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聚焦太原城中村改造”:向太原学习什么

崔新龙 范珉菲

2015年08月13日08:30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聚焦太原城中村改造”(三):向太原学习什么

170个城中村是一面镜子,它承载着太原市城中村的过去;54个城中村是一面旗帜,它昭示着太原市城中村的未来。太原举全市之力改造城中村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了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省会城市勇立潮头唱大风的时代风范!

160多天的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实践,正在书写一份城市发展的民生答卷。这份答卷,向社会展示了三个新形象——领导班子新形象、干部队伍新形象、省会城市改革发展稳定新形象。

(一)

城中村改造,在群众心中树立起政府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良好形象。

逆境顺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面对“天下第一难”,市、区、镇(街道)、村(居委会)四级组织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确保群众利益最大化,实现群众利益、村集体利益和开发商利益共赢,化解了各类矛盾,积重难返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城中村将由此走上一条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大道,与时代同步、与城市融合,全方位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这变化的背后,是政府形象在群众心中的提升。为了发展,为了群众,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就冲这,群众给你点赞!

城中村改造,重塑了干部队伍为民、务实、清廉新形象。

干部队伍形象,群众心如明镜。城中村改造是个大战场,每个干部都是一面流动的旗帜。工作没了劲头,松松垮垮、拖拖沓沓、不思作为;放松工作要求,大事小办、急事缓办、推诿扯皮;丧失工作激情,得过且过、草率敷衍、消极懈怠。这与党对干部队伍的要求格格不入,与城中村改造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对干部队伍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太原城中村改造,检验了干部队伍,检验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省委学习落实讨论活动成果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一支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城中村改造,锻炼了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

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需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真抓实干,需要的是硬功夫、真本领。有人评价,工作在城中村改造这个战场上的干部,都是太原市优秀的干部。他们胸怀担当,手握“利器”。一是五能型:能进百姓门,能说百姓话,能上百姓炕,能吃百姓饭,能做百姓工作。二是会算账:给百姓解释“政策优惠账”,计算“新旧房屋市值账”,比较“改造前后出租账”,描述“生活环境健康账”,说明“集体经济发展机遇账”。三是多面手:善于做群众工作,熟练运用法规和政策解决问题,问不倒、难不住、信得过、靠得上。经受了实践洗礼的这支干部队伍,将成为太原城市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

(二)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体现了什么精神?省委书记王儒林高度评价:积极作为、攻坚克难、依法办事、为民谋利。

四句话中,依法办事讲准则、是过程,为民谋利是目的、是根本。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就是积极作为、攻坚克难。这种精神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敢于担当。敢担当、有作为,是党的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要。有抱负,敢担当,在其位,谋其政。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担当,是一种精神境界,既有“万折必东不回头”的决心,又有“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勇气。太原市选择了城中村改造,就选择了担当。敢啃这块硬骨头,就是敢于担当的体现。对于一个建成区范围内城中村面积占到总面积近三分之一的城市来说,盘活发展空间、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头等大事。肩负历史重任、破解发展难题,舍我其谁,义无反顾!

二是勇于作为。敢于担当,才能勇于作为。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沓沓混日子,遇见难题绕着走,碰到矛盾就溜边,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发展不需要“政坛摆设”、“公堂木偶”。一座省会城市的发展,需要气吞山河、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手笔,处在一个重要发展节点的太原选择了勇于作为:划定时间,分解目标,举全市之力拿下城中村。城中村的治安问题、环境问题、管理问题等已经容不得这座城市再等下去、再慢下去了。坐以待毙,死路一条,勇于作为,方能凤凰涅槃。

三是迎难而上。太原市城中村是块“硬骨头”。启动于2003年的太原市城中村改造,11年的时间只完成了3个村的整村改造,其余170个村的改造,多是只建不拆,只“吃肉”不“啃骨头”,杀鸡取卵、短期行为,随之而来的民生、环境、社会、安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矛盾越来越尖锐,成为一块被矛盾和问题层层挟裹的“硬骨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太原市选择了啃这块“硬骨头”。在实施上,他们选择了先难后易的方式,今明两年拆迁改造的85个城中村包括了中环内最关键、最紧迫、最困难的46个城中村。啃“硬骨头”从最硬处下口。此役拿下,推进当势如破竹、水到渠成。

四是真抓实干。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当然不能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从最硬处下口,需要一支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勇毅笃行、闯关夺隘。小店区城中村改造办公室主任袁钊,身体受损,需要卧床休养,他却时常拄着双拐出现在拆迁的现场,身上到处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摔伤;晋源区拆迁改造指挥部副总指挥卢俊峰,长时间、超负荷坚持一线工作,几次因疲劳过度晕倒在拆迁现场;平日里在机关工作的羸弱女性,风风火火奔走在群众之间、拆迁现场…… 今年,市里给迎泽区安排了4个整村拆迁改造指标,区里主动增加了两个城中村和一个采煤沉陷区治理村,一批群众提前搭上城中村改造快车,早日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没有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的作风,哪来主动加压的“自觉”?

(三)

当前,山西仍处在负重爬坡的关键时刻,发扬积极作为、攻坚克难、依法办事、为民谋利的精神,将激励全省各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学习太原精神,推进六大发展,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提高认识水平,坚定发展信心。面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压力,去年以来,我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施“六权治本”,优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从根本上保障山西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今年以来,我省着力在金融振兴、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崛起三大主线上谋求突破,明晰了转型发展路径,绘出了经济发展蓝图,驶入了兴晋富民的新“跑道”。

铲除“拦路虎”,搬掉“绊脚石”,迫切需要我们的干部挺身而出,敢于担当,有所作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党的干部,越是发展中面临的矛盾比较突出,越是要时刻牢记目标,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

其次,下大力气解决干部队伍中为官不为问题,实现庸者下、能者上。太原城中村乱象的背后,确有不愿作为、不敢作为、不会作为等问题。一份申请百道关,一个公章跑断腿,这样的怪事时而有之。经济新常态下,一些干部怕担责不作为,混日子求平安,比起工业经济下行、税收减少更为可怕。

今年7月,中央出台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就是向不敢担当、不尽责任、为官不为、慵懒散拖的现象亮剑、动刀。我们要切实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不作为的拿下来,为敢作为的搭平台。

再次,激发干部队伍挺身而出、奋力拼搏的正能量。太原市的经验告诉我们,非常之期需非常之策,非常之策建非常之功。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了这样的精神就没有爬不上的坡、迈不过的坎、干不成的事。

当前,我省实施“三大攻坚”,推动“六大发展”,迫切需要弘扬这种精神,激发出全省各级干部的斗志,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带领全省人民翻过山重水复“旧日历”,谱写柳暗花明新篇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