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午时的泰达医院,ICU病房外静得出奇——若有谁不小心蹦出一声咳嗽,立刻就会有志愿者发出“嘘——”的终止符。静得仿佛能听到2公里外“8·12”火场的“鼓角铮鸣”……在电梯间旁,有两位消防战士,肩并着肩一同落泪。其中一位,竟然还在用听不懂的家乡话喃喃自语——没有人来打扰他们,因为ICU里躺着一位他们的战友,他们13日凌晨拼死从火场救出却已被烧得面目全非、如今自己人也“对面相见不相识”的战友!
“如果知道他是谁,至少我们可以在他耳边轻声唤起他的名字,给他更多生的力量。可一上午,进去5拨人了,都没有人能认出他是谁,只能从一些消防员特有的残留中确定,他,就是我们最亲最亲的兄弟……”负责受伤消防员安置的消防开发支队防火处监督科科长张建辉说。
8月12日23时许,天津港7号卡子门瑞海国际物流公司危险品仓库集装箱堆场,当群众撤离时,他却用“最帅气”的逆行,诠释了最美、也最悲壮的烈火青春!“你是谁?为了谁?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
“我若回不来,我爸就是你爸!”
“刚子走了。牺牲了,死了……我在车上,去塘沽……我若回不来,我爸就是你爸……”两屏不知谁塞进网络、满是错别字的微信,经过数以十万计的转发,便轻飘飘地将一副副铁石心肠击碎……
是什么让他们视死如归?因为他们爱得深沉。同样是在泰达医院,当记者和市消防局的宣传干部一起搜寻这一“我爸就是你爸”背后的相关线索时,一个真实的故事让人不得不舍远求近。躺在病床上的消防开发支队八大街中队班长李广清,现年31岁,辽宁灯塔人,左肩肩胛骨骨折、背脊骨盆受挫,浑身是伤。可他从苏醒过来至今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却是:“我的兄弟徐帅,他怎么样?”
李广清父母在老家务农,有一个刚刚1岁半的儿子。谈及救火,他说:“没敢告诉家人这一切,老人年纪大了,妻子是陕西人,在天津上的大学,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我。在她潜意识里,至少在今天之前不会认为当消防员真的这么危险……”
“我们接警到了现场,也就10多分钟,第一次爆炸就来了,冲击波很大,我下意识地趴在地上做了个自我保护的姿势,火势特别大,得有十多层楼那么高,但感觉自己没受伤。可我身边的徐帅当时胳膊就折了,胯部也受了伤。他是我最好的兄弟,我不能丢下他,就是拖,我也要把他拖出去……”李广清,就这样义无反顾地回去拖起徐帅……第二次爆炸又来了,这次,他被彻底冲昏迷了,醒来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这个和记者说起自己儿子时会甜蜜微笑的东北汉子,一遍遍问周围人好兄弟的行踪,正如微信里跟兄弟真真切切地交代:我走了,我爸就是你爸,别忘了给我妈上坟……
17人死亡,公布名字的6人中,多为“90后”,其中最小的年仅18岁!这其中,就有出生在1990年的黑龙江战士尹艳荣,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开发支队特勤班班长,2008年12月入伍,年仅25岁,今年8月2日刚刚举行了婚礼。“其实,他的婚假加上探亲假,还没有休完。正好班里人手紧,班长给他打电话,他二话不说就抛下蜜月里的妻子,提前归队了。10日刚回队,12日就……你叫我怎么跟他家里人说?”尹艳荣的支队领导们哭成了泪人。
“我们从现场已经完全烧变了形的指挥车里找到一具骸骨,烧得已经认不出来是谁了……就因为当时指挥车里只有他一个人,我们才敢认定他是邵俊强……也才不满30岁,你叫我怎么跟他的家人说?!”张建辉说着说着,又哭了。
短短十多个小时里,他们流掉了这些年来,在一次次战斗中、在死神面前都不曾掉的泪……
“想到孩子,生命便充满意义,他让你无所畏惧!”
这些正值青春好年华的汉子,谈及最多的却是孩子,是年轻的生命——这些茁壮的生命,让他们愈感责任在肩,愈加无所畏惧!
