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14日04:38 来源:重庆日报
2月12日,长寿区洪湖镇,“9·13”洪灾受灾村民郑忠清正在挑砖建新房。记者 颜安 摄
2月12日清晨,长寿区洪湖镇码头村九组。84岁的谢培珍背起背篓出了门,她要趁着天气好去赶场,“备点年货,过两天儿子就要回家团年了。”
距离去年“9·13”洪灾过去仅5个月,受灾严重的洪湖镇已走出阴霾,人们在期盼着新春佳节的到来。
大部分垮房户住进新家
去年9月13日,洪湖镇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袭击。对那场洪灾,谢培珍至今记忆犹新:“那天,雨下个不停,御临河的水涨得飞快。早上天还没亮,我一看不好,就赶紧往山坡上跑。没隔好久,河水就淹上来了,我那个土墙房子哪里经得住水泡,不一会就垮了。”
房子没了,一件家当都没捞出来,谢培珍很是痛心。
生活还得继续。谢培珍是留守老人,家里就她一个人,怎么办?
这时,村里将她安置在了就近的村民家里,又陆续送来了棉被、粮油等生活必需品。这让谢培珍吃下了定心丸。
与此同时,村里联系了谢培珍的小儿子回家,一起为新房选址。选来选去,还是决定在原址重建新房。镇村干部还告诉他们,按照危旧房改造政策,每户可获得3.5万元补贴。
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谢培珍住进了新房。
据统计,洪湖镇在“9·31”洪灾中,洪水共冲毁房屋280间,涉及213户,671人。灾后,该镇一边安置群众,一边启动垮塌房屋灾后重建工作。目前,该镇已有三分之二的受灾群众搬进了新家。
将对场镇升级改造
2月12日,距离春节还有几天,洪湖镇一派过节的气氛。集市上,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别看现在这么闹热,‘9·31’洪灾过后,街上真是一片泥泞。”洪湖镇称沱村党支部书记陈斌说,洪灾来临时,御临河水位暴涨20余米,淹过了街上房屋的第一层,洪水退去后,人们家里的墙上、地上、柜子里,都是厚厚的稀泥。
镇里请了几支专业的清淤队,用了足足一周时间,才把主要道路上堆积的淤泥全部清走。
该镇相关负责人说,3个多月后,场镇基本恢复到了之前的模样。目前,该镇还打算投资300余万元,对场镇的路灯、公园、进行升级改造,让场镇的配套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春节慰问受灾户
对于“9·13”洪灾后的第一个春节,镇里特别重视。
该镇相关负责人说,2月14日,洪湖镇自己编排的春节晚会将上演。这几天,各村的干部都在挨家挨户通知受灾群众,让他们来看个高兴。
不仅如此,该镇的春节慰问也向受灾户倾斜。“我们给贫困党员、受灾群众、妇女儿童等准备了慰问金和大礼包,特别是受灾严重的称沱、长生和码头村。”该负责人说。
这几天,称沱村一组村民陈涛便收到了不少东西,除了200元慰问金外,还有腊肉、香肠、棉衣、汤圆等,“镇里想得很周到,什么都为我们准备好了。”
目前,洪湖镇的灾后重建仍在继续——记者看见,在灾区的公路边,堆放着村民们准备修建新房的一堆堆红砖、河沙、水泥和石子。
(来源:重庆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