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分享

构建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枢纽

2015年03月06日04:55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构建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枢纽

  珠海将规划8条高速公路、2条城际轨道、7大港区、9个客运站、3大物流园区和5个物流中心。

  资料图片

  碧波浩瀚的伶仃洋上,一座世界瞩目的跨海大桥正在加速建设。港珠澳大桥一桥连三地,建成后将彻底改变珠海的交通地位和城市格局。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在新的发展机遇期,珠海综合交通的目标和战略横空出世——《总规》明确,构建珠江口西岸对外门户和区域交通枢纽,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同时将积极贯彻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交导向型开发) 发展理念,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指引城市开发建设。

  据了解,在规划期内,珠海将规划8条高速公路、2条城际轨道、7大港区、9个客运站、3大物流园区和5个物流中心,并设置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港珠澳大桥西延线等重要交通廊道。

  同时,珠海将发展现代有轨电车等中运量公共交通和常规公交,重点建设城市快速路,构建以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方式为骨架,地面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等其它交通方式为补充的线网等级清晰、枢纽换乘便捷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

  规划建设8条高速公路

  广珠铁路或增客运功能

  大交通引领大发展。《总规》中明确,珠海要构建与泛珠三角西部、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密切联系,辐射中山、江门,沟通港澳,高效便捷的珠江口西岸对外门户和区域交通枢纽。大力协调区域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实现多方式的对外交通衔接,提高海港、空港、公路、铁路和口岸的服务水平,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

  高速公路和高快速铁路是快速交通体系的主体。根据《总规》,珠海共规划建设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广珠西线高速公路、江珠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髙栏港高速公路、港珠澳大桥连接线-西延线、金海路、金琴高速公路等8条高速公路。

  其中,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北接京珠高速公路,并在唐家湾北部保留与中山东部外环通道和预留的深(圳)珠(海)通道衔接的可能性;远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修改港珠澳大桥西延线、金海路和金琴高速为城市快速路。

  铁路和城际轨道方面,《总规》提出,广珠铁路应客货运运输兼顾,以货运促动港区的发展,根据珠海市铁路客货运输能力和需求增长情况,研究预留广珠铁路增设客运功能的可能性。同时积极促进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规划建设广珠城际延长线、广佛江珠城际轨道。

  珠海“双港”也将迎来升级。金湾机场将充分利用已建成运力,发挥4E级机场能力,发展成为国内干线机场。同时珠海将加强与澳门、香港等区域内其他机场的协调合作发展,承接区域客货业务转移,并重点发展飞机制造、维修、总装等产业和空港物流;继续发展现有航空航天博览基地,提升民用机场的综合功能,随着航展影响力扩大,远期考虑搬迁航展。

  港口方面,珠海港重点发展油气化工品、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并为香港、澳门旅游、客运服务。逐步发展成为以大宗散货和外贸物资运输为主,客货兼顾、内外贸结合,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多功能、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口。预测珠海港202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9810万吨,客运量600万人次。

  此外,珠海还规划了区域客货运枢纽,包括九个客运站和三大物流园区、五个物流中心。

  以TOD模式引导绿色交通发展

  常规公交线网覆盖城市90%以上地区

  《总规》同时明确了珠海城市交通发展的策略,包括交通引领发展、公共交通优先、交通需求调控、交通资金保障、健康交通引导、科技交通促进等六个方面。珠海明确了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优先和主体地位,鼓励绿色交通,从观念、体制、政策、管理机制、投融资机制和技术上促进TOD实施。

  积极贯彻TOD发展理念,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指引城市开发建设,是珠海公共交通发展的目标。珠海将在全市范围内构建以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方式为骨架,地面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等其它交通方式为补充的线网等级清晰、枢纽换乘便捷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至2020年,机动化公交分担率50%,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客运比例的30%以上。

  中运量公共交通方式以现代有轨电车为主。珠海将利用梅华路、三台石路、九洲大道、凤凰路等道路规划现代有轨电车1、2、3号线,构成有轨电车香洲环线;沿九洲大道、珠海大道规划预留东西向中运量公共交通走廊,沿情侣路规划预留联系唐家湾和香洲的中运量公共交通走廊,规划预留有轨电车横琴环线、有轨电车金湾环线。

