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新华日报:碌碌无为也是“为官不为”

耿 联

2015年03月23日08:28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碌碌无为也是“为官不为”

“为官不为”现象,现在已成为过街老鼠。提起这种现象,人们经常会以“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不办”为例来说事。其实,这种“为官不为”还只是浅层次的,因为这样的“官”,充其量还只是机关部门的办事人员,即使有个一官半职,也还只是办些具体事的。当下,让老百姓真正不满的,则是涉及更多人切身利益的为官不为——事关一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为官不为。

譬如,有的地方经济发展一直乏善可陈,甚至徘徊不前,可用财力捉襟见肘,为民办实事显得力不从心;有的地方社会治理没有跟上时代进步,百姓生活环境依然脏乱差,各项公共配套、公共服务欠缺很多;有的地方民生改善步伐缓慢,医疗教育等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越来越难以满足百姓的现实需求,等等。应该说,百姓对这些由于为政者碌碌无为造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更为不满。

在基层走访,经常会听到一些普通百姓对当地领导作出这样或那样的评价议论,如赞扬某某领导有本事能干事,或批评某某领导混日子不做事。而百姓的评价标准通常是一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依据则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切实体会和感受。领导干部是积极作为,还是碌碌无为,抑或是胡作非为,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百姓反对胡作非为的官员,也不满碌碌无为的官员。在中央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动真碰硬反“四风”的大背景下,胡作非为的官员明显少了,但碌碌无为的官员却依然存在,甚至还为数不少。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碌碌无为型的“为官不为”往往具有一些欺骗性,譬如,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有的地方领导也看似忙忙碌碌,但却只原则性要求一路讲下去,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一个也没有; 有的还习惯做些表面热闹的文章,用会议落实要求,空喊口号不谋实招;有的还习惯用老套路老方法来抓经济搞发展,在各种变化面前束手无策,一团乱麻,不一而足。

仔细分析,造成这些“为官不为”的,既有作风上的痼疾,也有能力上的不足。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一些官员满足于当太平官,得过且过混日子,信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唯恐因为积极作为而给个人仕途带来风险。一些官员长期以来不读书不学习,不拜人民为师,不向实践学习,头脑僵化思维固化,已陷入本领危机却浑然不觉。而不管是哪种原因造成的,这种碌碌无为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危害却是一样的。

要杜绝这种“为官不为”,还是要在科学严格的考核机制上下功夫,加强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从两端发力,让那些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善做善成的干部有舞台、有地位、有奔头,让那些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庸庸碌碌的干部受到警示、得到惩戒、遭到淘汰。面对建设新江苏的重任,我们当理直气壮地确立“无功即有过”的思想认识,当继续“以发展论英雄”。当然,这种发展不是简单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而是包括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综合指标和实绩,需要百姓用“获得感”多寡来客观评判。

从另一角度看,现在“五个迈上新台阶”的目标任务,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把标尺,各地领导干部是积极作为还是碌碌无为,都需要阶段性地用各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果,来进行对标检验。倘若还幻想“为官不为”蒙混过关,那还是趁早像南郭先生那样卷起铺盖走人吧。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