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从朱镕基获如潮点赞看政声人去后

周运华

2015年02月13日14: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的人民网观点频道刊发了《朱镕基获如潮“点赞”不只因捐四千万》一文,指出“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2014中国捐赠百杰榜’。其中,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二度上榜,两年总计捐赠4000万元左右……诸多网友对朱镕基这位已从领导岗位退休多年的老人表示了深深的敬意,满屏都是‘人民的好总理’、‘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祝朱总理长命百岁’的赞誉和祝福。”

网友为何不吝点赞朱镕基?不仅仅是因为他捐赠了巨额版税,也印证了“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这句俗语。该俗语说的是一个人为官一任,政绩如何,老百姓是否真心拥护,只有在他离任时才看得清楚。这时老百姓对他的评价才是真实、最公正的评价,“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群众会记得好干部、好领导的言行作为与正气风骨。朱镕基就是这样一个心中有民、敢于担当、两袖清风的好官,理所当然会得到群众的好评和赞扬,为后人留下一个好的名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所著的《之江新语》一书中,也曾引用“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这句俗语。这是对领导干部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自省与勉励。而领导干部口碑的取得,又必须是勤勉、为民、清廉后的“水到渠成”。

我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论语》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从星共之”。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老百姓的心中始终装有一杆秤,他们会经常地把“父母官”放在天平架上秤一秤,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到底是“为民”还是“为己”,从而自发地产生对他们的拥戴与憎恨。唐朝的华州刺史崔戎,为官清正廉洁,关心百姓疾苦。他调任时,百姓蜂拥而至,中途阻拦,以至弄断了他的马蹬,脱去了他的靴子,坚决要挽留他。一些人还到负责调动他工作的朝廷专史面前哭诉,请求专史上奏皇帝,撤回调令。崔戎责备百姓违抗朝廷命令,一位老者说:“挽留你,冒犯了皇帝,皇帝无非杀了我们几个带头闹事的无用老人,但你能留在华州,我们即使被杀,也心甘情愿。”

像崔戎这样清正廉洁、让百姓要求留任或记住的官员在古代有不少。今天,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有不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的领导干部,如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高德荣……他们都是人民心中的好官,同群众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深得广大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反之,我们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尸位素餐,昏聩无能,当官做老爷,且腐化堕落,在任时人们就盼着他赶快下台,下台时大家额手称庆,鼓掌叫好,甚至放鞭炮“欢送”,其政声之坏、名誉之恶,可想而知。如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因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强奸罪被判处死刑后,当地老百姓纷纷拍手称快,社会反响强烈,文强正是这类官员中的典型。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才能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声色所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人民也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