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墨脱县墨脱镇亚东村党支部书记平措:“墨脱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

2015年08月24日13:56   来源:西藏日报

原标题:“墨脱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

  他,1965年3月出生于墨脱县德兴乡巴登村。10岁那年,他第一次走进墨脱县城,第一次吃上了大米饭;20岁那年,他第一次有了钱,第一次走出墨脱去了拉萨;30岁那年,他第一次在墨脱见到了四个轮胎的车子;48岁那年,他第一次全程坐着汽车走出墨脱。他说:“自治区成立50年来,墨脱的发展变化我都看在眼里,都在我脑海中。”

  他,就是墨脱县墨脱镇亚东村党支部书记平措。

  平措告诉记者,他家有兄妹7个,很小就和父母一起上山放牛、放羊、拾牛粪,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一年四季吃的都是玉米、萝卜、白菜,而且还不够吃,连鞋子都没有,衣服都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1975年,我刚好10岁。”平措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那年,我们一家9口人,在墨脱县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与全村乡亲一起翻过一座座山、走过德兴籐网桥,经过三天三夜的跋涉,步行100多公里,集体搬到了现在的墨脱镇亚东村,这也是我第一次走进墨脱县城。”平措回忆道,“当时,墨脱县城什么也没有,和以前村里的生活条件差不多,虽然粮食还是不够吃,但我第一次吃上了大米饭,心里感到非常欣慰。”

  1985年,平措20岁。“那年正式实行包产到户,粮食多了,也有了节余,好多以前没见过的蔬菜都吃上了。”平措告诉记者,也是那年,米林派镇到墨脱、波密扎木到墨脱的马行道也通了,从此他们兄弟5人跟着父亲成立了“马帮”,当上了民工,天天在悬崖边穿行。“就在那年,我见到了钱长什么样子,身上第一次有了钱,在派镇抽上了我人生第一口香烟。”说到这里,平措的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也是那年年底,我开始谈了女朋友,也就是我现在的老婆,我俩带着一年积蓄下来的200多元钱,第一次去了拉萨,走进了大城市,来回行程加游玩1个多月,回到家时还剩了60多块钱。”“这为什么?”记者不解地问,平措直言不讳地回答:“马行道刚通,买多了东西怎么带进墨脱?”

  “1995年,我30岁。”平措说,“由于受地质、气候、地震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墨脱勉强实现了‘旱季南通北阻,雨季北通南阻’——分季节、分路段临时通行农用车。”平措还清楚地记得,就在那年一辆“解放”车开进了墨脱,就在车子经过亚东村马上到达县城时,陷入了泥潭。当时,老百姓听到轰油声,全都惊讶地跑过去帮忙推车。这是他第一次,也是墨脱县老百姓第一次在墨脱见到四个轮胎的车子。“但比较可惜的是,由于墨脱县没有加油站,加上一路颠簸,这辆车的零件也散落的差不多了,从此,这辆车的‘生命’就在这里画上了句号。”平措说。

  2013年,平措48岁。就在这一年的10月,全长117.3公里,连接波密县扎木镇318国道,穿越嘎隆拉隧道,跨越6条江河,途经米日、马迪村到达墨脱县城莲花广场的墨脱公路正式通车了,平措第一次高高兴兴全程坐着汽车走出了墨脱……

  “如今,国家不断加大对墨脱的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农牧民每人每年都能享受到公益林补贴、边防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看病也不用愁。”提起现在的墨脱,平措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他说他的9个孩子都接受了现代教育,享受了教育“三包”政策,有的考上了大学,有2个孩子已成为国家干部。更让平措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和美丽乡村的建设,给农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你们看看现在的墨脱,处处都是错落有致、漂漂亮亮的新房,村里通电、通路、通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平措带着我们在亚东村走东家进西家,一路感慨:“通车两年时间,我们村168户农牧民都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这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

  “过去的50年,墨脱的发展可以说跨越了千年,这是发生在‘莲花圣地’的生动事实。这个跨越还在继续,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未来的墨脱会更好,群众的生活会更幸福。”平措对墨脱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希望和期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