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干部送服务下乡为何总遭诟病

商骅池

2015年08月24日13:2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县里某机关这两年给村里的图书室捐赠了近千本图书,可村民们对大多数书不感兴趣,没人借阅,村里只好把它们挪到仓库,积满灰尘。

近年来,随着政策不断向农村倾斜,文化下乡、科教下乡等惠农服务在各地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一些地方由于前期调研不足,后续服务跟不上,导致服务内容单一、方式粗放,远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甚至出现图书陈旧、技术落后、以次充好的现象,如此形式主义让“下乡”变了味,让佳话成为了诟病。

文化下乡、科技下乡为的是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升群众致富能力,本就是领导干部的职责,若单一认为这是一种任务摊派,将其当做工作负担,用简单的方式变相应付,让文化下乡沦为废品流转,造成农村的二次负担,这是一种懒政,更是一种渎职。

调研是服务下乡的第一步。应深入农村进行广泛调研,了解群众最缺乏的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缺乏文娱生活的,要多开展电影下乡、戏曲下乡,开展文艺表演乡村游的活动,想提升致富本领的,要送最新的科教书籍、电教光盘,开办创业技能培训班,让工作有针对性。盲目地“一锅烩”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成效也不明显。

态度是服务下乡的关键。态度决定了工作质量,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服务下乡的重视度,严把服务下乡的质量关,要在正规渠道购买正版书籍资料,严禁以次充好,严禁利用职权从中牟利的行为,各环节要由专门负责人审核签字,保证追责有迹可循。在服务下乡工作中发现有敷衍应付和谋取私利的要严肃惩处。

创新是服务下乡的第二生命。服务方式单一难免让人觉得枯燥乏味,群众参与性不高,服务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要创新服务下乡的形式,通过开展评选“最美乡村声音”、“最强致富能手”、“养殖技能标兵”等活动,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群众的关注和参与,拓宽服务下乡的辐射面,让群众在寓教于乐中丰富生活、获取技能。

满意是服务下乡的落脚点。要及时进行服务下乡的回访,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放置意见箱、开设下乡直通热线等方式,征求群众的意见,看看群众对哪些方面的工作还不满意,对提出好建议的,通过颁发“优秀咨政员”或赠送纪念品的方式予以鼓励,调动大家热心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服务下乡的满意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