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续写“龙江精神”新篇章

2015年08月11日08:50   来源: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续写“龙江精神”新篇章

黑龙江省同整个东北一样,经济运行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企业效益、工业投资均处于历史低点,公共财政收入持续负增长,外贸进出口同比下降了三成多。

困难和压力没有挫伤黑龙江广大干群的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振兴的重要讲话中作出了‘四个没有变’的科学判断,为我们增添了信心和勇气。”在日前闭幕的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扩大)会上,省委书记王宪魁指出,黑龙江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加剧期,既要看到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要看到稳中向好的积极变化。“正如总书记所言,‘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困难很大,但我们的信心更足!”

(一)

今年上半年,哈尔滨GDP增长6.9%,工业增加值由负转正,第三产业占比近70%,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说:“遇到困难时,决不能止步不前、无所作为。一定要迎着困难调整,克服困难前行。”

齐齐哈尔有著名的“七大厂”,聚集了一批“老字号”的国家骨干企业,工业的大幅下行拖累了整体经济。齐齐哈尔在加快国企改革的同时,加快食品工业升级和旅游品牌培育。目前,食品工业已占全市经济总量30%以上。“越是困难时期,越需要保持战略定力、知难而进。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国家的支持,但更需要自己的努力!”齐齐哈尔市市长孙珅说。

虽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一些稳中向好的积极因素正在增加,且二季度数据好于一季度,整体发展可谓忧中有喜。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综合处处长于学胜给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上半年,除二产受工业下滑增长缓慢外,黑龙江省一产回升较快,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三产保持快速增长,快于全国1.8个百分点。此外,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势头得到遏制,消费品市场稳步回升,金融贷款余额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也保持总体稳定。

一方面加大国企改革的力度,强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度;另一方面通过简政放权、提高服务效能等举措,向优化发展环境要活力。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取消、下放490个行政审批事项,超六成省级行政审批不再保留,39个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清零”。

(二)

哈尔滨“三大动力”——哈尔滨汽轮机厂、电机厂和锅炉厂闻名遐迩。“一五”时期156个大项目有6项落户其中,每家2项。但因为订单不足,曾创下众多国内第一的哈尔滨汽轮机有限公司,不得不延长了高温假天数。哈尔滨汽轮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宏伟说,早在两年前企业就感受到了“寒意”,订单锐减了三分之一。而另两家兄弟企业哈尔滨电机厂和锅炉厂,同样也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巨大压力。

在黑龙江,类似哈尔滨汽轮机这样的企业不少。在黑龙江省工信委副主任陈杰看来,根子就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黑龙江传统的重化工业占比高达80%左右,新兴产业比重不及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的工业要想重新崛起,必须尽快改变这种‘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格局”。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哈尔滨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曾是行业老大多年,但近年来却被南方的民营企业甩在了身后。尽管公司多次实施减员增效,但依然出现了大面积亏损。“拖下去肯定不是办法,我们就跳出来,与哈工大合作成立了一家全新的高科技公司,主攻建材、药品等领域的智能包装生产线,市场反响不错。”按照公司总经理李亚慧的计划,下一步,新公司将通过上市的方式来对母公司进行回购改造,借助资本的力量为老国企注入新活力。

完达山乳业选择了一条以产品结构优化谋求升级发展的道路。“对企业来说,没有好的产品,带来的只能是库存。”完达山乳业集团董事长王景海说,作为一家资源深加工企业,完达山用了两年时间来调整产品结构,实践证明这条路是正确的,目前完达山多款产品销售利润率名列行业前茅,企业利润也连续3年快速增长。

哈重、完达山的转型是整个黑龙江结构调整的缩影。经过多年努力,食品加工业已成为黑龙江省第二大产业,依托全国最大粮食基地,发展潜力巨大。

不过,在“三期叠加”、能源资源产业双双遇冷的重压下,黑龙江大多数企业仍需要加快实现体制机制突破。

龙煤集团是由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等4个矿务局合并而成、拥有23万多职工的超大型企业,受行业不景气等因素影响,此前发展一度陷入困境。为摆脱困境,龙煤集团从最为复杂的体制机制入手深化改革。

“经济困难时期也是深化改革的最佳时期。”集团总会计师宋云飞告诉记者,目前集团已完成了总分体制变更母子体制改革,经营方式改革试点、内部管理市场化改革等正稳步推进,争取早日“脱困翻身”。

目前黑龙江大局稳定,经济基本面平稳,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基于这一判断,黑龙江明确了“补短板、强长板”的发展思路,突出工业发展的选择性、多点培育,在引项目、扩存量、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创业创新和资源深加工等方面集中发力,注重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中国制造2025”的结合,高度重视“互联网+”和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不断提高工业竞争力。

(三)

在加快结构调整、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黑龙江正全力做好“创新驱动”这篇大文章。

依托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成立仅半年多,就在全国范围内搭建起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智能云机器人等事业部,业务拓展得有声有色。

在中国一重,记者看到技术领先的1.5万吨水压机在灵巧自如地工作。作为中国装备制造的领军企业,50多年来,一重共填补我国工业产品技术空白300多项,还在大连建设了世界上最大、最具竞争力的大型石化容器和核电设备制造基地,正积极参与“华龙一号”的建造。

三峡工程34台大型水电机中,有14台是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的,其产品特点是单件小批量、投入大、周期长。企业积极向跨国公司学、与民营企业对标,努力降低经营成本、加快技术进步。经过5年艰苦研发,他们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大型抽水蓄能机组成套设备研制”,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近日通过了科技部的技术验收,并获6项国家发明专利。

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成为黑龙江“国字号”企业的新选择。

哈尔滨汽轮机厂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研制的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汽轮机,已获得6台订单,总价达20多亿元;哈尔滨锅炉厂瞄准环保市场,在劣质煤充分燃烧方面取得重要技术突破,赢得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6万千瓦大型锅炉设备、“炉后环保岛”和海水淡化设备等多个国际订单。

“市场不相信眼泪!”锅炉厂副经理迟鸣说出了“三大动力”的共同心声。

“借助刚刚获批的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城市这一契机,哈尔滨将营造起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哈尔滨市副市长贾剑涛说,未来哈尔滨将构建起创业创新的生态长廊,推动大中企业“顶天立地”,实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

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信心。黑龙江省省长陆昊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四个没有变”的科学判断,具有很强的战略前瞻性和很强的实践指导性,不仅是应对经济下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更是坚定振兴发展的信心之源。

采访中,记者深深地感受到,黑龙江人从不缺乏改革的勇气和魄力,也不缺乏创新的积淀和智慧。在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历史机遇面前,这片曾创造了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黑土地,一定能续写出龙江精神的新篇章。(记者倪伟龄顾阳韩霁杨忠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