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9日04:45 来源:南方日报
无论是自驾游,或者是驾车返乡,都让人激动。但是激动归激动,行前准备要做足,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旅途的安全。无论是为了探亲访友,还是为了饱览河山,安全是最重要的前提。所以,我们的自驾游准备手册也围绕着安全展开。
文/图 南方日报记者 朱钦
线路规划
出行前的行程规划最是让人无处下手,好玩的地方那么多,我到底该去哪里?我们虽然没法帮你选定目的地,但你却可以按照行程的长短来选择出游的大致范围。出门一天还是周游全国,要做的准备工作可完全不一样!所以,针对时间、预算来合理安排自驾游行程,并根据行程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这才是自驾游正确的做法。
☆当日往返
如果选择一天来回,除把油箱加满外,选择地点和路线最为关键。因为假日选择到附近的旅游胜地,很可能面对的就是人山人海,而且路上也特别拥堵。仅一天的旅游时间在路上就占了一大半,实在是得不偿失。
☆两天来回
两天以内的自驾游是7天长假最好的选择,因为不仅可以外出游山玩水,回家还有一定的时间休整一下。当然两天的行程决定了这已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驾游,所以不仅需要对车况有比较严格的检查,而且
出行前要仔细研究路线,最好有一个驾龄不低的朋友一起,可以换换手。
☆三到五天
3到5天的自驾游时间充裕不少,可以走得更远,也可以更加自由,同时更能领略自驾游的乐趣。但是长途的自驾游,不仅走得更远,要准备的东西也更多,对车况要求也更高。除了要挑选一位有驾驶经验的朋友外,最好和另外有车的朋友结伴而行,可以组成一个车队,不仅安全,费用也可分摊。
☆五天以上
在保证良好车况的情况下,要充分考虑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还要为自己准备这样一个“套餐”:途中气候多变,应带些退烧、治痢疾感冒的药,准备一个急救包,预防意外伤害。准备帐篷等野营需要的东西,适合旅游地点天气的衣物、户外鞋、防晒霜等。预备一些自己喜欢的光盘,路上听可以消除旅途寂寞和疲劳。准备好照相机,记得带充电器。
车辆准备
自驾游是对车辆各方面性能的一次全面考验,谁也不愿意把一次美妙的自驾游旅行和“车辆抛锚”,甚至是“事故”这样让人不愉快的字眼扯上关系。因此出行前的准备一定要做足,确保做到车辆性能万无一失。如果没时间去经销商处检测,通过简单的肉眼观察,你也可对车辆的关键部位进行大体检测。
☆灯光重新调校
车灯是汽车的眼睛,一定要保证所有车灯都处在完好状态。如果大灯曾经维修过,建议根据驾驶者的高度,重新调整灯光的高度和聚光性能。有的车可以自动调整灯光的角度,但有的车必须亲自动手调整。
☆轮胎按需更换
检查轮胎的花纹和气压(包括备胎),确保在良好状态。轮胎是汽车磨损最为严重的部件之一,也是行车安全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般车辆行驶六七万公里就得更换。
如果轮胎磨损较为严重或者曾经多次被扎破,也建议更换新的轮胎。不正常的胎压也会影响汽车的安全行驶,所以加压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厂家的标准,切不可任意为之。
☆刹车格外注意
行车前除了检查电解液、机油、变速箱油、水箱水位外,还得检查刹车油的油位和质量。刹车油较容易吸收水分,特别是南方的空气比较潮湿,刹车油容易被稀释而失去最好的效果,一般使用期达两年或者汽车行驶6万公里都得更换。刹车系统靠油打通,所以要检查油管水管接头是否老化泄漏;另外,刹车比例分配阀也要看看。
另外现在大部分轿车在使用碟刹,所以刹车片的检查不能忽略。因为自驾游的路程可能不短,为了避免中途换刹车片的烦恼,如果发现刹车片只有不足3毫米厚时,建议立即更换。
安全行车
不可否认,在你驾驶着车辆行驶着的每一分每一秒中,都存在着风险。来自于外界的危险,比如马路上忽然出现的障碍,不打灯就变线的冒失鬼或是闯红灯的行人,我们通常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应对,这样的危险没有驾驶者会大意。然而,有些潜在危险却来源于驾驶者自身,这些因素在无形之间削弱了驾驶者的交通意识、反应能力甚至是驾驶技术,让驾驶者身处险境却浑然不知,这些情况你一定遇到过。
☆酒后驾驶
科学研究发现,驾驶员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有危险情况,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的动作中间的反应时间为0.75秒,饮酒后尚能驾车的情况下遭遇危险踩下制动踏板的反应时间却要减慢2-3倍,同速行驶下的制动距离也要相应延长,这大大增加了出事的可能性。资料表明,人呈微醉状开车,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为没有饮酒情况下开车的16倍。
另外,我国对酒后驾驶行为一向打击严厉,不仅要暂扣驾驶者驾驶证、罚款,对于醉酒驾驶的甚至要处以拘留。而一年内因酒后驾驶被处罚两次以上的驾驶者,还要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开车打手机
专家指出,开车打手机的危害甚
至大于酒后驾驶。70%的致命交通事故是司机注意力不集中所造成的,而手机又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禁止开车打电话。英国道路交通安全的新法规甚至规定,开车打电话者的行为一旦被发现,最高可判入狱两年。我国交警对打手机的驾驶者多数只是教育说服,这会给人一种错觉:开车打手机不是严重违章。不过这种貌似轻微的违章行为带来的后果却可能很严重。
☆疲劳驾驶
尽管驾驶车辆不需要有很大的体力,但驾驶车辆更多的是一项精神作业。在驾车过程中,驾驶员必须时刻注视四周交通情况,还须对车辆行驶前方一定范围的事态变化进行预测,不能有瞬间的疏忽和松懈。长途或长时间驾驶车辆,由于一个人长时间坐在一个固定席上,坐姿固定,部分机体受到压迫,肌肉紧张,血液循环不畅,供氧不足,从而产生困倦,形成我们常见的驾驶疲劳。建议长途驾驶过程中,每隔两个小时驾驶者都应该休息一段时间,并且适当地放松身体。而一旦觉得精神不济,驾驶者就应该进入最近的休息站停车场休息,直到恢复精力为止。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