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江西省婺源县紫阳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童身穿古装,诵读传统国学经典文章。 卓忠伟摄/光明图片
当下,儿童学国学俨然成为一种潮流。不少小学、幼儿园、社会培训机构都会选择《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作为孩子国学启蒙的必读书目。然而,对于这份被长期使用的“国学书单”,不少人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日前,因“是否适合作为孩子的国学启蒙读物”引发的网络大讨论,使《弟子规》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弟子规》是否可以成为孩子的国学启蒙读物?由《弟子规》引发的争论,又反映出当下我国国学启蒙教育的哪些问题?
《弟子规》该不该读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第六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编撰而成。
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不少国学启蒙丛书都将《弟子规》选入其中,如河北省社科院语言学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张圣洁主编的《蒙学十三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国学启蒙经典诵读丛书》等,亦有很多学校将其列入国学诵读计划,作为要求背诵的教材。
不过,在《弟子规》是否适合孩子的问题上,人们争议四起。
有家长认为,《弟子规》对于孩子的行为规范过于具体,压抑了孩子的天性。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无法很好地引导孩子了解其中的精华,规避其中的糟粕。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龚鹏程坦陈,与南北朝时兴起的《千字文》、宋末流行的《百家姓》《三字经》相比,出现于清末的《弟子规》是对《论语》“学而”第六篇的过度“咀嚼”,难以称之为经典的国学启蒙读物。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也曾指出,《弟子规》是旧道德的规范,不宜简单拿来直接当作课本。
张女士是一所大学的副教授,她对儿子的教育有着自觉的探索意识。两岁半时,她将儿子送进了专注于诵读经典的社会机构,《弟子规》是学堂教授的第一本书。上小学后,学校要求背诵的第一本国学启蒙读物也是《弟子规》。在她看来,孩子不会逐句记住所有的话,更多的是感受其中的精神。《弟子规》教导的是一种“礼”,是“尊重”。年龄较小的孩子处于“记忆力强,理解力弱”的阶段,不必过度强调“理解”,更多的是为孩子种下“善根”,这些字句会随着成长慢慢融进他的行为中。“他在和小朋友相处时,就会说出‘兄道友,弟道恭’。”
贾女士的孩子在幼儿园时就依老师要求背诵过《弟子规》。她告诉记者,国学启蒙读物往往三四字一句,押韵对偶,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对孩子并非负担,而是在不知不觉间烂熟于心的。“对孩子来说,这些国学启蒙读物是一种有益的规范。”
“在社会缺乏规范的当下,国学教育依然有着深远且巨大的价值。但是对于《弟子规》等书本的解读、理解要有一个转换过程,才能与当代文化、价值观进行更好的融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如是说。
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梓教授认为,《弟子规》有太多“这个不准,那个不要”,短短的1080字就有40个“勿”,不利于孩子天性的发挥以及批判精神的养成。“但是,正如美国爱家协会主席杜布森博士所说:‘没有堤岸的河流,不过是一片沼泽。’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引导,需要规训和约束。《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诸如‘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等等,即使在今天用挑剔的眼光来看,也很难否定其必要和价值。”
热闹背后问题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家长并不认可“全日制”的读经机构——单一的知识结构,封闭的价值观来源,压抑的学习环境为人所诟病。然而,培育孩子的学养和教养,是家长们的共同期待和诉求。也正因如此,在学校内开展正规的国学教育才会受到家长们的欢迎。
与强烈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学校的国学启蒙教育,远不能令大众满意。张女士向记者抱怨道:“现在学校更注重的是学生记住了多少,考试能写出来多少,学生基本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老师的讲解也往往流于表面,无法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更别说创造身体力行的环境。”
那么,学校的国学启蒙教育究竟是在哪个环节“卡了壳”?
在山东省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张淑琴看来,国学内容编入语文教材的篇目较少;国学进课堂没有纳入课程计划,时间上没有保证;缺乏更多可以选择的系统教材;学校缺乏自主序列选编国学教材进课堂的能力,教师的国学素养需要提高等等,这些都是制约国学教育发展的因素。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校一、二年级的补充读物是《必背古诗120首》,之后再无统一要求。而对于应该在什么阶段安排什么样的国学启蒙书目,我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其他教师一样也很迷茫。”一位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小学教师对此深有感触,“迷茫、没把握”是她对记者经常说到的词。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教师的国学底蕴不够深厚,无法有效地为学生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解读,也无法为学生布置最科学合理的书单。同时,学校缺少统一的教学研讨活动以及统一的指导思想,因此老师在执行的过程中较为迷茫。另一方面,在考试的指挥棒下,不少家长认为课外背诵不会出现在考试之中,反而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因此不予配合。”她说。
“在为什么学习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有很强的功利心态。他们将传统文化启蒙书籍作为一种道德指南,希望孩子学习后变得听话好管。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功效之一,但如果把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仅限于此,那就太狭隘了。”徐梓说。
如何融入现代教育体系
“大家对《弟子规》等国学启蒙读物的批评,并非针对作品本身,而是对教育教学方法的不认可。”张女士表示。
徐梓说:“学习经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作为知识之学,把它当作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文本,进而了解古人对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有哪些要求;二是作为‘心性之学’,将其作为修身养性的指南,培养道德的原则,要求在生活中践行。”
徐梓认为,即便是在古代,启蒙教育也分为蒙馆和经馆,强调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施教。“现在,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应从蒙学读物、唐诗宋词着手,循序渐进,在诵读中感受祖国语言的优雅和精致,着力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他还指出,不宜过早要求孩子背诵《道德经》和《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这些过于深奥的经典往往内容艰深,用字冷僻,读起来有佶屈聱牙之感。对此,孩子们无法保持持续诵读的热情,反而破坏了他们对于经典的兴趣,导致在真正需要经典时选择远离经典。”
袁济喜认为,推广国学教育,培训老师是当务之急。“事实上,既能深厚地理解传统文化,又熟知现代教育文化体系的教师是非常欠缺的。”
“当然,是否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书目,仍有待商榷。”他表示,目前各个地方都在进行国学教育的探索,在还没有达到一个成熟的程度时,过急地让行政力量介入,可能适得其反。
徐梓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现在传统文化教育进入了瓶颈期,要想有效、健康、持久地发展,不能各行其是。“现在很多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需求迫切,但对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等问题都很茫然,也没有能力研发教材。因此,亟须教育主管部门召集相关学者,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学习目的,精选学习内容,制定相关标准。各地可以依据这一标准,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地开设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既可以是诵读经典,也可以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是书法、剪纸等技能技艺的学习。”(记者 陈慧娟 晋浩天)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