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12日04:50 来源:南方日报
诗歌似乎已经有很多年跟大众不太“沾边”了,在湖北农村诗人余秀华的诗歌随着微信公众号和APP成为“大众读物”后,当代诗也开始被传唱。一张唱诗专辑《诗遇上歌》销量居然仅次于李宇春、张靓颖的歌曲,这在几年前简直不可想象。
这个唱诗的女孩叫程璧,北大毕业、旅居日本的独立音乐人。去年8月,她推出了这张名为《诗遇上歌》的专辑,里面包括了田原、西川、谷川俊太郎等众多著名诗人的诗作。程璧不是第一个把诗谱成歌的人,看到诗人奇妙的更远不止她一人,她却能让诗人听起来更奇妙一些。这个用古典吉他弹唱诗歌谱成的民谣的年轻姑娘,让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这样说:“透过她的声调与音质,那些顺着感觉进行的细腻的气息处理,我感受到如今中国的年轻女性,在感受着什么,想要追逐着什么而生活。”2月7日,程璧来了广州,在南方报业的289艺术空间举办了一场弹唱会,主题为“诗与歌凝望的瞬间”,讲讲她和诗歌为伴的这些年。那晚,在静谧中,广州在诗歌的氛围中一夜“花开”。
毛笔字 唐诗 四合院孔孟传统让她情感丰富而静谧
在弹唱会上,程璧一袭黑裙,抱着一把古典小木吉他,淡雅的面容上,一双大眼睛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明亮。这形象跟她的作品气质相当贴近——简单的配乐、安静的吟唱,却让那些年代已久的诗作焕发出新的生命。
她的音乐一起,“静”就犹如风翩翩而来。“她有种让人安静的力量,真难得。”这是在场不少听众的心声。
实际上,在西方,古典音乐家为诗歌作曲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即使晦涩如艾略特、阿什贝利等人,也有相关的音乐作品流传。相比之下,国内的音乐人为诗歌谱曲的很少,而且多以民谣的形式出现。
坚信民谣是诗歌的“母亲诗人”田原,是程璧熟识的师友,其在日本国立东北大学任教期间推荐了众多诗歌给程璧,并且为她引见了这些诗人;而她和诗歌的缘分要追溯到她小时候。出生在山东的她四岁起就学习写毛笔字和背唐诗,跟祖母生活的小四合院是她创作的最初灵感来源。“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四时常相往,晴日共剪窗。”在北大读书期间,程璧为这首诗配上了和弦和旋律,并取名《晴日共剪窗》。去年,她从东京NDC原研哉设计研究所辞职,用一把古典吉他,一把尤克里里谱曲,便做出了自己第二张专辑《诗遇上歌》。
“我从她的声音中,就感觉她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不谙世事、不染风尘的女孩。”一位来听弹唱会的男生说。的确,看到《诗遇上歌》这样的名字是很直观地会让人贴上小清新、文艺这样的标签,关键是你听了她的歌后会觉得毫无娇柔之情。
东京 茶道 民谣日本美学教会她纤细和简洁
程璧的音乐很有种日式小清新的味道,这与她在日本生活了很长的时间不无关系。她读研二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能以交换生的方式去日本学习。她坦言,自己喜欢东京的多元和独立气息,“那些不慌不忙的街区,聚集着一些具有独特品位的音乐咖啡馆,常常能与一些具有不可思议能量的独立唱作人不期而遇。他们自己一边演奏着不同的乐器,一边唱着自己写下的歌,朴素、自由地唱着。在他们的歌里可以听得到真正的生命。”日语诗歌的纤细、简洁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诗歌是凝练的文字,在为诗歌谱曲的时候,旋律上,她的和弦都很简单。“用简单来表现美感,我的音乐追求想象力。茶道大师千利休,只在自己的茶室装饰一朵花就能看到整个春天,通过一滴水就能看到整个山泉,这种想象力是我的音乐追求的。”
现场,她在唱诗、传达“诗情画意”的同时,也在传达自己的生活状态、理念表达,一如《我的心里是满的》,这是一首非诗歌谱曲类的歌曲,“清晨/我一个人醒来/一个人整理头发/一个人买早餐/一个人赶路/我一点也不孤单/我的心里是满的……”她的歌词是生活的,旋律也是生活的,声音更是生活的,可以说是对程璧内心世界最鲜明的写照,从她的歌声中也能够体会到她身在异乡内心所具有的孤独感。
由于民谣并不是适于极致发挥的音乐风格,但民谣与诗歌巧妙结合在一起之后,却简单而有力地表现出了生活。这也难怪有人会说:“听《诗遇上歌》说是民谣,但除了民谣还能听到她的内心世界,于是,听者也能收获平静。”程璧的声音的确有这样的魅力,所以,当她用民谣的方式来弹古典琴时并不显得突兀,相反古典琴尼龙弦的细腻和温暖,配上她的声音更显诗意。
南方日报记者 周豫
一切
北岛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