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分享

旅游调查报告多雷同,还缺乏专业性

2015年02月04日05:11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旅游调查报告多雷同,还缺乏专业性

旅游时评

  如今越来越多网络公司发布关于消费者行为的调研报告,足以看出用户消费行为的调查日渐受到旅游业者的重视。

  这些根据大数据进行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建立在个性化出游的大趋势下。去年以来,消费者倾向自主选择目的地,利用智能手机以及互联网等工具实现个性化自助游的趋势越发明显。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逾95%的境内游客,65%的出境游客选择自助游而非团队游,个性化出游已然成为一种蔚然成风、难以逆转的生活方式。

  正是因为自助游消费群体的不断壮大,为互联网旅游公司创造了更多商机。这种商机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在线交易上,而是通过在线搜索、预订,让互联网公司获取关于消费者偏好,以及消费习惯的信息,这些信息无疑具有不可低估的商业价值。

  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更具优势。而不可否认的是,真正优质而人性化的服务,往往基于扎实而细致的市场调查,一些成功的奢华酒店或是旅游服务公司,之所以拥有大批的忠诚客户,也和他们掌握客户核心需求和潜在需求有关。为此,他们不惜花重金聘请第三方调查机构,分析住客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对于VIP客户的消费行为,更是掌握得巨细靡遗,以便提供更为针对性且人性化的服务。当然,这种调查必须基于用户隐私安全的条件下。

  现如今,一些专注旅游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扮演第三方调查机构的角色。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具有核心技术的互联网公司在这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它们利用平台优势,掌握了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消费习惯,急于将这些信息变现。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频密出现的调查报告,正是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挖掘信息商业价值的做法。谁才是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他们喜欢怎样的旅游方式,他们习惯什么时候预订酒店,他们更看重旅途中的什么元素,这些信息都在大数据中有所体现。

  新一代80、90后消费者更偏好移动端预订,更喜欢具有个性化、性价比高的住宿,更注重旅行中与当地人的互动体验,等等,诸如此类的消费偏好,是我们在众多份网络调查报告中所看到的极为雷同的调查结果,这些指标对于旅游目的地、酒店以及其他旅游供应商而言,的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这些仍然只反映了消费行为的普遍性。

  在我看来,泛泛而言的报告,多了只会沦为鸡肋。对于商家或客户而言,更具价值的,应该是更具体详尽,更具针对性的消费者行为报告。这一点,需要如调查公司一般的专业技术,更需要他们的专业精神。而在这一点上,很多互联网公司远远不足以企及。

  尽管走在前沿、洞悉市场的互联网公司们也是蛮拼的,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挖掘出信息的商业价值,但是于长远未来而言,更持久的,该是那些善于维护长远利益的企业,他们一方面善于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亦懂得维护客户的权益。周人果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