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70年前,苏军成功实施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德国法西斯彻底灭亡——

攻克柏林:正义之旗插上国会大厦

2015年06月05日09:17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攻克柏林:正义之旗插上国会大厦

“1945 战败·解放·重生”二战主题特展。

游客从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群中穿过。

时间如流,岁月不居。70年前,柏林的战火风云曾经是当年新华日报的报道重点;70年后,当新华报业“正义之胜”柏林-诺曼底采访组前往德国时,每一位记者都意识到,这不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回访,更是一次打捞记忆、启迪现实的探寻之旅。

万米上空,12个小时,9000公里,一路航程让我们积蓄起愈发强烈的采访冲动。当飞机逐渐下降,透过舷窗俯瞰傍晚的德国大地,连片绿色,或明或暗的灯光,有棱有角的高矮建筑,记者蓦然想到诗人公刘的经典名句——“既然历史在这里沉思,我怎能不沉思这段历史?”

德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战败国,如何面对“正义之胜”70周年的纪念?这的确是一个富有意味的话题。

发生激烈巷战的柏林街头

正在举办反思纪念展

发生于1945年4月16日-5月9日的柏林会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于 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苏军开始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1945年卫戍司令H·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1945年5月2日柏林会战结束。这次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仲丹向记者如是介绍。

记者查阅老报纸发现,关于柏林会战前前后后,《新华日报》发表的相关报道多达数十篇。在1945年4月29日发表的《柏林的末日景色》中,记者这样描述:“鲜红色的旗帜在被苏军占领的市区的一座高塔上迎风飘扬着。高塔被炮弹打穿了许多弹孔。德军大炮不断的轰击着,想把红旗打下,然而它们竟未成功。”“柏林驻军司令部用城内所有成年的市民来抵抗苏军坦克,在背后枪击苏军官兵。目前许多柏林人表示低声下气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作战而是因为他们知道再进行抵抗已没用了”……

战争已逝,灰飞烟灭,当年鲜活的报道已成新闻化石。物是人非史犹在。当地时间5月8日是二战“欧洲胜利日”,记者在这样特殊的节点来到柏林,感受到浓浓的纪念氛围——

在德国地标勃兰登堡门,由柏林市政府主办的以纪念纳粹投降为主题的“柏林之春”大型露天展览正在举行:从德国纳粹战时暴行,到战后德国百姓露宿街头的场景,再到著名的“华沙一跪”,各种图片及说明震撼人心。

“柏林之春,不仅意味着气候上的春天。” 德国历史博物馆藏品部主管Arnulf Scriba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1945年5月8日,对德国不仅意味着战败,其实也是德国百姓解放与重生的日子,因为他们也曾饱受纳粹独裁统治以及战乱之苦。

展览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柏林居民莫尼卡是其中一员。“每当看到大量战争时德国纳粹施行的种种不人道的暴行,同时看到祖辈的颠沛流离,我们更向往和平,更珍惜与邻国的友谊。”莫尼卡说,其实看到这些资料她并不特别惊讶,因为德国长期公开的宣传,人们早已熟知这段历史,但她认为,“公开法西斯暴行,坚持不懈地宣传很有意义!”

当年希特勒自杀的地堡

如今已被封闭成为停车场

1945年4月27日,苏军已攻入柏林市的第9区,希特勒最后一线希望破灭。柏林守备司令魏德林向希特勒提出了守军从首都突围的计划,并保证“国家元首安全撤离柏林”。但是,希特勒意识到他已彻底输掉了这场由他发动的战争,他拒绝离开柏林。

