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副省长、舟山市委书记 孙景淼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意味着舟山落实国家战略的内涵更加丰富,路径更加清晰,项目更加明确,抓手更加有力,新区真正迎来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我们必须以“勇担使命、四干兴舟”的实际行动,为全省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落实国家战略
抓好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一号工程”
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是实施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需要,是加快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具体化、项目化实施的重大举措和突破口。我们要把国家战略高高扛在肩上,把发展机遇紧紧攥在手里,全力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
优化江海联运集疏运体系。在科学预测长江经济带货物流量的基础上,加快舟山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大宗散货集疏运体系,积极发展集装箱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
建设国家战略物资储运加工基地。充分发挥水水中转优势,在现有国家大宗商品战略储备的基础上,增加商业储备,做大原油战略储备规模,提升铁矿石储运中转水平,做强国际粮油集散平台,规划建设民营绿色石化基地,提高国家经济战略安全保障能力。
发展江海联运现代服务。打造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加快发展保税燃料油业务,做精做强船舶修造业,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积极发展海事金融、海事法律、国际海员培训等服务业,提升江海联运信息化发展水平,做大做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争取中国(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尽快获批,推动浙江石油化工交易中心尽早运行,构建资源集聚、功能齐全、环境优良、服务高效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
完善江海联运基础设施。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力争甬舟铁路“十三五”开工建设,加快六横大桥建设相关工作进度,谋划建设富翅门大桥、秀山至本岛大桥等工程。立足长远,谋划建设北向大通道。同时加强水、电等要素保障。
加快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切实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推进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化海洋产业发展格局。
大力提升船舶、旅游、水产三大优势产业。推进船舶与海洋装备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发挥船企“白名单”效应,推动船舶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快培育海工装备产业。提升海洋旅游产业,积极筹办世界海岛旅游大会。全面推进普陀山管理、服务、业态、设施、环境五大提升,建设全国精品旅游景区。精心打造朱家尖国际旅游度假区,推动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建设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推进国家远洋渔业母港、现代远洋水产品交易市场和加工园区建设,支持企业开展远洋渔业国际合作,建立境外远洋渔业基地。
加快培育航空、健康、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积极规划建设航空产业园区,继续招引商务机制造、航空器维修、空海一体化等项目。大力发展集生态疗养、健康管理、禅修体验、养老服务、海洋生物等于一体的健康产业。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电子产业基地,推进海洋通信应用产业园、船舶电子研究院等项目,统筹推进海洋大数据中心建设。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观音文化园观音法界项目建设。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着力推动重大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见效,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增强发展后劲。强化精准招商,千方百计招央企、引外资、聚民资,超前谋划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绿色石化配套衍生项目,着力引进一批重特大项目和高带动力、高成长性、高效益项目。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聚焦海洋经济转型升级主战场,围绕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和高新船舶、海工装备、现代渔业、海洋生物、电子信息等重点,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做优企业创新主体,强化海洋科技人才支持,提升舟山海洋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发挥高校在创新驱动的基础作用,推动浙大舟山校区如期开学,建设北大舟山海洋研究院,支持浙江海洋学院创建海洋类大学。
勇于先行先试
构建改革开放新体制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既是给新区开发建设的“大礼包”,同样也是鼓励新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我们要坚持国家战略引领、重大问题导向,进一步拓宽改革思路,狠抓改革举措落实,打造发展新发动机。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协调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大市场监管、陆上综合执法、海上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零收费”试点,对需要独立选址的企业投资项目,全部进入负面清单,实行高效审批;对不需要新增用地的项目,包括技改项目,全面实施不再审批,探索建立以市场准入为基础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创新港口、岸线、海域使用权等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实行要素分层定价制度和企业分类指导制度,加强产出综合绩效评价,以要素配置市场化推进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探索多种形式的社会融资模式。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全面完成渔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探索确权、赋权、活权体制机制。推进基层治理体制创新,构建形成“一村一社区一经济合作社”的治理结构,有序推进撤村改居。创新渔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在本岛率先实施渔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置换新型集聚小区公寓房工作。加快推进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撤村改居。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吸引央企、国企参与新区投资开发,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革和参与央企、国企整合。更加主动接轨上海,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宁波的深度合作。继续探索自贸政策,建设保税燃油供应中心,争取不同税号燃油调和、油品资质审批等政策突破,组建外轮供应服务中心。争取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配套政策,建设“海外仓”项目。继续推进舟山港综保区建设,提升本岛分区发展水平,加快衢山分区建设,拓展进口指定口岸资质。积极应对严峻形势,打好外贸出口翻身仗。
坚持统筹发展
推动“两美”浙江新区先行
按照“生态生活生产有机融合、乐居乐业乐游联为一体”的要求,努力把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变为现实。
提升海上花园城建设品质。把舟山本岛南部百里滨海大道作为建设高品质海上花园城的核心工程来抓,着力打造生态景观长廊、历史文化长廊、民生休闲长廊、产城提升长廊,统筹推进新城、普陀、定海三个城市湾区建设,抓好高亭、菜园、六横、金塘等县城和小城市提升工作。打好“三改一拆”攻坚战,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抓好城中村改造和新型集聚小区建设,加强古村落、古民居保护,推进生态廊道建设三年计划,打造一批美丽海岛综合示范区块和精品社区。
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坚持不懈推进“五水共治”,确保黑臭河、垃圾河治理全面达标,全力整治饮用水源地环境,加快本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减排精细化管理,创新总量管理制度。强化污染治理,加快黄标车淘汰,建设危废处置设施。加强海洋海岛生态保护,深入实施“一打三整治”,推进舟山渔场修复振兴。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创新基层依法治理体制机制,构建形成一村一社区一经济合作社的治理结构。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健全“三民”工作法,深化社区“三减两增一强化”工作,培育千名群众工作能手、千名矛盾纠纷调解能手。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全市统筹协调机制,率先在本岛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实现本岛社会服务一体化。
提升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水平。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转轨,把渔民养老保障纳入到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力争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和舟山技师学院顺利“摘筹”,启动“海洋健康城市”建设,推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打造省海洋运动基地。争创平安建设十连冠。
(《今日浙江》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