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6日05:05 来源:南方日报
2013年12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新区中医院)正式开业。该院的建成也是深圳卫生体制改革的创新模式。 资料图片
为解决医院患者需求与场地狭小的矛盾,2013年12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创新深圳官民合作办医模式,与坪山新区合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平乐骨伤科坪山医院(坪山新区中医院)正式开业。开业已经一年了,新院区门诊和病房业务量快速增长,不过,这种合作办医的新模式也面临挑战,医院的运行经费和人员经费均来自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罗湖院区,该院已经投入近1.4亿元,坪山院区尚不能实现自收自支。
据悉,坪山院区是由郑州市卫生局和坪山新区公共事业局合作办医,由于双方合作的不明朗性,对于医院的人员稳定、设置规划、经营策略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已影响到医院的运营。
门诊量增长虽快但收支难平衡
开业一年来,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医院已经完成二级医院的全部配置。目前,医院门诊开设骨科、康复医学科、疼痛科、妇科、儿科、内科、外科、眼科等科室,医院共有职工139人。
开业后,医院门诊和病房业务量快速增长,但仍不能实现自收自支。目前,病人仍以骨伤科病人为主,非骨科病人也成倍增长。据统计,去年全年该院门诊挂号量有29803个,诊疗量达到95329人次。“上半年增长幅度较大,下半年趋缓。”该负责人说。按疾病分类,创伤病人排位第一,其次是内科病人,疼痛病人排位第三。
据了解,根据区域病人需要,该院原计划开业3个月后开放病房,被迫在开业11天时提前开放病房,先后开放骨伤科病区和综合病区。病人结构以骨科病人居多,涵盖创伤、脊柱、关节和疼痛病人,少量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病人。全年住院人数1326人次。
“骨伤科病区开放,在短短4天时间里,病人数量达到32人,当即全部开放骨伤科病区。”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医院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住院病人维持在60人以上,医疗压力较大。
截至去年12月底,医院共完成手术713例。三级以上(疑难)手术120多例。髋、膝关节置换,关节镜,腰椎骨折钉棒系统内固定,髋部骨折PFNA内固定手术填补了坪山新区的空白。
据了解,去年,坪山院区充分发扬医院的公益性,为当地居民开展“免费体检”,截至目前,已免费为29家企业、10个社区共计39家单位的1732人进行了健康体检。
该院还“主动出击”积极开展健康大讲堂和义诊活动。深入27家单位开展了健康大讲堂36场次,在4个居民聚集区和人流密集区开展义诊活动6场次,受到了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职工、居民的一致欢迎。医院还建立工伤绿色通道服务,与17家单位建立工伤医疗合作,已有65人次直接享受工伤医疗绿色通道服务。
希望新区政府给予补助等支持
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医院是深圳合作办医的一个样本。目前,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在深圳处于一个尴尬地位,它是郑州市骨科医院1986年在深圳开办,行政上隶属郑州市卫生局,但业务上归深圳市卫生局领导,而且医院运营由平乐骨伤科医院自负盈亏,属于深圳一家三甲民营医院。2014年,晋升为深圳第一家三甲民营医院。
近年来,随着医院的发展,平乐骨伤科医院遇到不少困难,尤其是就诊患者的快速增长与场地狭小的矛盾日益突出。如病人就医需求和医院业务用房紧张,诊疗场地狭小,没有停车场等。针对这些问题,医院开始了其东进西突战略。
2012年年初,坪山新区和平乐骨伤科医院接洽合作,双方同意将该院引入坪山,并推动管理模式创新,成立合作医院暨新区中医院,平乐骨伤科医院变身为新区的国有非营利性公立医院,纳入新区卫生规划体系,实现医疗资源共享。2013年12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医院(坪山新区中医院)正式开业。新医院的建成,也是深圳卫生体制改革的创新模式。
不过,一年来这家医院在新区也遇到了不少挑战。首先是公共交通问题,医院地理位置较偏僻,公共交通少,患者就诊困难,现就诊患者90%为自驾车就诊。
其次是作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坪山院区的运行经费和人员经费均来自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罗湖院区的无偿支持,医院尚不能实现自收自支。
深圳平乐骨科医院党委书记陈书章介绍,2012年5月至今,从新医院筹建到开业,从开业到运行,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作为新医院唯一的投资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其中财力投入近1.4亿元。
“由于双方合作的不明朗性,对于医院的人员稳定、设置规划、经营策略都产生了影响,医院不稳定因素增加,已影响到医院的运营。”陈书章说,坪山院区是由郑州市卫生局和坪山新区公共事业局合作办医,新医院开业一年了,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取得了成效,尤其看重的是社会效益。因此,从医院的建立、科室的设置、人员的配备均未考虑经济效益。但是,目前,部分科室即使满负荷工作也无法做到收支平衡。
根据协议,坪山院区被定位为坪山新区中医院,但是目前名字一直没有更换过来,仍是平乐骨伤科坪山院区。“由于罗湖院区和坪山院区名称更换事件拖延时间过长,所产生的影响正在发酵,对两院的运行都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也已成为职工心头最大的困惑。”陈书章说,只有落实更名后,坪山新区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才能落地。他指出,作为新区的新建医院,希望新区政府能给予开办费、补助、奖励资金等支持。
对此,坪山新区公共事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坪山新区已经无偿提供了场地给平乐骨伤科医院,在医院筹建期间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且去年配合医院将原本挂牌的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正式更名为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坪山院区。对于医院提出的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坪山新区也正在制定鼓励社会办医的相关政策,不过,政策的落地还没有那么快。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