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坚守在大山里的健康守护神 放弃公职回村行医37年

2015年03月26日08:3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标题:坚守在大山里的健康守护神 放弃公职回村行医37年---中国文明网

他是村里第一个走出大山的医生,他是卫校毕业后班里唯一选择回到农村去的人,他说回到农村,农民生病了就不用再扛着熬着了;他被家人埋怨“像要饭的”,却一手把女儿培养成出色的医生;他从未向病人收过一分出诊费,药费收不回来有时还要自己往里搁钱;他37年如一日,穿梭于山间小路,只要百姓需要他必随叫随到,半夜出诊吃饭顾不得休息早已是常态……他便是毕生扎根农村医疗,被村民称为健康“守护神”的山东省临沂市岱崮镇台头村卫生室医生麻本运。麻本运常说:“我干乡村医生将近40年了,既然我选择了这行,我就一直干下去,干到老,为村民服务到底。”

看病之余,麻本运常年坚持学习。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临沂站

1.放弃大医院宁做赤脚医生 他两次犯傻只为从小梦想

记者从蒙阴县城驱车前往岱崮镇台头村,一路打听终于来到这个被群山环绕的小山村。农户零散的分布在山脚下,几户便是一个小小的自然村,十几个自然村之间也相隔很远,据了解台头村是岱崮镇面积最大同时也是最为分散的一个村庄。“你们可得好好采访一下我们麻大夫,他人可好了,不管啥病找他准没错。”“其他村的都来我们这找麻大夫看病。”听说记者是来采访的,正在聊天的几位村民争着向记者说道。

沿着村里狭窄的水泥公路一直往上走便能看到麻本运所在的台头村卫生室。卫生室坐落在一处小山坡上,石头垒砌的几间小瓦房虽然有翻新过的痕迹却依然难掩简陋,但输液室、药房、感染室等却一应俱全分配得井然有序。61岁的麻本杰独自在门诊上值班,时不时有村民过来咨询、拿药,麻本运都会耐心微笑着根据患者的情况介绍该用什么药,哪种药性价比要高一点。

麻本运拿着医药箱准备出诊。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临沂站

本来完全可以留在大城市医院工作,可麻本运却从卫校毕业后毅然选择了回村做一名赤脚医生,全班也只有他一个人选择回到了农村。大城市医院与农村赤脚医生,如果让别人选择的话,肯定是前者。可麻本运为什么这么犯傻呢?

每当谈起卫校毕业后回村行医的事情时,麻本运总会回忆起儿时的往事。他说,小时候母亲身体一直不好,生活在病痛中,山里的医疗条件非常差,村里很多人生病了不愿意上医院就硬扛着,一点点小病也是能忍就忍着了。看着母亲常常忍着病痛为自己洗衣做饭,他的心里就想,要是自己是一名医生就好了!看到母亲和乡邻忍受病痛却得不到好的救治,麻本运当医生为村民治病的梦想在内心扎了根。

197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临沂市商校录取。当时,一个庄户家的孩子能考上商校,可以说是鲤鱼跳过了龙门,从此就能吃上皇粮走上仕途了。然而麻本运并没有这么想,他心里还一直想着从医的梦。他毅然决定弃高就低,把自己调剂到了卫校,要知道,当时的商校不仅录取分数要比卫校高不少,而且将来的前途也更好。人们都说他“犯傻”,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了从医的梦,自己做得值!

麻本运为病人听诊、量血压。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临沂站

1977年,他临沂卫校毕业,当时原可以留在城市在大医院工作,但麻本运又一次“犯了傻”,他不顾家人反对,拒绝留在大医院的机会,执意回到家乡,成了村里第一位赤脚医生。

当别人问他回到农村做赤脚医生有没有后悔过时,他说:“当年我的同学现在很多都在上面的医院里成了主力,有的还当上了院长,但我不羡慕这个,看着身边的乡亲通过我的努力解除了病痛,都身体好好的,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

2.37年踏遍山村每个角落 半夜出诊遇险是常事

回到农村后,麻本运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为村民治病上来,全村2000多口人,谁家有什么病,谁家媳妇什么时候到预产期,谁家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疫苗,麻本运心里都有一本账。“现在村里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些当年都是我接生的。”麻本运说道。37年来,他的脚步更是踏遍了台头村的每个角落、每条巷道。多少慢性病患者每次病情发作,都请麻本运同志出诊,他从不厌烦,每次都及时赶到,为病人进行治疗,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能等到深夜,直到病人病情稳定,他还要再嘱咐几句,才放心地回家。

