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抠门书记"甘当群众老黄牛 让落后村变成"明星村"

2015年04月27日08: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标题:"抠门书记"甘当群众老黄牛 让落后村变成"明星村"---中国文明网

“当支书?谁不愿意,有‘好事’啊!”在山东沂水县沂水街道牛岭埠,却有一位与“好事”不搭边,专门自己找“罪”受、以“抠”著称的社区书记——王继耕。

2004年底,王继耕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如何让全村居民住有所居是他想得最多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形成:进行整村拆迁改造。“拆迁、拔祖坟”是农村最“棘手”的事,而这两件事都让王继耕“碰”上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军人出身的王继耕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头,带头拆了自家的房子。很快,多栋高质量的住宅楼矗立在了小沂河湿地公园的北边,为沂水县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着村集体收入的增加,王继耕想的是如何为群众谋取更大利益。在牛岭埠社区,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粮本,这是每月定时到村里领取补助用的,社区还建起了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奖学金制度等,村民称:“我们虽然是农民,但是却过着让城里人都羡慕的幸福生活。”

“一心为百姓着想,甘当群众老黄牛!”是王继耕的座佑铭,也是一名党支部书记的信念和追求。

王继耕。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临沂站

1.旧村改造带头拆除自家房 让穷村一举成为样板村

牛岭埠社区以前是县城北边的城郊村。退伍回乡20多年的王继耕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时,村内道路狭窄,满街石头,很多居民的房屋年久失修,有的甚至成了危房。集体经济薄弱,村委连个像样的办公地点也没有。作为一个破旧村的“当家人”,望着不远处的热闹繁华县城,王继耕不甘心,一心想改变村里的旧面貌。2008年沂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旧村实施整体拆迁改造政策,王继耕立即觉察到这是促进村庄发展变化的难得机遇,毅然决定实施旧村整体改造。但是旧村改造涉及社区3780多间房屋,1500多口人,这对于住惯了平房的村民来说犹如“天方夜谭”。一时间议论纷纷,“农村人住楼房就是穷折腾!”“鸡喂在哪里?”“菜种在哪里?”“没地了,买菜、买饭的钱从哪里来?”当时村里的群众都想不通。

一边是村庄发展的绝好机会,一边是村民的不理解,王继耕一方面公开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政策、补偿安置方式和安置操作过程,一方面没白没黑地挨家挨户做工作。为了使拆迁改造工作顺利进行,王继耕带头拆了自家的房子。在他的努力下,村里群众也逐步从不认识到认识,再到配合,仅用3个月的时间,牛岭埠社区完成了全村618户房屋的拆迁工作。拆迁工作结束后接下来的重头戏是建回迁楼。这时谣言又起,“村干部盖楼就是为了吃回扣”、“建材质量不合格”。为了严把质量关,王继耕给自己和村“两委”成员定了几条规矩:施工队伍、建材供应商,全部按照招投标有关规定和程序选择,坚决杜绝暗箱操作;干部家属一律不参与施工;“两委”成员轮流值班,分工负责,对建筑材料的选用、建筑质量和施工进度进行全程监督。为赶工期,王继耕有时忙得一天只吃一顿饭,来不及回家就在建筑工地上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吃工作餐。就这样,16栋高标准、高质量的多层住宅楼很快就拔地而起,并安置到户。

王继耕在社区内遇到垃圾随手捡起。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山东站

王继耕经常到社区幼儿园看望孩子们。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山东站

现如今,牛岭埠社区不仅配套建设了社区图书馆、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公司、百利购物广场、休闲健身广场、幼儿园,同时,社区内水电暖燃气等设施也供应齐全,家家户户通上了宽带,以前脏乱差穷的落后村实现了历史性蜕变,成为全县旧村整体拆迁改造工作的样板村。走进牛岭埠社区,柏油路面宽阔、洁净,一幢幢建筑风格各异的高楼错落有致,绿树红花相互簇拥。社区先后被评为“全省文明社区”、“市级小康示范村”、“市级明星村”。走进牛岭埠社区,柏油街道纵横笔直,商业街、美食街里店铺林立,居民家家住楼房,户户有轿车。大家们说:“多亏了书记王继耕,我们才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2.资产过亿的“当家人”开辆破旧车 精打细算不当"败家子"

一个资产过亿元的社区当家人,他的代步工具是什么?根据采访经验,记者猜测王继耕的“座驾”至少应该是奥迪Q5以上。但到达牛岭埠社区时,看到一辆破旧的“北斗星”让记者大跌眼镜。

