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模范“片儿警”汪勇的快乐与烦恼

2015年06月25日09:14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模范“片儿警”汪勇的快乐与烦恼

他是同事心中的模范“片儿警”,对社区情况“一口清”的本事让不少人惊叹,他也乐在其中;他是个“好脾气”,但对待犯罪分子却嫉恶如仇,把歪风邪气拒之门外;他是个“铁汉”,工作中的困难和艰辛从没难倒过他。但在获得诸多荣誉之后,他也有了新的烦恼,甚至为此伤心落泪。

这便是汪勇,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兼咸东社区民警,一个有血有肉、爱憎分明、有喜有悲的“非典型”片儿警。

足下生情 脚底板走出的“一口清”功夫

2013年12月的一天,辖区内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件,嫌疑人可能是咸东社区的某位学生。韩森寨派出所值班副所长王晖正准备安排民警去社区了解情况,正巧汪勇走进来,一听名字,汪勇三言两语说出了这位学生的家庭住址、父母的情况和学习状况,着实让王晖吃了一惊。

在韩森寨派出所,同事们都知道汪勇这“一口清”的本事。练就这样的本领,是汪勇经年累月一家一户走访,用双脚跑出来的结果。但对社区民警而言,日常工作繁杂琐碎,要承担17大类100多项具体工作,做到“一口清”并不容易。2007年到任之初,在治安混乱的咸东社区,别说了解情况,汪勇甚至连一些群众的家门都进不去。

独居老人老李是个间歇性精神病患者,一发病就生事,惹得街坊四邻人见人躲,汪勇三次去家访他都闭门不见。汪勇打听到老李和他一样也是军人出身,第四次,他拿着水果来到老李家门前,敲门不应,就坐在外面,几句“老班长”“我也当过兵,你是哪个兵种”过后,老人骂骂咧咧开了门。一进屋,看到屋内脏乱不堪,灯泡也不亮,汪勇默不作声开始整理家务,又打电话叫来电工……

就这样,老李和汪勇成了朋友。时不时,汪勇就过来帮老李添置些家用,打扫卫生,还帮他办理了低保。如今,老李的精神好多了,一看见社区里汪勇的警务牌落了灰就帮忙擦拭。

脚底板下走出了“一口清”的功夫,也走出了汪勇和群众间的真情。65岁的张宝琴说,汪勇总惦记着社区里的老人,他每次出差,都会给他们带些土特产。“老人们也都把汪勇当孩子,总跟他说,没什么事儿的时候就别来了,歇歇吧,可汪勇总是乐呵呵地说,没事,没事,又一遍遍地往这儿跑!”

“有人问我到底图啥?我图的是内心的踏实和归宿感。我本身就是老百姓中的一员,对他们的快乐和忧愁感同身受。群众需要我,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工作起来就更投入。”在一篇日记中,汪勇写下了自己所理解的快乐。

爱憎分明 一身正气把歪风邪气拒之门外

社区工作没什么大事,但群众点点滴滴的需求,在汪勇眼里都是“大事”。小到修理门窗,大到送老人看病,在咸东社区,群众都知道“有困难,找汪勇”,见到他总是拉着他的手说长道短。一些特殊人群也在汪勇的帮助下重拾生活的信心。

辖区内居民小杜6年前刑满释放后,妻子离去,生活无着。汪勇得知后,带着他三次到娘家登门,最终说服了妻子回到家中。在为小杜办理了低保之后,汪勇出面担保将他推荐到一家驾校工作。如今,日子有了起色的小杜脸上时常带着笑意,他总说汪警官是他的恩人,让他获得了新生。

汪勇说,自己心里搁不住事儿,工作有遗漏他便夜不能寐。缜密的心思,让他把社区警务的各项职责都落到了实处。

2010年4月,汪勇辖区内一家汽车维修部发生火灾,有关部门连夜赶赴现场调查原因。调查组取证后发现,汪勇管理的安全台账齐全,和辖区每家单位都签有安全责任书、月度检查记录,人人都有安全警示谈话备忘录。事后,相关责任人受到了处罚,但汪勇却被调查组专家表扬——“这样负责任的社区民警,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

汪勇是个好脾气,社区居民很少见到他发火。但面对犯罪分子,他嫉恶如仇毫不手软。熟人请托、拿钱求情,他一概拒之门外。2010年3月的一个晚上,两名男子酗酒闹事与餐厅服务员发生撕扯,汪勇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其中一名男子身材壮硕,借着酒劲挥拳砸向汪勇。汪勇毫不畏惧,与“大块头”展开搏斗,最终将其制服。事后,有人拿了两万元来说情,被汪勇严词拒绝。“别以为什么事儿都能用钱解决,如果把他放了,我就对不起身上这身警服!”

铁汉柔情 他为不能常下社区而难过落泪

汪勇对自己“很抠”,大热天在外执勤,甚至舍不得买一瓶水。但他又是个大方的人,为社区困难群众买电视、送电扇从不吝惜。去年冬天,组织上为作为困难民警的他送上5000元慰问金,钱还没捂热,他就捐给了一位女儿患有白血病的家庭。同事劝汪勇,“你自己多少留一点”,他却说,我家里确实困难,但别人家有重病人更需要帮助。

群众眼中的“铁汉”汪勇,似乎没有为什么困难皱过眉头,但他也有困恼和脆弱的时候。两年前,他被提拔为韩森寨派出所副所长,分管户政和社区警务工作。在获得“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三秦楷模”等荣誉后,本应“春风得意”的他,却为此苦恼、落泪。

“有一次值夜班,我走进汪勇的办公室,看到他正在流泪。共事几年我从没有见过他这样。”韩森寨派出所教导员薛少波说。原来,提拔后的汪勇由于公务增多,下社区的时间少了,觉得愧对社区群众,难过地红了眼眶。而接连而至的荣誉,也让汪勇倍感压力。“我只是做了本职工作,比我优秀、付出更多的人那么多,给我这样的荣誉,真是太重太重了!”

熟悉汪勇的人知道,这般话语不是矫揉造作,而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出身湖南农家,历经17载军旅生涯,而后又从警近10年的他,始终对党的培养、人民的信任心怀感恩。他忘不了入伍前夜,母亲的叮嘱“伢子啊,干不出个名堂就不要回来”;忘不了在部队被批准入党的那天,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华网西安6月25日电 记者 陈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