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科技创新促转型:六型转变 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

——山西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5年08月03日08:30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科技创新促转型:六型转变 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山西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因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全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2014年,全省GDP增速只有4.9%,全国垫底。今年上半年,GDP增速也仅为2.7%,比全国7%的增速低了4.3个百分点。山西工业持续负增长,山西经济发展处在最困难的时期。

严峻的现实又一次证明:山西因煤而困,因煤而衰,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解决好煤的问题对于山西经济发展迫在眉睫。

煤的问题是山西最大的省情。历史的经验和严峻的现实昭示我们:解决好煤的问题,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全面创新为支撑,着力推进煤炭及其相关产业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安全保障型转变,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特色的“六型转变”革命兴煤新路子。

因煤而困,大有可为!新常态下对山西煤炭的再审视

煤炭是山西的禀赋。国土面积不及全国的2%,保有资源储量却超过全国的20%。

煤炭是山西的责任。“点亮全国一半的灯,烧热华北一半的炕”。从1949年到2014年,山西累计生产煤炭160多亿吨,其中70%用于对外输出。

煤炭也是山西的痛楚。一煤独大的格局让山西经济几经沉浮。长时间、高强度、大规模、粗放式的开采,带来地表沉陷、生态破坏等后遗症。煤炭为山西发展立下功劳,也被贴上了血煤、腐败等负面标签。

中国,告别了煤炭“黄金十年”,正迎来新的能源革命。山西,经过多少轮“因煤而困”,正站在转型十字路口。

省委书记王儒林来晋不久,亲自主持召开5次煤炭专题座谈会,连续8天重点调研煤炭产业,提出了“六型转变”革命兴煤的重大决断。省长李小鹏深入一线,了解企业困难,帮助企业增效减负,筹划产业脱困之路。今年1月,我省《关于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出台,新常态下,山西再次踏上煤炭改革的新征程。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煤炭经济随之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对山西煤炭的认识就需要换一种思维,从时间的维度重新梳理审视,做出清醒而准确的研判。

从历史上看,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一煤独大、结构畸重,多年来,我省经济始终没有走出“资源型经济困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1998年和2008年两次国际金融危机,我省经济都受到巨大冲击,分别下滑到全国倒数第三和第一。曾经,多小散乱的煤炭格局,让山西深陷“粗放经营、矿难频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怪圈。以生态环境为例,地下水位下降,“千泉之省”其实难副;林草遭到破坏,“风吹草低见牛羊”几成追忆;甚至出现因煤炭开采而墙崩地裂的个例,举村搬迁者有之。长时间、大规模、高强度、粗放式的煤炭开采,特别是开采后修复治理不到位,让山西本就脆弱的生态不堪重负。经年沉疴长年累积,给山西带来的是“政治上、经济上、生态环境上、民生上”四大方面的“立体性困扰”。

从现实中看,煤炭从黄金十年骤然跌至寒冬。自2012年开始,连续3年来,市场需求不振,产能严重过剩,供求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煤价跳水式下跌,煤炭企业生存艰难。上半年,全省吨煤综合售价287.97元,同比下跌72.09元,下降20.02%。从2014年7月起全行业连续12个月亏损,上半年净亏损40.62亿元。

“卖一吨煤的利润买不到一瓶饮料”。这就是当下山西煤炭的困难写照。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中国煤炭和山西煤炭工业未来发展趋势有三:其一,未来相当长时期我国煤炭的基础地位不会变。中国发展离不开煤炭,煤炭仍然占据一次能源供应的绝对主导地位,份额高达67.5%。其二,煤炭行业传统的粗放发展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巨大压力之下,煤“挖出来就赚钱”的日子一去不返。问题倒逼煤炭行业进行转型发展、优胜劣汰和产业升级,实现煤炭行业内部的“良币驱逐劣币”。其三,安全清洁高效将是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向。在节能减排、雾霾治理和生态保护的背景下,煤炭产业的绿色发展将是不可逆的大趋势。

基于此,重新审视判断当前的山西煤炭,必须认识到在能源革命和经济新常态下我省煤炭行业已进入发展战略转折时期,出现了不可逆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概括起来三句话:其一,困难虽大,但煤炭行业仍然大有可为;其二,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其三,向高效利用清洁转化方向发展是必由之路。

简言之,在山西,煤炭依然可做一篇锦绣大文章。要把煤炭这个黑色资源变成绿色的,把高碳变成低碳的,把污染变成清洁的,把亏损变成赚钱的。怎么能够做到?关键就是要实现煤炭产业“六型转变”,走出一条“革命兴煤”的新路子。

被动等待?主动作为!六型转变是山西煤炭的根本出路

煤炭,不仅让我省经济起伏不定,还长期面临政治、民生、生态环境的“立体性”困扰,已经到了必须破旧立新的关键时刻。

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全球看,总需求收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靠熬是熬不过去的,靠刺激也不可能完全克服。走出困境,化危为机,归根到底要靠创新,靠转方式调结构。中国经济如此,山西煤炭更是如此。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我们不是不要煤炭,而是要有质量、有效益、有技术、有创新的煤炭,这是“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是不竭的动力”进取理念的具体体现。

