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20日10:1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 伴随着新年钟声、鞭炮声、歌舞声、欢呼声……可爱吉祥的小羊终于走进了人们的生活。19日,大年初一,乙未羊年的开始。天文学家表示,由于阴阳历转化的缘故,这是自1986年以来48年中“最晚”的春节。且看各地群众喜迎新春的美好图景。
红红火火庆岁首
“冬闲时大家聚在一起,扭扭秧歌跳跳舞,既红火热闹又健身。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四,我们的演出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不光在本村,还要到附近几个村演出。”伴随着春节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河北保定市望都县小西堤村文艺队“老教练”丁淑萍兴奋地说。
你唱一首传统的山歌,我跳一支自编的舞蹈,邻里家常的小事也能编成一个小品,田间地头的农事活动也成了舞台上赏心悦目的节目……进入2月以来,587台“乡村春晚”在浙江丽水农村陆续上演。侨乡青田县小舟山村,有许多村民在国外工作,今年春节,村里首次办起了“乡村春晚”,“算算有二十多年,村里没有这么热闹了,希望以后每年都有这样的春节过。”
在古色古香、有着“明清建筑博物馆、里坊巷制度活化石”美誉的福州三坊七巷景区,一场红红火火的“开年旺市”民俗舞狮表演带给现场观众羊年“开门红”。同时,景区里“萌萌哒”的“喜羊羊”花灯,传统的橘灯、莲花灯、观音送子灯等闽台风情浓郁、做工细致,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选购。
聚居在沈阳市沈北新区的2万多锡伯族人,则以特有的敬祭“喜利妈妈”等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喜迎新春佳节。
边城乌鲁木齐“年味”十足,街头四处悬挂着红灯笼和中国结。维吾尔族小伙亚生江早早出门去给附近店铺配送货物,笑意挂在脸上,“春节前这几日,生意比平时好多了,一天能多挣三四百元,最好天天都这样过年。”
闻名遐迩的喀什老城被艾德莱斯丝绸装点的灯笼和中国结打扮得格外娇俏,老城居民不仅能观看专业团队的歌舞表演,还能参与其中,以传统的麦西来甫和传统体育活动共庆新春。72岁的当地居民阿不力米提·马木提说:“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连春节演出也一年比一年好。”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蛮云边境检查站的官兵用彩灯装点营区,驻守边疆的“90后”战士们挂灯笼、插彩旗、贴春联,为营区披上节日的“盛装”。在靠近边境线的村寨,村民们聚在一起杀年猪、祭祖先,村村寨寨飘着浓浓的年味。同时村民治安巡逻队也不忘加强安全巡查,在新年到来之际守卫着村寨的安宁。
传承民俗扬新风
“咔嚓!”原籍江苏的白领易婷一家与五羊雕塑一起拍了张喜庆的全家福。与城市地标越秀山五羊雕塑合影似乎成了广州人的新年俗。
对于许多“新广州人”而言,羊城广州的年俗颇为不同。原籍安徽枞阳的欧竟第一次带着父母在广州过年。他们的第一感觉是,羊城的除夕夜和年初一“很安静”,不像家乡从零点开始就已经鞭炮烟花不断。他告诉记者,直到除夕下午,才领着父母去逛了花市,买了一盆水仙和一盆金桔,“不一样的年味,各有各好,但这样的庆祝方式更安全、更环保”。
今年的新春佳节,有着“休闲之都”美誉的成都少了燃放烟花爆竹的缤纷色彩,多了些“小清新”。
从2015年1月1日起,成都市中心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孔明灯。初一清晨,记者发现,比起往年,街面上少了烟花爆竹燃放后的垃圾,空气中闻不见刺鼻的火药味。记者采访的几位市民纷纷表示,为环保牺牲一点“热闹”很值得。
新年第一天,武汉市民熊建和儿子来到湖北省图书馆过大年。这位53岁的纺织厂维修工人说,他经常来图书馆,“现在资讯发达,但我还是觉得读书更靠谱,而且读书更能让人静心思考。”
19日9时,湖北省图书馆准时开放。虽是大年初一,许多读者早已在门外等候。66岁的退休工人王兰柱说,到图书馆过年很正常。“这里的书籍包罗万象,精神世界无比宽广,在这个世界里,我不觉老。”
民安国泰写华章
对于从事外贸的义乌商人徐辉来说,2014年过得不算太如意。“生意比以前难做,没赚多少钱,不过我相信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我还打算开拓一下非洲市场,过了年就到非洲去考察一下!”
过完春节,四川仁寿县宝马镇决心村村民何欢准备和同乡远赴青海西宁打工。“现在西部发展日新月异,打工不能光盯着发达地区,西部的自然环境虽然艰苦些,可是咱们四川人不就是能吃苦吗?只要能凭真本事挣钱,哪里有活就去哪里。”他说。
江西赣州市章贡区沙石镇东风村村民何庆东新年最大的期盼则是希望村里的农庄赶紧发展起来。“能在家门口挣钱就好了!”
福州市民江小雯的这个新年别有一番意义。正月期间,江小雯将要第一次体会到当妈妈的幸福感觉:“昨晚除夕一家人吃饭看春晚时,老人们都说‘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一代孩子成长的条件要比我们当时幸福得多,明年这时候就又多了一个胖小子一起看春晚啦’!”(记者齐雷杰、方列、陈弘毅、石庆伟、阿依努尔、吴光于、吴植、李萌、叶前、高皓亮、赵婉微报道)
(来源:新华社)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