村民说,王继耕是把经营村庄当成自家的日子过。王继耕笑笑说,上任时只有10万元家底,过到现在,每一分钱赚得都不容易。

为什么不买辆好点的车?王继耕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买车后,聘用驾驶员一年得2万块,加油、修车的费用也得有五六万,再说汽车开10年就报废,这钱就都打了水漂。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换好车,完全没必要,“钱得给老百姓留着”。

王继耕严格审核社区各项开支。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山东站

这些年,相当一部分村改居的结果是,村民是住上了楼房,可地没了,部分居民的生活成了问题;旧村改造建起的商业房全部卖掉,这一届班子肥得流油,可是没几年钱就花光了,下一届班子上台,集体只剩一个空壳子。在进行旧村改造以前,王继耕就在琢磨一件事儿:牛岭埠社区今后怎么办?

想来想去,王继耕不想当“败家子”。通过走访村民,开党员会,开村民代表会了解情况,王继耕和其他干部商定:沿街商业房不卖,为村里经济留下“长流水”。

目前,539间沿街商业楼成为沂水县知名的美食一条街,沿街铺面每年为牛岭埠提供近200万元的租金。“其实,租金完全可以再提高些,我们现在没涨租金,是为了给商户让利,培植牛岭埠的商业经济。放长线才能钓大鱼。”王继耕说。不仅如此,按照旧村整体拆迁改造方案,王继耕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商品住宅楼的开发建设上,这一项又为社区集体创收3600万。目前,社区集体已拥有净资产13400万元。为集体创收的这些钱又用在了提高居民福利待遇上,现在社区居民每人每月发放20斤面粉、5斤大米、2斤花生油;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每人每年发放200元燃气费;每年冬天,每户发放1200元取暖费……牛岭埠社区成为了沂水县居民福利待遇最高的社区。

3."老抠"得罪人却能高票当选 村里大事村民说了算

当村支书10余年,干的事多,得罪的人也多,但是,历届选举,王继耕每次都是高票当选。

牛岭埠社区的家底越来越厚,但王继耕花钱“抠”得越来越紧。在牛岭埠,社区每花出的一分钱,必须由班子共同研究决定。有村民自豪地说:“我们村没有一笔糊涂账。”社区拥有过亿元集体资产,王继耕的福利与普通村民一样,领着50元/天的工资,没有任何特殊待遇。王继耕常说:“我是党员,又是社区的当家人,必须行得端,走得正。”

在社区书记王继耕的带领下,社区班子团结奋进。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山东站

在牛岭埠,“两委”班子立了规矩,事关群众福利、重大工程建设等大事,由村“两委”拿出意见后,村民代表会对形成的方案进行表决。建立“村内重大事项逐户征求意见制度”,遇有需全体村民决议的大事,如土地流转、村民住宅实施方案事项,要把决议打印出来,将征求意见书发到各户,依据多数村民意愿作决定。

从1980年退伍到村担任支部委员,到2004年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继耕把所有的经历和心思都用到了社区建设管理上,用到了为村民谋福利上。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长期劳累,王继耕的身体出了毛病,许多人劝他悠着点干,他风趣地回答说:“嘿,哪里断耕,哪里卸牛呗!”

虽然,如今的牛岭埠社区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引领全县农村社区,初步实现了社区居民多年来希望生活富足的梦想,但王继耕并没有就此歇脚的意思,他清醒地认识到坚持不断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才能使社区更加繁荣和谐。2014年,王继耕获得了社区党支部书记的连任,同时又开始了社区新发展蓝图的谋划,社区各项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梦想也将在他的带领下逐步变成现实。

(本网根据《“好书记”王继耕 十年甘当群众老黄牛 让落后村变“明星村”》、《“抠门书记”王继耕:十年甘当群众的“老黄牛”》《“老抠”王继耕》、《“老黄牛”王继耕:带民致富的“社区好当家”》等稿件综合,感谢中国文明网·山东站、中国文明网·临沂站提供部分素材。)

编辑点评

“卷起春泥翻作浪,俯首奋蹄勤耕耘。”这是人们对于农村“老黄牛”的美赞,也是牛岭埠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继耕的真实写照。十年来,王继耕以“老黄牛”的精神辛勤耕耘,让沂蒙山革命老区一个脏乱差穷的落后村,华丽变身为一个现代化的规范社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经营社区当成自家的日子过,精打细算,从不浪费村里一分钱。这种务实创新、大公无私、呕心沥血、乐于奉献的精神,足以让每个人敬佩。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他甘当人民的“公仆”,立足基层、爱岗敬业,用默默无闻的奉献为社区居民撑起了一片天,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家乡、对事业的热爱,诠释了基层干部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