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聚焦打仗,大项活动不“扎堆”

2015年08月20日10:05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聚焦打仗,大项活动不“扎堆”

  靠大项活动推动工作,这是不少单位抓建设、促发展的成功经验。但不少基层官兵提起大项活动既爱又怕:爱,它能让基层单位出名“蹿红”;怕,它耗时费力干扰基层正常工作秩序。如今,随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层工作指导和管理秩序若干规定》颁布,官兵不再有这种纠结了。

  取消双拥共建联谊会、伙食保障现场会、调整条令条例示范观摩会……7月上旬,第1集团军党委一班人在筹划调整下半年工作时,依据《规定》,果断砍掉了与战斗力联系不紧密的4项试点活动,受到基层官兵点赞。

  “以往,一些部队大项活动繁多,从年初到年尾几乎不断线。但仔细分析,有些大项活动是争彩头、图虚名的政绩工程,与战斗力建设关联不大。”集团军领导说,他们大刀阔斧减少大项活动,根本目的就是要引导各级依法规范运行秩序,自觉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用力。

  往年,基层大项活动过多过频,一度导致个别部队基层官兵陷入“苦、累、紧”的困境。

  某荣誉连队所在团,曾在一年内接连承担来自总部、军区、集团军、师的4个大项活动。全团官兵从大年初一就忙起,到各项活动检查验收结束,已是10月底。虽然该团受到各级高度评价,但官兵们不但日常训练工作秩序受到冲击,连正常休假探亲、周末和节假日休息也受到影响。

  前几年,某旅经历编制体制调整后,为尽快树立形象,一连主动申请了好几个试点任务。那段时间,官兵忙得连轴转,结果一盘算,旅里虽然有了些“面子”,但战斗力的“里子”却损害不少。

  集团军领导谈到,任何事情都要有“度”,过“度”就会产生副作用。过多的大项活动,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容小视。

  ——牵涉过多精力。一个大项活动往往需要准备几个月,特别是试点活动,总会来回折腾好几遍。有一年,某旅担负军区一项试点活动,仅制订方案这一环节,旅里三易其稿后,集团军相关部门又多次提出修改意见,最终由军区指导组审定后才尘埃落定。

  ——滋生形式主义。个别单位将大项活动当作展示形象的“T型台”,有的不计代价加班加点搞突击,有的不顾实际一味去效仿,更有的只“为看”不“为战”,搞成了“虚景”。

  ——成果华而不实。一些大项活动事先没有经过充分调查论证,起不到促进工作的作用。有一年,某部门组织了一次营产营具维修员培训,但根本没发挥作用,基层营产营具坏了,依然还得请机关派人来修。

  ——造成基层忙乱。有个团申请了太多试点任务,3个月连续接待了6个上级检查组。上一个检查组前脚走,下一个检查组后脚到。为迎接检查,基层官兵不得不放下手头工作……

  结合加强作风建设,集团军党委把规范基层秩序当做一项重要内容,着力精减基层大项活动。他们要求各级机关组织大项活动前,先认真论证“能不能取消、能不能合并、能不能取代”。明确立起战斗力标准,凡是对能打胜仗无益的活动,一概取消。

  《规定》颁布后,集团军党委第一时间研究制定了《关于规范大项活动的通知》,明确规定集团军、师领导机关要注重关闸分流,各类活动能落实在本级的绝不分流到旅团,并从活动数量、标准、规模等8个方面做出硬性规定,确保“减”到实处、“减”出实效。

  翻阅集团军各部队下半年工作计划,记者看到,大项活动得到了比较科学的统筹。某师把思想骨干、安全员集训整合到一起,原本要举办的基层建设观摩会,改成拍摄录像由营连自行组织观看。某旅对各部门上报的集训、现场会计划进行了认真梳理,砍去5个,合并了两个。

  “《规定》明确除政策制度调整、体制编制改革、训法战法创新等确需研究论证的外,一般不在旅团级以下单位搞试点。在同一个旅团级单位组织的试点先行、观摩交流、集训培训等活动,每年不超过1项,这让大项活动不再‘扎堆’。”某旅指导员吴加祥说,他们连以往常被大项活动捆住手脚的几名骨干现在都安心在战位上工作。前不久,在南京军区举办的“创破纪录”比武中,该集团军一举夺得26个好名次。(记者 代 烽 李建文 杜 康)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