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好经”为何被“念歪”?

2015年05月26日10:07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原标题:“好经”为何被“念歪”?

  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需求是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的努力方向。能不能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做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贴心人”,检验着党员领导干部的角色定位和宗旨意识。

  文化部近日公布的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文化事业费达583亿元,相当于全国人均费用超42元。近年来,全国用于建设维护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以及办书展、画展等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财政专项资金不断增加。但有媒体报道,部分文化惠民资金被用于打造“文化政绩工程”,一些农家书屋甚至成了市场卖不掉的闲书、烂书“回收站”。

  “好经”为何被“念歪”?标准模糊、监管不严等是客观存在的外因,但究其根本,还是某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跟群众需求“对对表”的意识,没把“三严三实”要求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涉民族尊严、文化自信和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当前,加大文化投入,提升文化软实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正是一部及时而必要的“好经”。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常会听到把“好经”念歪的“奇闻”:有的地方耗资数亿元、比照国家大剧院建超豪华剧院,号称打造“文化标志性工程”,建成后却鲜有演出,文化设施“空有高楼没有文化”;有的国家级贫困县耗资上亿元建牌坊群,美其名曰“发展文化产业”。这些精心打造的“文化政绩工程”,看起来很“高大上”,却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可,暴露出只注重形式、不顾及群众感受的“权力任性”。

  面对群众的质疑声,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也许会感到“委屈”:我们确实做到专款专用,建了书屋买了书,按时进村放电影,为什么群众还不领情?其实,问题出在没有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谋事、创业作风不实上。书屋里净放些老百姓用不上的书,总拿些放过许多遍的电影糊弄老乡,指望谁去领情?没经过深入调查、不符合群众需求,说明工作没落到实处,群众怎会点赞?党员领导干部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方面有没有真抓实干、立行立改,群众眼睛雪亮、心如明镜。

  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需求是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的努力方向。能不能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做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贴心人”,检验着党员领导干部的角色定位和宗旨意识。党员领导干部一旦背离了群众意愿,放任了手中权力,就如同驾驶一辆没有制动装置的高速列车,很容易在联系服务群众的路上“跑偏”、“脱轨”乃至“翻车”。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大量事实证明,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关键在干部作风。党员领导干部能不能做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关系到人心向背与事业成败。只有时刻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时刻将群众利益和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把“经”念好,让老百姓获得更多的“受益感”。(记者 闫鸣)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