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7日07:34 来源:南方日报
披萨一直不是俺的菜。第一次吃披萨,俺还在广州某杂志社,老总领着大家伙打牙祭,就冲着最有名的某胜客去了。吃得俺那个痛不欲生啊!面又干、肉又硬、奶酪像塑料、番茄酱好酸——从此埋下了俺对番茄酱的阴影有木有?!
具体过程不再详述,总之吃完之后一走出某胜客俺就开始左顾右盼:老总,再给俺来两份盒饭行不?那个“比傻”实在不能忍啊!……正指望俺们众声齐呼“英明”“美味”“开洋荤了”的老总顿时风中凌乱了!经此一役,俺吃货之名大振。
从此对披萨敬而远之。谁要请俺吃披萨,俺一律划入黑名单,让他们享受“阶级敌人”的特殊待遇。在离开广州之前,俺跟闺蜜们去了趟阳朔,那个地方本来是个鸟不拉屎的小县城,后来成了小资文艺青年首个聚集地,酒吧客栈艳遇多到爆。再后来因为《印象刘三姐》房价贵得一逼,好多小酒吧小客栈关门大吉,或者搬到更偏更远更寂寞的地方去了……
俺们去阳朔当然不是为了传说中的艳遇,好吧,就算是,那俺艳遇的对象也只能是一锅美食。当时西街最有名的一家小资店叫“红星特快”,店主是个满身刺青的新加坡人,据说到了阳朔没在“红星特快”消费几百大洋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而偏偏它的主打品种就是披萨!在闺蜜舌粲莲花之下,俺只好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坐进了“红星特快”,再次艳遇了一顿据说是最美味的披萨,再次决定把闺蜜划进“阶级敌人”的黑名单!
到了北京之后,谁想到跟披萨的情缘那么深,都不能说是被艳遇了,而是被逼婚了!原因之一是,经常要到导演家里开会,披萨是最方便的工作餐;原因之二是,导演的亲闺女在后海开了一家披萨店!所以,中午的工作餐是在导演家吃某胜客的披萨,晚上的大餐就是到后海去吃四合院的披萨!不得不说,后海的环境真的好,在四合院吃披萨感觉就是不一样,而且这家披萨店真不是浪得虚名,每回去都要走个后门才能先排上座,于是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没看院子里一堆金发碧眼还在候位呢!对于俺这个披萨黑客来说,实在木觉得这里披萨有多好吃,但确实不难吃,无论在口感还是价格上都完爆某胜客!
以上都是铺垫,其实俺主要是要讲述后来的事:俺这个黑客是怎么爱上披萨的捏?
答案很简单:自己做披萨!
只要买回披萨饼底和马苏里拉奶酪,有了烤箱或者微波炉,一切都是那么简单!想刷番茄刷番茄,想刷肉酱刷肉酱,烤出来的披萨饼像烤馕又脆又香,而培根、牛肉、五花肉、豌豆、玉米、辣椒、大虾、鸡丁等等原料加奶酪做成的馅料,简直亮瞎了,比新疆大盘鸡还要豪华!原来披萨真的可以比肉夹馍好吃!
听说阳朔近年搞出了柴火烤披萨的“柴火流”,废弃了西式烤箱而用起了中式柴火。在灯色掩映的古典院落,吃着带着柴香和火星的披萨——俺拖着口水决定了:下一站,阳朔!
【贴士】
1.据考证披萨的原产地是中国,原型是葱油饼,至于怎么偷渡到意大利转了一圈就穿了个叫披萨的马甲,这事得问马可波罗。
2.自制披萨特别简单,买回马苏里拉奶酪和饼底,刷上酱汁,冰箱里的剩料都可以往里倒,再加进奶酪烤熟即可。
3.高筋粉自制饼底难度略高,重点是发酵,二次发酵会更美味。因为比较费时,可以一次多做几个,剩下的冻起来,随吃随拿。
4.烤之前要在饼底上扎眼,以免鼓泡。
5.要求高端的请自备迷迭香、罗勒叶、披萨草等香料。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