  根据《总规》,到2020年,珠海常规公共交通线网应覆盖城市90%以上地区,覆盖全部城市干道。在珠海大道、港湾大道、明珠路、人民路、南湾大道、迎宾路、海滨路、景山路等道路上设置公交专用道,形成多级别的公共交通走廊。

  同时,珠海还将规划对外客运枢纽,轨道交通之间、轨道交通与主要公交专用道形成的公交走廊相交的站点作为公交的换乘枢纽,每个规模2000—4000平方米。共规划38个公交枢纽、16个公交停保场、6个公交修理厂和公交首末站60个,近期将建设翠微西、华发世纪城、梅华北站、富山工业园等7个公交首末站。

  快速路网强化组团间联系

  共规划城市快速路250公里

  根据《总规》,珠海的城市道路分为5个等级:城市快速路、交通性主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珠海提出,构筑功能清晰、等级结构合理、布局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络,结合城市交通通道资源有限的特点,在环港澳都会区建设复合型交通走廊,重点建设城市快速路系统。

  珠海作为组团式布局的城市,组团间的联系交通是保障城市各项功能正常运行的关键性联系通道。《总规》提出,强化各城市组团间的联系,将快速路系统延伸至规划建成区内。增加中心城区、横琴新区与各新城、中心镇之间的联系道路,并预留中心城区与各新城、中心镇之间中运量公共交通走廊。

  城市快速路承担各城市组团间的联系和与高速公路衔接功能,包括香海路、原珠海大道西段、港湾大道、珠海大道、机场北路南段、机场东路、横琴大道-环岛东路等。

  城市交通性主干路则承担中心城区或新城内部的快速交通联系功能,为快速路的补充。如梅华路、南湾路、明珠路、迎宾路、情侣中路-港湾大道、三台石路、横琴第三通道、香海北路东段、珠峰大道等。

  据悉,珠海共规划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总长为1770公里,其中,城市快速路250公里,主、次干道1520公里,网络密度为3.28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支路的路网密度控制在3-5公里/平方公里。

  主要规划高速公路一览表

  

序号路线名称主要功能
1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太澳高速公路)为澳门及珠海东部城区南北向出口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未来万山港疏港公路。
2江珠高速公路是珠海中部地区南北向主要出口公路,也是珠海金湾机场最为主要的集疏公路。
3机场高速公路是珠三角西部地区通往珠海金湾机场的快速通道。
4高栏港高速公路是高栏港主要疏港公路,同时也是珠海西部地区南北向主要出口公路和西部经济发展带的公路主骨架。
5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为珠海东西向对外交通主通道,兼顾珠海市外环线高速公路功能。
6港珠澳大桥连接线-西延线是珠江口西岸地区与香港、深圳等珠江东岸地区联系的最便捷通道。
7金海路是珠海金湾机场东向客货集散的重要通道,也是联系横琴与金湾的快速通道
8金琴高速是连接京港澳的重要高速公路,也是联系唐家湾与横琴的快速通道

  城市快速道路规划一览表

  

编号道路名称道路起止点道路断面
1珠海大道前山大桥—珠港大道主线双向8车道
2香海路机场北路-南湾北路主线双向6车道
3原珠海大道西段珠海大道-进港路双向6车道
4金凤路港湾大道-明珠路主线双向6车道
5港湾大道广珠高速-梅华路主线双向6车道
6金海路广珠西线高速-机场高速主线双向6车道
7机场北路南段金湾机场-珠峰大道主线双向6车道
8机场东路珠海大道-西部沿海高速主线双向8车道
9横琴大道-环岛东路广珠西线高速-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主线双向6车道

  ■亮点“连连看”

  1.公共停车场泊位不少于7万个

  根据《总规》,规划社会公共停车场(库)停车泊位不少于7万个,在下一层次规划中落实停车场用地。

  《总规》同时提出,根据珠海机动车发展与城市交通发展的策略修订停车收费标准和配建标准。适量建设停车场,合理开发地下或地上立体停车资源。通过路网容量确定配建指标的控制上限。降低路内停车比例。鼓励在公共中心和居住区建设多层停车库(楼)。

