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春”风吹“放”金达莱——珲春市开发开放建设纪实

张伟国赵乐

2015年07月15日09:08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春”风吹“放”金达莱

穿梭在珲春的大街小巷,“中朝俄”三种语言牌匾的商铺随处可见,每一块牌匾都是一条牵系开发开放、融入多元文化的纽带;

每当新年时,“一眼望三国”的防川景区、俄罗斯哈桑镇、朝鲜豆满江市齐放焰火,“图们江区域共同开发开放,共迎璀璨明天”已成为一种常态;

吉图珲客专即将通车、珲春至马哈林诺铁路实现常态化运营、珲春-扎鲁比诺-釜山航线开通、珲春-朝鲜罗津港-上海集装箱班轮首航……珲春的对外联通水平在全面提高;

2014年,珲春市52家对俄贸易企业实现进出口额3.65亿美元;4户对朝出境加工复进境试点企业在朝设立13个加工厂,完成进出口额3500万元;55家对韩贸易企业完成进出口额7500万美元,同比增长29%。

纵览珲春市开发开放的一幕幕、一帧帧,正上演着的“速度与激情”。

抢抓机遇扬起高帆新征程

打开世界地图,“与俄罗斯、朝鲜接壤,距离日本海最近,方圆2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俄罗斯和朝鲜的10多个港口,很多是天然不冻港。”清楚显示出了珲春开发开放的优越条件和经济价值。

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珲春为中心的图们江地区列为重点开发项目,国务院批准珲春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珲春迎来第一轮开发热潮。

2009年国务院批复实施《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将珲春定位为长吉图开发开放窗口城市和桥头堡。3年后,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市开始了又一轮对外开放征程。

今年初,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俄、韩、日、朝、蒙等国的交流合作,坚定不移推进长吉图先导区建设。

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最重要的是抓好“窗口”和“前沿”这个“龙头”,珲春这个“窗口”,是关键所在。

按照省委“三个五”战略、延边州委“五个延边”建设的要求和部署,珲春抢抓机遇、开足马力,进行着对外开放的新探索。

优化通道重点规划畅通途

7月5日,10名珲春市自行车俱乐部的成员顺利通过朝鲜元汀口岸和珲春圈河口岸骑行回珲春,完成了中朝跨境山地自行车两日游,标志着中朝山地自行车跨境游线路正式开通。

针对冷冻水产品夏日不易保存等实际,实行“集中申报、预约通关、货到监管、优先查验、优先放行”等一站式通关服务,全部验放手续2小时内办结;中俄珲马铁路首次实现单列多品种货物运输(其中,首次进口板材);对俄、对朝国际邮路相继开通;中朝甩湾子至训戎里铁路改造、图们江出海复航等18个重点项目列入《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规划》;新圈河口岸国境桥有望今年10月建成通车……半年来,珲春对外开放中的通道建设,无论是货物运输种类还是运输形式都在不断实现新突破。统计显示,1至6月,口岸货物运输种类新增了汽车整车、光缆、日用品、服装、鞋帽、海产品、韩国食品、红松子等百余种货物,累计过货48.97万吨、过客30万人次。

珲春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推进“一桥(新圈河国境桥)、两港(罗津港、扎鲁比诺港)、四岸(珲春口岸、圈河口岸、中朝甩湾子铁路口岸、中俄分水岭口岸)、五线(经扎鲁比诺至束草,经罗津港至上海、宁波的内贸外运航线,经扎鲁比诺至釜山,经罗津至萨哈林,经斯拉夫扬卡至欧美的航线)、六路(珲马铁路、中朝甩湾子铁路、对外交通基础设施改造、中俄小型公务车辆互通常态化,对俄、朝邮路)”建设仍是珲春加快开放的前提和重中之重。

夯实平台对外开放筑根基

2014年,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1.5亿美元,同比增长16.2%;珲春出口加工区实现进出口额6.6亿美元,同比增长20.3%;中俄互市贸易区实现俄边民入区15万人次,对俄旅游贸易出口额3亿美元,果蔬出口7000吨。目前,珲春市精简“三区”机构,实行市区合一的管理体制,“三区”的建设为促进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开发开放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俄互市贸易区采取“口岸查验、区内交易”的管理模式,中俄双方边民凭《中俄边民互市贸易证》,每人每天携带价值8000元人民币以下的商品(限生活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俄罗斯边民可持签证护照或旅游手续,携带50公斤的商品回国,俄海关免征关税,有效地带动了珲春市与哈桑区乃至我省与滨海边疆区的经贸往来,繁荣了口岸经济。

实行“境内关外”的优惠政策是珲春出口加工区的独有特点,表现为免税、保税、退税、外汇及配额管理、保税物流功能拓展、运费补贴六项政策。未来5年,珲春全力将出口加工区打造成图们江区域境内外资源加工、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的示范基地。

“不断完善示范区基础设施,发挥其招商引资主平台作用;全力推动出口加工区申报综合保税区;逐步扩大互市贸易区对俄果蔬和海产品贸易规模,拓宽互市商品种类。”成为珲春加强“三区”建设,深化国际合作平台的重要方向。

借势而为区域合作新突破

“顺势而为对俄合作、主动而为对朝合作、乘势而为对韩合作。”这是珲春开发开放中,推进区域合作工作的共识。

“抓住中俄合作建港有利契机,全方位推动对俄合作。”目前,俄罗斯苏玛集团(珲春)物流中心前期工作全面启动,20辆一汽大型自卸货车经珲春口岸运抵扎鲁比诺港,中俄合作建港战略进入实质阶段。珲春-哈桑跨境经济合作区即将启动建设。经扎鲁比诺至釜山、经斯拉夫扬卡至欧美的航线有望近期开通。卢布自由兑换业务顺利实施。

“利用中朝共同开发共同管理的罗先经贸区这一平台,多领域开展对朝合作。”与朝方签订罗津港1号码头改造利用协议,内贸外运目的港拓至广东、福建、海南等东南沿海省份,并获许返程集装箱货物运输。经罗津至萨哈林航线有望近期开通运营。合作开发柳多岛经济技术合作区,全力打造境外加工基地。成功取得罗先地区银行代理经营权,助力人民币走出国门。

“抓住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有利契机,深层次推进对韩合作。”每年,珲春市列支3000余万元补贴陆海联运航线,使该航线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通往韩国费用最低的货运航线。在韩国浦项、现代两大集团投资12亿元建设珲春浦项现代国际物流园区基础上,积极谋划推进中韩(珲春)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建设方案已获商务部认可。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