在泰达医院的病房里,薄被盖住刘晓静的伤口,但他的右臂因伤势和输液,只能小臂竖得笔直架在床栏杆边上,以一个僵硬的姿势一动不动躺在那里。他也是8月12日晚第一批到达现场救火的消防战士。第一声爆炸响起的时候,他被冲击波摔到一片树丛中,还没来得及验证自己还能不能起来,第二声巨响来了,他又从树丛中被“喷”了出来……
“当时尽管火光冲天,但还是觉得周围很黑很黑,黑到辨不清方向,我只能朝一个方向胡乱地、慢慢地爬……说起来不怕您笑话,当时我想起我孩子了……”28岁的他,一句拉家常的话语,泪水夺眶而出。
“孩子多大?”“应该有7个月了,在青岛平度老家、他妈妈肚子里。说起来挺惭愧的,这么长时间,我只抽空陪妻子做过一次孕检,那还是孩子两个月的时候,就是一个小点儿,都看不出是个孩子……想到孩子,生命便充满意义,他让你无所畏惧!”一个“小点儿”,让这个阳光大男孩更加理解了生命的意义,也理解了消防战士的职责——拯救生命!这种拯救,无论是不是因为别人的错误,无论是不是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也要不顾一切,“逆行”!
“不要跟我的家人说,我没事。早上醒过来给妻子打了个电话,告诉她我好着呢,距离事故地点老远了……”这个火场上从没有过犹豫的汉子,谈及妻儿,满眼柔情。
13日13时许,在事故现场,在极短的时间内,记者采访了几位正在轮岗备勤的消防战士。其中,消防开发支队参谋长张亚军的一番话,朴素却又发人深省。“我们是第二批到这儿的,当时还火光冲天,我们知道,前面来的很多人就在里面……想不了那么多,就是灭火、搜救!这个位置就在道边上,当时附近还有很多居民。我们这两个组,30来个人,盯了一宿都没停。”
这个黑脸膛、大眼睛的39岁内蒙古汉子,来天津已经20年了,说起话来已没有太多乡音,他指着仍然冒着浓烟的方向:“喏,看那边,我们的人还在补水。”
“您爱人和孩子知道吗?”“我今天早上打电话报了平安,我爱人也习惯了,再说,她现在也忙着呢。”张亚军的爱人是塘沽医院的医生,医院收治了许多伤者,爹妈都忙着救人,张亚军12岁的儿子独自在家。“现在的孩子,崇拜英雄。他以前总是骄傲地和同学说,‘我爸爸要赶去救人’,就为了这一句,我也不能让孩子失望!”
奋战12小时后打个盹儿,他说:“对不起!”
“我女儿叫蛮蛮,16个半月,我想你们跟她说,我爱她,刚才我想她了……”
烈日下,穿着厚厚的消防服、顶着消防帽的崔利杰瘫坐在地上,脸已经快埋到衣服里了。“实在太累了!歇一会儿。”抬起头来,脸颊写满疲惫,眼中布满血丝。从前天夜里,崔利杰和战友到达爆炸现场,到昨天中午,已经超过12小时,他们一直在救援一线……可不知怎么,提到自己在老家的女儿,这个刚才还累得有点松懈的男人认真地笑了一下,一排又亮又白的牙,衬着黑黢黢的脸,分外动人。
同样提及“孩子”,天津港公安局局长却是另外一种心情。“警情就是命令,我们责无旁贷。当时在现场的,有我们分局的消防战斗员,也有协助维护秩序的治安民警、交通民警。爆炸来得很突然,一下连着一下,我被什么东西击中了,摔倒,脸上、身上都是血。醒过来以后,我就一个感觉,我们得重返火场,要把他们救出来。他们也是我的‘孩子’……”
这个脸颊骨折、双手双腿伤痕累累的汉子,让妻儿找了半宿,天快亮时被送到港口医院,提及他那些迄今仍无法取得联系的消防队员,老泪纵横。
一声“对不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的确,在这些消防战士牺牲后,也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这些“牺牲”不值得……“第一次接警是火警,消防队进场理所应当。有人说当时的灾情状况不应该进场。可我们进场时并没有发生爆炸,而是进场后不久就爆炸了。作为长期在滨海新区执勤的专业救火队伍,我们能不知道这是危险品?我们能不知道可能发生爆炸?退缩,从来不是我们的选项!”在救援指挥部,一位暂时轮休的消防支队领导,对网上的部分言论表示理解,却也满腹委屈。
同样在救火现场,在距离爆炸中心200多米远的地方,26岁的消防战士张帅坐在那里,昏沉沉地打了个盹儿,快睡着了。记者轻轻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他立刻抬起眼,不好意思地站起来,好像很抱歉似的整了整衣服说:“对不起……”
对不起!?记者想要问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头也不回,提起地上的水带捋着走开了……
同样在救火现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防战士给记者看了这样一条战友媳妇从远方发来的短信:“他电话联系不上了……我想找到他,跟他说对不起,说我不想玩儿了,我想现在就给他生个孩子。让他一定、一定要活着回来……”
致敬,消防战士!致敬,最可爱的人!
相关专题 |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