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励志的“高考桥段”让人百味杂陈

张 健

2015年06月08日09:26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励志的“高考桥段”让人百味杂陈

今年高考前,出现了一个“高考桥段”。据说是省内一中学毕业生自发拍摄了一段视频,由一名高考状元领衔的近百名优秀学长为学弟学妹加油。其中不乏有趣温情的镜头:一位同学在北大食堂前咬了一口鸡腿,感言道:学弟学妹们,如果你们不快点来,饭就凉了。两名清华男生写了一首打油诗,“大学还是清华好,学妹不要跑”。诸如此类,等等。

这个高考桥段,也许是为了减轻考生的压力,但长久看来,反而加大了社会整体的应试压力。如果真是为考生减负,完全可以找一些普通学生。比如,一名三本大学的学生啃鸡腿;又比如,在一个风景绝佳、名气一般的校园里邀请学弟学妹。岂不纯粹和真诚得多?谁都明白,优秀学长就是高考状元和高分考生的代名词。所以,在外表轻松温情励志之下,隐藏着名校崇拜和分数崇拜。观者自然百味杂陈,难以言说。

以优异者激励大众或疏导压力本无可厚非。但以高考状元说事,早已走了样、变了味。自2004年开始,教育部门就叫停炒作高考状元,要求不得对高分考生和高考升学率宣传;2011年又明确表态,不得公布和炒作高考状元,不得排名高考成绩;我省教育主管部门也曾与全省14个市教育局签订责任状,对于学校或者教育部门的过度炒作现象,将在全省通报批评,取消一年评优资格……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高度功利化教育的气氛降降温,为孩子们留一些安静的空间——假使执行到位有效,可以淡化状元情结,自然能使许多学生和家长安心。

到了今天,我们不再直言“状元”,而改称“优秀学长”、“学霸”或者五花八门的委婉词,就可以安然过关了吗?或者,不再正式高调地公布状元名单和经验,而改走为考生加油的“曲线”策略,就不显得突兀和可以容忍吗?对于禁炒状元政策的执行能力,实质上折射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真实反映出一些人的真实想法。一方面,他们要比一般老百姓更明白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清楚炒作状元的诸多坏处;而另一方面,禁止炒作又是与利益切割,无异于动刀割肉,下不去刀。

过些时候高考就会放榜,不出意料,状元热又将东山再起。这对考生及家长来说,有虚荣心作祟的因素;对于商家,有挖掘状元商业价值的目的;对于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而言,作为教学成绩加以宣传,以便在来年的招生工作中占得先机……主管者理应从屡禁不止的“状元”炒作中看到根源,感到紧迫,从控制信息源头做起,加强政策执行的严肃性,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多元化的人才标准,让社会的目光从几个“状元郎”转到广大孩子的健康成长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杨丽娜)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