1945年4月29日凌晨1时,希特勒宣布与等了他12年的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婚礼之后,希特勒口述了他的遗嘱,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为他的接班人,他决定自杀并希望他们夫妇的遗体在总理府进行火化。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与结婚才一天的妻子在地下暗堡的寝室里双双服毒自杀,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时,还举枪对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1945年5月3日的《新华日报》专门刊发了时评《关于希特勒的死》:“这个混世魔王、这个人头野兽的政治生命已经完了。他的独裁专制反人民反民主破坏和平扰乱世界的事业,是到这里为止,到这里终结了!” “这也是告诉全世界的人民:法西斯独裁终必将灭亡,民主的力量必然胜利,只要爱和平爱自由的人民团结起来,任何独裁专制的力量,都可以摧毁!灭亡是属于法西斯的,胜利是属于人民的。”

当地时间5月6日,在柏林市中心,记者寻访到了当年希特勒自杀的地堡。让记者意外的是,保存了大量二战历史遗址的柏林,却没有将该地堡作为一个遗址精心保存。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地堡已经被封掉,地面成了一个停车场,只在路边竖了一块不太起眼的牌子,画着地堡的结构图。

事实上,这样的地堡在柏林并非只有一处。不过,对于德国政府来说,对是否保留这些地堡心态比较复杂。当地华人黄兴刚告诉记者,希特勒自杀的地堡在战后不久就被封掉了,因为德国政府怕新纳粹势力把它作为顶礼膜拜的圣地。

“胜利旗帜”飘扬的国会大厦

举行高规格纪念集会

也许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德国国会大厦成为一系列二战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成为纳粹统治者迫害政界反对派人士的借口;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屋顶,宣布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苏联摄影家哈尔杰拍摄的照片《攻克柏林的胜利旗帜》,也由此成为世人熟悉的经典作品。

1945年 4月30日下午6时,苏军再次向国会大厦发起冲击,与2000名德军展开战斗,争夺每一个楼层和每一个角落。21时50分,苏联英雄米哈伊尔·耶果罗夫中士和麦利唐·坎塔里亚下士将苏联的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

此时,胜利已然在望!记者注意到,1945年5月4日的《新华日报》作了如是报道:肩题“苏军完成柏林之战”,主题“俘获德寇十九万人”,重磅粗黑体字,安排在头条位置,占了四分之一版面,十分抢眼。“五月二日,苏军完全占领德国首都柏林——德国帝国主义的中枢和德国侵略的温床”,“这次打下柏林,从攻势开始算起来,不过十七天,从柏林攻夺战算起,不过十二天,从柏林被围算起,则不过七天……这只能的一个说明,即苏军力量的强大和战斗技巧的高超……”这篇近千字的报道,行云流水般用事实讲述着二战欧洲战事即将结束的“好消息”。

这样的判断完全契合了历史的发展。1945年5月9日,受希特勒继承人邓尼茨的委托,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柏林军事工程学院的食堂大厅内,向苏联及其盟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70年后,当地时间5月7日下午,记者进入正处于“会议周”的德国国会大厦内部,不仅旁听了一场正在进行的联邦议会关于“卢旺达大屠杀”的讨论,而且还找到了上述照片的“诞生”地——国会大厦面向德国地标建筑勃兰登堡门那一侧的角楼。置身国会大厦楼顶,望着眼前飘扬的德国国旗与欧盟旗帜,记者不禁感慨万千:曾经与邻国为敌的德国,如今成为欧盟中重要的一员,与邻国友好相处成为政府坚守的施政之本。

当地时间5月8日上午9时,德国议会两院(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在国会大厦集会纪念二战欧洲战事结束70周年,德国总统高克、总理默克尔、联邦议院议长拉默特、联邦参议院议长布菲耶等政要悉数出席。会议由联邦议院议长拉默特主持,德国知名历史学家温克勒和联邦参议院议长布菲耶分别致辞,对二战历史真诚反思。

中国驻德国大使也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大使馆秘书赵剑阳告诉记者,拉默特在致辞中感谢周边国家对德国在二战中犯下过错的谅解和宽恕。“在这样的场所举行如此高规格的纪念活动,体现了德国对二战的深刻反思”。(记者: 杭春燕 徐媛园 郎从柳 万程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