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1年总投资898万元在著名的怒江源措那湖畔建成2个观景台、19公里游步道、2个停车场;“格拉丹东雪山——羌塘草原——可可西里无人区-唐古拉-巴木茸神山-怒江源措那湖——八音七星泉”等旅游景区、景点、线路正在打造。这些项目的建成和工作的落实,标志着安多县旅游业的发展向前迈了一大步,为三产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旅游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和西藏旅游热的兴起,从安多经过的游客越来越多,特别是很多自驾游的客人,途经安多都要停留下来,观赏一下著名的唐古拉、长江源格拉丹东、怒江源措那湖和藏北草原风光,品尝一下长江源第一滴水和国家绿色食品多玛绵羊肉,感受一下蓝天、白云、草原、湖泊、牛羊、帐蓬的牧人生活。特别是7至9月,当你走进唐古拉山脚下的不夜城,走进 “天路”上明珠——安多,一栋栋整齐的商品房、一个个特色不一的店铺映入眼帘。上千公里的青藏路,安多是不错的小憩点。累了,这里有舒适的三江源大酒店、卓格迎宾馆、羌塘青年旅社、安多宾馆供你休息;饿了,这里有具有民族特色的藏餐,有非常地道的川菜,还有各色各样的小吃;病了,可到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也可到随处可见的诊所就诊、吸氧、购药品;想休闲一下,这里有激情的朗玛厅、有酥油茶飘香的茶园。在内地近40摄氏度的三伏天,安多的平均气温不到20摄氏度,在这里穿着外套,走在草原上,看着羊群,走进八月赛马节,享受着藏北草原带来的清凉,享受着高原小镇的阳光,享受藏北人民的热情,享受着藏北草原自由自在的清闲。这时,很多游客都说:“这里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回顾50多年的历史,安多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那曲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奋力拼搏,通过不懈努力,安多在经济社会事业上伴随着西藏交通的发展,从青藏公路通车初期时的一个小小驿站,发展成为了 “天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从城镇发展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社会和谐到社会全面稳定都完成了一个质的蜕变,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越,更为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高国林 记者 谢伟)
相关专题 |
·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