资源型经济的唯一出路就是动力转变。在国家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新常态下,煤炭产业主要依靠产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成为历史,激活和增强内生动力非常迫切。结合山西在中国版图上能源基地的定位,我们要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首先要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走出一条“革命兴煤”之路,全力推动煤炭产业“六型转变”。 ——这对一煤独大的山西来说,关乎破解当前困局,关乎长远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革命兴煤,就是以雷霆万钧之力行革故鼎新之法,在煤炭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破解煤炭在山西引起的一系列政治和经济问题。首要者,要革煤炭体制的命,革煤炭资源市场说了不算的命,革行政权力肆意支配煤炭资源的命。

六型转变,本质上是煤炭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这是山西煤炭的根本出路。

向“清洁低碳型”转变,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

向“集约高效型”转变,全力抓好大基地、大集团建设,不断提高矿井的现代化水平;

向“延伸循环型”转变,重点推进煤炭产业延伸发展、煤化工链条式发展、煤机装备集群发展、煤炭固废综合循环利用;

向“生态环保型”转变,着力加大采煤沉陷区治理,推进煤炭外部成本内部化,实现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向“安全保障型”转变,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煤炭产业安全发展。

“六型转变”与中央能源革命一脉相承,与山西发展实际紧密契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省委、省政府的决心和信心:挑战再大也得转型,困难再多也得升级。

创新发力,精耕细作!全循环、深加工、高端化是山西煤炭未来方向

革命兴煤,不可能一蹴而就。摆脱资源依赖,不是不要煤,而是要用好煤,解决好煤的出路问题。

一吨煤的价值有多少?一吨5000大卡的动力煤,6月中旬的价格是250元,用于发电,可发2143千瓦时,折价750元;转化为油,可产0.19吨,折价1370元;变成甲醇,可产0.74吨,折价1740元;变成烯烃,可产0.28吨,折价2780元。从原煤到烯烃价格翻了十几倍,延伸到石蜡、航空油等高端精细化工品,升值会更大,效益会更好。

从煤到电、到甲醇、到烯烃,产业链每一次拉长都是一个增值;每一次增值,都需要先进可靠的技术作为支撑;每一次增值,都闪耀着科技创新的光芒。可以说,实现煤基产业的“六型”转变,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只有在科技、业态、管理方面实行全面创新,在煤炭的全循环、深加工、再利用上下功夫,才能获取精深加工和高端转化的市场价值,使煤炭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煤制油是中国煤炭清洁利用和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方向。潞安集团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是我国煤间接液化自主技术产业化的第一个项目,也是通过国家级项目招标确定的国内第一个间接液化煤基合成油示范工厂,被列入国家煤化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863”高新技术项目。2008年12月,潞安集团1号钴基固定床FT合成油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产出了中国第一桶煤制油。2009年7月,2号铁基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产出了合格成品油。潞安集团以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为核心,建立了高硫煤清洁能源与精细化学品循环经济园区,总投资290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利润可达35亿元。

山西焦化集团60万吨烯烃项目是国内第三个、我省首个煤制甲醇制烯烃项目。该项目是国内第一套以焦炉煤气制甲醇再制烯烃的工业装置。去年,60万吨烯烃项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该技术路线与MTO二代技术相比,综合能耗下降15%,年可增加乙烯和丙烯产量8万吨、丁烯-1产量1.6万吨,提高了副产品C4/C5的利用价值和经济性。

在山西,这两大煤化工项目的实践也已表明,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到了以技术创新和突破为核心的时代,可以说,一个新的技术突破就是一份效益,一份利润,就是煤炭向高端深化发展前进了一步。由此来看,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必须从创新发力;煤炭“六型转变”的核心和基础正是全面创新。

煤炭革命,必须依托煤、延伸煤、拓展煤,用新的技术路径对煤炭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精耕细作。要充分发挥山西煤层气储量占全国1/3的资源优势,做好做优煤层气产业;要依托我省煤炭转化的载体优势,实现煤电、煤化工、高载能这三大产业的高端化、全循环、链条式发展,加快煤炭产能转化;要将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构建以化为主、以焦为辅、链条延伸、精深加工的现代煤化工体系;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煤炭产业全面创新。

煤炭产业事关富民强省大计,革命兴煤恰是六大发展之要。用改革破除围绕煤炭的利益藩篱,靠创新解决煤炭产业发展难题,这已是自上而下的共识。

不变必定死亡,改革才能重生。生死关头没有其他选项,实现富民强省必须坚定不移走革命兴煤之路。

让我们行动起来,锐意进取,深化改革,让煤炭改革往快里走、往深里改、往实处抓,向改革要发展红利,靠创新增内生动力,共同迎接山西煤炭产业的崭新明天!(记者 张临山 段伟华)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翼、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