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学习出勤率纳入北京政协委员履职评价

2015年04月27日08:33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学习出勤率纳入委员履职评价

2014年6月,市政协赴兰考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3月的新委员培训班上出现了一张老面孔。虽已担任委员两年,东城区委书记杨柳荫还是忘不了两年前落下的课。无论多忙,他这次也得把课补上,连续两天,一堂课都没缺席。他坦言,收获很大,把这两年自己的履职体会又梳理了一下。

近30位新委员和“补课”的老委员参加了这次培训,对不少人来说,这仅是他们进入政协后上的“第一课”,今后他们将面对远多于以往的学习任务。

开班式上,市政协主席吉林说,“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协委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我们面临的协商任务越来越重,市委给的十篇‘命题作文’,个个都需要花费心血,委员们必须要进一步充电。”

时间回溯到1月底,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式上,吉林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首次把“切实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内容单独拿出作为第三部分完整论述,委员履职能力得到前所未有地重视。

“要达到习总书记提出的‘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通过加强学习组织工作,提升委员履职能力至关重要。”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吴世民说。

学习主题的“动静结合”

学什么?向谁学?是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

每年年底,制定来年的学习工作计划都是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工作人员最费心思的事儿,而且这两年对学习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发现,政协学习工作的主题、方向正在发生转变。

政协报告厅是市政协一项讲座类型的品牌学习活动,已经有多年历史。“之前有时候还会举办养生、音乐方面的讲座,常常是为了丰富委员精神生活,开阔委员视野;另一项学习活动——暑期读书班则像‘夏令营’,大家借着机会相聚,欢欢乐乐的就好。现在的学习培训则全都紧扣时局,有明确的学习主题和实在的学习成效。” 文史和学习委相关负责人说。

十二届市政协以来,不仅政协报告厅的数量成倍增加,报告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像“学习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如何理解‘四个全面’”、“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战略”……都高度契合当前发展时势。

既要契合国家发展大局,又要让委员学得进去,选题这个环节就得认真琢磨。“我们会把市委、市政府未来一年的中心工作、市政协的协商工作计划以及一年中的重大事件摆出来,结合委员的关注热点,仔细推敲,策划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并通过各种渠道邀请各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该负责人介绍。

当然这些学习主题并非一成不变。今年市政协还会根据履职工作实际需要和委员们的关注点对学习培训活动动态调整,为特定课题组织个性化的专门学习活动。今年暑期读书班就打算邀请市有关部门讲一下现在委员普遍反映想了解的反腐和冬奥会申办工作。

重要的是,政协不光请专家学者讲授相关知识,还将邀请市委市政府领导,为政协委员们讲解市情。去年,市长王安顺以及部分副市长等党政部门领导就走进政协报告厅,介绍北京市整体政策措施,委员们都坦承对自己了解市情帮助颇大。

学习结合调研,履职不再是“空中楼阁”

市政协委员马一德去年参加撰写了科技委一份关于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的调研报告。对于这个相对陌生的话题,用他的话来说,“如果没有调研前的专题学习,写起报告来就是空中楼阁,就是自说自话,所谓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更是无从说起。”

在做这个调研课题前,市政协专门邀请了市科技委和中关村领导为委员们做辅导报告,提供来自工作一线的信息和数据资料,详细分析当下热点难点问题。“这些来自主管部门的一手信息,对我们的调研是具有直接针对性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理解问题。”马一德说。

据介绍,除了政协报告厅、暑期读书班这样的品牌活动,基于每年重要的调研课题,市政协都会邀请有关专家举行学习报告会,让委员调研前心里有底,调研也更有目的性、实效性。

劳庆芳委员就受到几次学习培训的启发,在今年的全会上提出了关于激发活力、创新引领,建设国际一流科技创新中心的提案。

去年,她参加了不少调研活动,跟科技界别的委员走访中关村十六园很多企业,还到过安徽蚌埠、合肥和上海自贸区,也调研过产业技术大联盟和高校科技孵化器等,调研后对于科技创新发展有了很多思考。但如何把这些零散的感触捏合起来形成一份站位高、有前瞻性的提案,她一直没有整理出清晰的思路。

市政协组织的一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给了她启发。报告中对当前北京经济形势的介绍、对经济结构的解读、对北京“四个中心”的分析,让她意识到自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座谈中提到的内容很相似,启发她把之前的思考置于北京高新产业发展和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考虑。“感觉自己提案的立意立马就高了,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域、某个系统。如果没有这样的学习,我可能就不会站在这样的高度去看待问题,也无法理解决策背后的用意和谋划。”她说。

评价委员履职,学习出勤是重要考量

2014年7月,政协委员劳庆芳意外地接到了一份通知自己参加暑期读书班的纸质通知,之所以意外,是因为之前都是经由简单的短信通知,从来没有这么“正式”过。通知的措辞,从 “请您拨冗参与”到“请凭借此通知向本单位请假以参加培训”,简单的语气变化,反映出政协对委员参加学习这项履职责任的强调。

现在,学习培训纳入委员的一项必须参加的履职活动,而委员的出勤记录已经成为评价委员履职的一项重要内容。

虽然政协章程对委员参加学习或是其他履职活动没有提出硬性规定,但是,市政协一直要求各界委员自觉地把责任感和荣誉感有机统一起来。据了解,对于无法保证出勤率又缺乏合理解释的情况,市政协将向推荐界别或所在单位的组织、统战部门进行反馈,并在下届委员遴选时作为重要条件进行考虑,成为影响委员能否续任的参考因素。

之前有个别的政协委员被戏称为 “签到委员”,即签完到就“翘”了。“现在若还是这么散漫,对不起,不行了。以此次新委员培训为例,两天的学习不只在开班前签到,每个学习单元都要签,而且实际签到情况将与通知发放情况、委员报名情况同时上报政协领导。”市政协有关负责人介绍。

政协对委员履职要求在增强,但毕竟只是外部手段。重要的是,委员自身开始认识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自身的责任意识也在强化。

周淑真教授是新委员培训班的常客,因为对政协理论讲得深入浅出,颇受委员们的青睐。在这次培训班,令她没想到的是,课堂一度“延伸”到了食堂饭桌上。委员们学习热情高涨,吃饭时围住她,连珠炮式地提问,让她没扒拉几口饭,把时间都用在答疑解惑上了。

香港文汇报北京分社社长秦占国,已经参加过换届时的新委员培训,这回又强烈要求参加这次培训。在他看来,经过了几年的实操锻炼,有必要重新对基础性知识做一下回顾,以更好地指导将来的实践,更重要的是,“政协这样的学习氛围自己很喜欢。”

另一方面,参加学习活动的人群范围也在扩大,今年新委员培训中便多了16张新面孔,他们不是委员,而是服务委员的政协机关干部。

文史和学习委负责人介绍,这16个政协干部多是近年来刚进政协的年轻人,“他们职责是服务委员、协调组织各项履职活动,只有熟悉政协各项工作流程,了解委员职责义务,懂得与委员交流想法,才能更好开展工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