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队员在河里打捞老人
张文财
7月22日下午,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七角村村民张文财,见家门口的小河被洪水带来的水葫芦阻塞,危及了小河上的水泥板桥,便拿着铁爪前去打捞水葫芦。其实每到汛期,张文财就会和妻子曾玉蓉一起去疏通河道,打捞河里面的垃圾、水葫芦,这样的善举已经坚持了十余年。
这一次,76岁的张文财单独出门打捞水葫芦,令妻子曾玉蓉心里有些担忧,没曾想,这担忧变成了现实。
热心
打捞水葫芦疏通河道7旬老人失踪
7月23日上午,对张文财的打捞工作正式展开,然而由于暴雨过后河水上涨近两米,且河水流速极快,给打捞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截至记者发稿,仍没有将张文财打捞上来。回忆起丈夫张文财出事的那个下午,曾玉蓉忍不住老泪纵横。
7月22日中午,张文财从亲戚家吃完午饭回到家里,休息了片刻之后,想到了昨夜那一场暴雨,想着小河肯定又被洪水带来的水葫芦给堵塞了。约下午3点左右,张文财拿着一根竹竿、一个带3个钩的铁爪就准备出门,这是他打捞水葫芦的必备工具。“当时我就劝他,都这么一大把岁数了,还去打捞水葫芦,多危险,但是他不听,说要是不及时疏通河道,桥就要被冲垮了,以后大家要过河怎么办?”曾玉蓉回忆。
下午4点多,曾玉蓉发现丈夫还没有回来,就出门去看,结果在桥上发现只剩下一个铁爪,曾玉蓉顿时就着了急。经过多方寻找未果之后,曾玉蓉终于意识到,丈夫是真的出事了。
记者在出事现场看到,小桥是由4块水泥板组成,距离河面仅有1米多高,桥洞狭小,而河道上飘满了水葫芦,一旦河水上涨,这些水葫芦无法从桥洞里顺利排出,就会阻塞河道,淹没小桥,而河岸两边都是庄稼地,被水淹掉的话,将会有成片的土地没有收成。
恒心坚持乐于助人十余年出名的热心肠
在七角村村主任李宗莲看来,张文财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人,这或许跟张文财曾经当过兵及其50余年的党员生涯不无联系。“张文财很热心,像小河边的小路草长得很深,影响村民出行,他就会跑去除草。”李宗莲在得知其失踪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曾玉蓉家里进行安抚。据李宗莲介绍,张文财和曾玉蓉两人自发疏通河道已经有十余年了,村上也多次组织人员对河道进行疏理,但每年汛期都会被上游的垃圾,水葫芦等堵塞。
作为张文财出事前最后一个见到他的村民,七角村2组的村民刘伯正告诉记者,张文财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热心肠,每年涨水都会去捞水葫芦,清理河道里的垃圾。当日下午3点过,刘伯正在路过小桥的时候,看见张文财正在用铁爪将从上游流下来的水葫芦顺着桥洞往下游疏导。“你的爪爪大了,不好钩。”刘伯正这样跟张文财打招呼说,但是张文财正投入地打捞水葫芦,并没有回应刘伯正。随后刘伯正离开。
责任心
教育家人要做好人能帮一个就帮一个
张运良是张文财的二儿子,和大姐、三妹一样,常年在外地打工,过年才会回家和父母团聚。在张运良的记忆里,父亲当过兵,是老党员,从小对自己和姐姐妹妹都很严格。“小时候调皮,在外面犯了错,父亲都会严厉的批评我,但是却不会打我。他总是说‘做人,不要求你做伟人,但一定要做好人,不能做坏事’。这么多年,没有见过父亲跟谁红过脸。”张运良说。在接到亲戚电话说父亲出事的时候,张运良流下了眼泪,“早上我还跟他通过电话,告诫他下雨天不要出门,要注意安全,没想到他还是改不了这个性格,雨一停就跑去捞水葫芦。”
在生活上,张文财对家人也有要求。“他经常说,家里勉强能过,就不要去麻烦别人。如果自己有能力,能帮一个就帮一个。”曾玉蓉说。
最新进展
仍在进行打捞工作政府将申请表彰
截至记者发稿时,对张文财的打捞仍在继续,而对于接下来的事情,张运良表示,等到父亲被打捞上来之后再做决定,“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找到父亲,带他回家。”从7月22日晚,一直到7月23日下午,石子镇镇长马忠明一直在现场指挥打捞工作,争取在最快的时间里打捞上来,给家属一个安慰。“张文财一直以来都广受村民们的好评,往年他也经常去打捞,我们看到村民们在自主打捞,很危险,所以就劝阻他们,然后由镇上派工作人员来疏通河道。7月22日是七角村今年第一次下暴雨,万万没想到,在这天老爷子就出事了。”
张文财的行为,让马忠明很是感动。“这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不愧为一个老兵,一个老党员。”记者了解到,石子镇政府将会给张文财申请表彰。
(记者 石代强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