现在有了电动车,麻本运不用步行出诊了。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临沂站

2002年夏天的一个夜里,村里下着大雨,70多岁的公老太胆囊炎复发,疼痛难忍,正在家中休息的麻本运被前来求助的老太家人叫醒,此时已是夜里12点,麻本运二话没说带着医药箱、披着一块塑料布、拿着小手电就往老太家里赶。由于雨势大,山路泥泞不堪,麻本运路过一处水沟时不慎滑倒,一直被冲走了三四米远,“幸亏有块石头,我一把抓住了没有被继续冲下去。”回想起这次惊险的遭遇,麻本运显得很平静,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山村,常常半夜被叫醒出诊的麻本运已经数不清到底经历过多少次危险。

被救起的麻本运顾不得浑身湿透的衣服和惊吓,徒步了一个小时终于来到公老太的家中,麻本运立即为老人采取了急救措施、挂上吊瓶,老人的病情才得以缓解,此后一周,麻本运每天都要徒步一个小时到老太太家里为其打针换药,直到老人康复。

“村民住的分散,以前路也基本都是小土路,全靠自己找近路走出来的。不过现在条件好了,可以骑自行车去,前两年儿子还给我买了辆电动车。”麻本运笑着说道。尽管有了代步工具,但是遇到道路不通或者山坡,麻本运依旧需要步行上去。尽管已经61岁了,但是只要不在卫生室值班,麻本运每天必然到农户家中,或出诊、或回访、或向村民宣传公共卫生知识,一刻也闲不住。“这么多年了,麻大夫每天早上八点来上班,一天基本上都不回家,中午有时候吃包泡面就算解决了。”卫生室的一位同事说道。

3.37年从未收过出诊费 儿女笑他是“要饭的”

在麻本运看来,自己穿得再差、吃得再不好都没关系,重要的是能够把村民的病看好,“看好一个病,咱这心里就觉得舒坦。”由于医术精湛,就连邻村的患者也会找麻本运就诊。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过来,他立即上门诊疗,或者载着患者回卫生室救治,有时碰到疑难杂症自己无法救治,他就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转到镇医院。

“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这是麻本运常说的一句话,行医这么多年来,他从未收过任何出诊费。对于孤寡老人、特困家庭,麻本运总会毫不犹豫地为其贴补医药费。麻本运最初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00元,村里成立卫生室之前麻本运在自己家里坐诊,每个月的收入还不够购药的费用,“家里还有地,基本就靠种庄稼来贴补家用和买药的钱,有时儿女都笑话我说还不如一个要饭的呢。”麻本运说道。

麻本运在药房给村民拿药。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临沂站

1996年左右,村卫生室刚成立之时,麻本运自掏腰包为卫生室购置了桌椅板凳等物品。家人也因此对他不理解,麻本运却从未想过放弃,“既然干了这行,咱就得坚持到底,自己困难点就少吃点。”

记者注意到麻本运戴的老花镜左半边镜框已经破损,这幅老花镜他已经戴了七、八年时间。由于长期的劳累,麻本运的老花眼越来越厉害。身体一年不如一年,现在他的工资只有七、八百元,还抵不过别人打工一周挣得多,但他从未计较过这些。麻本运说,能多看一个病人就多治一个,什么时候干不动了就不干了。不仅如此,他还希望自己的孩子们也能够继承他的事业,在他的鼓励下,女儿也走上了从医的道路,如今已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

(本网根据稿件《放弃公职37年上门送医》、《"好医生"麻本运:放弃公职回村行医 出诊路一走37年》、《“好医生”麻本运:村民的健康"守护神"》、《坚守在大山里的健康守护神》等综合,感谢中国文明网·山东站、中国文明网·临沂站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基层苦,基层累,但基层最需要人才。“回农村治病,大家有病就不用再扛着撑着了。”正因为选择了乡村医生,麻本运才注定要与艰苦为伴,无论何时随叫随到,穿梭于山间小路,休息不定时,吃饭不赶点,这样的“常态”生活一坚持就是37年。但他以苦为乐,甘愿一直这样“傻”下去。守住“初心”,缘于他发自心灵深处的责任感,支撑他始终如一地牢记初心,忠于初心,激励他毕其一生,解群众疾苦,保百姓安康。而他也收获了乡亲的感激之情,大山深处溢满温润人心的人间真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