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俄罗斯记者 陈效卫 林雪丹
2015年04月18日09: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州的阿斯特拉罕城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1000多年前即与中华文化结缘。当地有这么一种说法:阿斯特拉罕城内最为悠久的克里姆林宫建造所使用的砖借鉴了中国的工艺,因此这座古城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东西方文化合璧的结晶。
如今,这座城市与中国的交往更为紧密。阿斯特拉罕州州长亚历山大·日尔金说,作为阿州四大经济支柱的能源、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正在释放其内生动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在能源方面,中俄共同打造一流钻井平台。阿州内陆地区及里海沿岸均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储量,油气开采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最成功的合作范例是中国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与阿州“红色街垒”造船厂合作建造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目前已交付土库曼斯坦方面用于里海石油作业。
“我们的合作是‘一见钟情’。”阿斯特拉罕州“红色街垒”造船厂总经理伊里乔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幽默地说。
这家造船厂创立于1898年,位于阿斯特拉罕城郊区,是阿州的支柱企业之一,拥有2000多名员工,年产值达20亿卢布(1元人民币约合8.34卢布),企业主攻钻井平台和石油船只方向,其技术在全俄领先。2010年5月,这家造船厂与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共同建设了“里海钻探工”自升式钻井平台,工程造价达2亿美元,是首座中国公司在海外参与建造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经过2年的紧张建设,平台于2012年12月在俄完成了命名与交付。
伊里乔夫非常满意与中方的合作,他告诉记者,建造平台这个庞然大物并不轻松:它总重8600吨,桩长99米,可容纳100人同时作业,还必须承受暴风雨的冲击。平台的主要设备和关键模块由来福士在中国建造,通过水路运至“红色街垒”造船厂,最终在此完成部分分段建造和平台总装调试。
在制造业方面,中国机械助力俄企增效。阿州制造业近年来依托国家政策的扶持,发展快速。知名企业阿州“久纳”制鞋厂以其质量过硬的橡胶鞋类产品闻名全国。由于阿州渔业发达,该厂制造的捕鱼胶鞋尤其受欢迎。2005年引入EVA(乙烯与醋酸乙烯共聚物,一种橡胶原料)材料进行生产后,该制鞋厂从中国采购了多条EVA胶鞋生产流水线,借助中国的技术和经验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目前,“久纳”面向市场推出了200多款鞋,其产品连年被评为全俄百佳产品。
在农业方面,携手耕种,力保民众“菜篮子”。阿州作为“俄罗斯的菜篮子”,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西红柿、黄瓜、土豆等均实现了一年两季栽培。目前,来自中国的多家农户已进驻阿州,与当地农民一道建立温室种植系统,提升了农作物产量与质量。阿州渔业也在全俄名列前茅。面向里海、背靠伏尔加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阿州人不仅能享用河湖中的淡水鱼,还能捕捞里海中的咸水鱼,物种、产量均十分丰富。阿州期待渔业发展也能复制俄中种植业合作的成功经验。
在旅游业方面,多样景观翘首以待中国游客。阿州人口不足百万,但每年却吸引300多万游客。阿州不仅有70多种鱼,而且四季皆可下竿,是公认的“垂钓者天堂”。阿州的西瓜知名,夏季来阿州的游客,不仅大吃特吃,而且在离开时也不忘捎带,当地人认为这是对阿州西瓜的最高褒奖。
根据俄地方部数据,去年阿州人均工业产值位居全俄第二,招商引资成果也跻身全俄前五。除加强自身经济的多样化,阿州还将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正在筹备建造大型海运、空运港口,将铁路、公路运输条件进一步优化,并实现多种运输渠道对接,打造现代化的物流走廊,为丝绸之路运力提速。
无论是内部发展,还是对外开放,阿州都将中国视为最优先的合作伙伴。亚历山大·日尔金说:“目前俄中关系处于史上最好时期。阿斯特拉罕州一定会把握好机遇,不断扩大与中方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向着共同的梦想迈进。”(人民网莫斯科4月17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18日 03 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