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官出数字的根源在数字出官

樊树林

2015年03月02日16:2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5.8亿元的产值上报为44亿元,1.1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上报为7.8亿元;一些部门分解任务,伪造资料,“指导”企业上报虚假数据……这是湖南在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中抽查发现的统计造假行为。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政绩观扭曲,统计造假屡禁不绝,损害了政府公信力。(2月15日《南方都市报》)

统计是用数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涂脂抹粉的高大上统计数据会直接导致中央和各地对形势判断出现误差,调控措施不到位,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质量。

统计数据造假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媾和而产生的怪胎,其危害性各级官员都很清楚,但他们为何还会对此“乐此不疲”,表面上看是“唯GDP考核马首是瞻”,其根源还在于“数字出官”。官员要提拔重用,需要一定的政绩,而政绩的体现莫过于那些光鲜亮丽的数据来支撑了。

政绩观扭曲,统计造假屡禁不绝,损害了政府公信力,而要革除这样的弊端,各地官员必须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正确政绩观,而首要的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否则,官员敢于在数字上造假,就别提什么称职与否了。因此,上级在对一些地方官员考核时,不仅要看其上报的数据,还需要多关注一下用电量、货运量、税收等指标,以期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上级部门也不要盲目将地方官员的“乌纱帽”与下达的指标数据挂钩,以免造成地方官员虚于应付,基层统计部门大玩“数字游戏”的把戏。另外,对于数据造假者,纪检监察部门更要对其严厉追责。只有多方努力,“官出数据、数据出官”现象才能减少甚至杜绝。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