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离天空最近的土地上,总有些身影穿梭在各个乡镇和群众身边,他们用智慧演绎精彩人生,用心血谱写壮丽画卷,用行动植根雪域高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援藏干部。
一批批对口支援西藏的干部,怀揣报国壮志,挥洒一腔热血,用真诚、实干和奉献为西藏各族群众谋得了实惠,带来了变化;他们青发而来,白发而去,甚至把生命都献给了西藏;他们铸就了与西藏人民的鱼水之情,留下了一支支带不走的队伍,在雪域高原上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
发挥优势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传统的农业县,二十多年前的达孜县几乎没有任何企业,达孜工业园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河滩荒地。
2002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拉萨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达孜县委、县政府将达孜县城以西1公里处的荒地规划为达孜工业园区,由此拉开了工业园区建设的帷幕。十余年来,达孜工业园区来自江苏镇江的援建干部换了5批,他们前赴后继推进园区建设与发展,如今,园区已入驻企业300余家,成为西藏首家自治区级工业园区。
达孜工业园的成长只是一个缩影。眼下,曲水县才纳乡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成为引领当地净土健康产业发展的“领头雁”;林周县奶牛养殖已形成规模化;墨竹工卡县藏鸡养殖、陶瓷制作已成为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生力军”……一批批特色种植养殖基地陆续建立,一批批具有特色的农牧产品品牌逐步形成,这些都离不开援藏干部的心血。
近年来,随着干部人才援藏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广大援藏干部专注于转变发展观念、破解发展难题、理清发展思路,注重把援藏工作与西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注重把受援地的政策、资源和后发优势同援藏单位的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结合起来,推动对口支援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开展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增强西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民生优先 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作为那曲镇主干道的浙江路,全长3.271公里,总投资4174万元,凝聚了第二、三、四批援藏干部的心血,当地百姓都说,这是浙江带来的一条“幸福路”。
在那曲,“浙江”代表着甲岗水电站、浙江小区、浙江中学等一大批标志性民生工程,和每一位那曲百姓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作为对口援藏工作的首要任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是援藏干部心头沉甸甸的责任。长期以来,广大援藏干部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民生先动,把改善民生作为援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把援藏项目和资金向县及县以下基层倾斜、向农牧区倾斜,不断改善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为受援地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他们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的答卷。
21年来,累计实施援藏项目7600余个,投入援藏资金超260亿元,项目涉及公路、铁路、桥梁,农居、医院、学校……推动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21年来,全区15年义务教育免费“三包”政策全面落实,7000多名先心病患儿得到免费救治,46.03万户、230万农牧民全部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西藏各族群众享受到了改革成果,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勇于担当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西藏,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援藏干部从进藏之日起,就把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时刻牢记自己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工作,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始终站在反分裂斗争的最前沿,始终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毫不懈怠。
中组部第七批援藏干部领队、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奉朝曾介绍:“节假日值班、开展维稳督导对我们的援藏干部,尤其是政法系统的援藏干部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广大援藏干部白天头顶烈日、晚上冒着严寒,深入重点区域、维稳一线检查指导,深入基层走访慰问,以实际行动保家卫国,用自己深深的爱国情怀,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戍守祖国疆土,确保了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
援藏如歌,被誉为“民族团结使者”的援藏干部人才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谱写了一曲曲动人之歌。天津第七批援藏干部、妇产科医生苗振立“用手术刀谱写救死扶伤的生命之歌、用缝合线编织藏汉友谊的新画卷”,这位藏区百姓“健康守护神”的故事在海拔4000多米的昌都市丁青县被广为传颂。
像这样的故事,发生在苗振立身上的还有很多,发生在广大援藏干部人才身上的更是数不胜数。21年来,援藏干部人才主动融入西藏,不断扩大和深化西藏与内地之间的经济文化合作,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同时,也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扎根高原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西藏目前最缺什么?”湖北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总领队、山南地区行署副专员柯东海自问自答,“最缺的并不是资金和项目,而是人才!”
针对西藏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实际,湖南、湖北、安徽、天津、重庆等援藏工作队积极争取省市每年选派50名左右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进藏服务,这种“短、平、快”的方式有效扩大了人才援藏规模、提升了人才援藏水平。河北、辽宁等援藏工作队组织受援地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农牧民致富带头人、行业发展领头人到内地学习培训、挂职锻炼,为受援地培训了一批干部人才。黑龙江援藏工作队提出“先办学校收学生、再办银行发红利”,免费向农牧民群众开展科技知识培训。据了解,仅第七批援藏干部就组织内地专家学者进藏授课1200多次,组织受援地各类人员到内地学习培训5000多人次,有力提高了受援地干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可以说,援藏干部人才对加强西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功不可没。一方面通过引进,采取对口支援、定期轮换,为西藏输送了大批党政领导骨干和急需紧缺干部人才,形成了补充西藏党政领导骨干和专业技术骨干的稳定机制,优化了受援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受援地干部队伍活力。另一方面通过培养,广大援藏干部人才把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新观念和新举措积极运用到西藏实际工作中,积极“传帮带”,并通过干部挂职、两地培训等工作,培养了一大批西藏基层干部。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在即,在这片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新的希望已经孕育,梦想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将继续循着光辉的足迹,创造出新的辉煌。(记者 陈林)
相关专题 |
·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