  2.规划千余公里绿道网 建慢行交通廊道

  《总规》明确,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实现城市整体交通协调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和提倡慢行交通,构筑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与公共交通良好衔接,管理有序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慢行交通系统。

  根据《总规》,珠海将依托绿道,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以珠三角区域绿道1号线和4号线珠海段为依托,城市绿道网主干绿道和社区绿道连接,成环成网,规划绿道网总长度1003公里。

  同时,珠海将充分尊重、利用珠海的自然条件,建设环境宜人的现代化滨海城市慢行交通廊道。实行步行优先,提倡步行及自行车交通方式,为步行者及自行车使用者创造安全、便捷和舒适的交通环境。保证步行道的有效宽度,改善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换乘环境。

  3.桂山岛将建新航线联系周边城市

  《总规》提出,依托珠海市陆岛海岸带,积极利用万山群岛、唐家湾港区、香洲港区、九洲港区等现有客运码头,适时在万山群岛、南湾、横琴、机场、高栏港、斗门及平沙等地区建设完善客运码头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形成覆盖内河岸线、沿海岸线及海上岛群的综合水上交通系统,拓展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通勤、对外客货运输等水上交通功能。

  根据《总规》,珠海将完善陆岛码头、旅游码头、游艇码头陆水交通枢纽功能,着力打造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主的珠海特色水上交通,提升地区整体品质。同时重点建设近岸水上交通系统,海岛水上交通以桂山岛为交通枢纽中心,在已有的联系香洲港航线的基础上,建设和周边重要城市和港口联系的新航线。

  区域交通枢纽强势推动

  提升核心城市地位

  ■看基础

  近年来,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和粤港澳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珠海始终坚持交通先行战略,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民生交通水平,促进交通绿色、信息化发展,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城市目标初步建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地位进一步提升。

  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和珠海连接线加快建设;广珠铁路通车,结束珠海无铁路的历史;接轨广珠铁路的高栏疏港线一期工程通车,高栏港“海铁联运”迎来跨越式发展;广珠城轨全线通车,日均发送旅客约2.6万人次;机场高速、高栏港高速建成通车,港口、机场、口岸三大节点基本打通。

  2013年,珠海港年吞吐量超过1亿吨,正式迈入亿吨大港行列;拱北口岸扩建工程投入使用,高峰日通关量超过32万人次。2014年底,珠海金湾机场珠海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突破400万人次。

  珠海还打响了交通“三年大会战”,金琴高速等一批内通外联的交通枢纽工程全面启动,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

  珠海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绿色交通。截至2014年底,珠海公交运营车辆1849辆,其中电动公交车73台,LNG公交车1109台,新能源车占比超过六成。建成公交专用道46公里,公交场站31个,公交首末站113个。

  更大容量、更安全、更舒适、更环保的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也已建成,今年“五一”可以全线试乘。随着珠海市轨道线网规划修编和现代有轨电车近期建设规划的开展,珠海城市交通进入新的轨道交通时代。

  优化交通增强辐射能力

  公交优先凸显“以人为本”

  观察眼

  珠海提出构建珠江口西岸对外门户和区域交通枢纽,在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教授袁持平看来,这将使珠海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地位更加凸现,进一步增强城市的辐射能力。“经济聚集对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珠海一旦建成门户型交通枢纽,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将为西岸其他城市的发展带来辐射作用。”

  袁持平指出,核心城市首先要构建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才能便利地组织人流、物流,为发展提供支撑,最终形成物流、产业和创新的枢纽。“也只有融入了国家大的交通平台和网络,城市空间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才有了根本支撑。”他认为,珠海海陆空交通基础设施齐齐发力,将大大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指引城市开发建设是此次《总规》在综合交通建设上的另一亮点。在中国的多数城市,公共交通历史欠账较多、城市功能及路网规划不合理以及出行的不良习惯,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而城市交通转型的根本,就是由“以车为本”转变到“以人为本”理念的转变。

  按照珠海的计划,将构建以中运量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方式为骨架,地面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等其它交通方式为补充的线网等级清晰、枢纽换乘便捷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这种公交优先的策略,将满足大多数人的交通出行要求,正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珠海提出发展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中运量公交运输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集聚效应,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引导城市科学和谐发展。”轨道交通专家、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说。

  南方日报记者 向松阳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