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4小时滚动新闻
分享

两热心企业家欲圆“泳池梦”

2015年02月03日05:10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两热心企业家欲圆“泳池梦”

每到暑假,大朗金星游泳池便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仟贸泳池设施齐全,池水是使用过滤器循环使用的。

  每年夏天,东莞金星电线有限公司内的泳池都会吸引不少员工及其家属朋友的到来。吸引人们到此一游的原因是,这是一座公益性质的泳池在这里游泳不需要任何费用,而且池水上下温差不大和异常干净,同时泳池还配备两名救生员专门当值。

  这样的公益泳池在东莞并非特例。在东坑,一名台企老板也在自家企业内开设了泳池,但他还想进一步建设一家公益的游泳培训机构。然而,由于国家、省暂未出台相应的扶持办法,东莞也暂未有配套的扶持办法,扶持游泳池的发展,加上土地政策、安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企业家们的自办“泳池梦”将何去何从,仍然有待观望。

  池

  金

  星

  泳

  池

  自建泳池让2万人受惠

  位于大朗镇的东莞金星电线有限公司(以下称“金星”),是一个绿树成阴、充满鸟语花香的地方。这家企业的董事长叫洪培琪,他虽已年逾六旬,却是一个热爱琢磨的人。他在厂区内建造一座游泳池,使用的都是自创技术,甚至池水都不使用自来水。这座泳池自2009年6月建成后,每年暑假都会对社会免费开放。据统计,该泳池如今已让2万多人次受惠。

  金星游泳池的面积约300平方米,蓄水150吨,分深水和浅水区,最深处有1.7米,最浅处1.2米。该泳池面积虽不大,可名气不小。每年夏天,周边工业园内不少员工及其家属朋友都会慕名而来,他们在池中或是一展泳姿,或是学习游泳技巧。

  8岁的博文去年曾从湖北老家来到大朗过暑假。初来乍到时,他还是一只“旱鸭子”,如今他已经可以像小鱼儿一样在水里钻进钻出。博文的妈妈在金星上班,由于泳池免费对外开放,他正是在这里学会游泳的。

  这座游泳池在每年从7月1日到9月30日的晚上7时到9时30分开放,每遇周日还会提前从下午开放。该泳池的配备设施一应俱全,在泳池周边铺上防滑地垫,四周还挂上各色救生衣和救生圈,此外泳池还配备更衣室等。

  洪培琪每天也会来到这里走一圈,认真检查安全工作是否做足。“夏天炎热,小朋友喜欢玩水,这里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卫生的游泳空间。”他说,为了让员工和群众放心游泳,企业每天还会派出两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员工担任“救生员”,确保游泳者安全。据介绍,泳池使用多年没有发生一起溺水伤亡事故。

  “我每年夏天都会过来。”在金星附近一家工厂上班的小李说,金星泳池水质特别干净,每次游完回去头发都不会打结。到这里游泳,只需简单登记便可入厂游泳,无需缴纳任何费用,企业惠民之举赢得了周边居民的好评。多年来,每到夏日傍晚都有不少家长带着子女到这个泳池消暑,小孩子在浅水区戏水,成年人则在深水区大秀泳姿。

  热衷公益事业的洪培琪,每年夏天都因为这一座汪汪的泳池而乐在其中。

  池水来自净化雨水

  金星游泳池的每一个部位都蕴含着洪培琪的心血和智慧。它是由洪培琪亲自设计和指挥建成,池中的水不是使用自来水,而是使用净化雨水。

  据洪培琪介绍,金星游泳池克服了许多技术难点,采用两个循环系统,水一直处于不断运动状态。泳池的处理系统分两部分,一个是水面处理系统,一个是水底处理系统。池水最初是利用平时收集的雨水,经过麦饭石的物理矿化与活化,再用紫外线杀菌之后,从2米高的天台上以瀑布的身姿注入池中。而泳池中的水又靠池底的水泵泵起,从另外一条管道流出绕金星厂区流动一圈之后,又回到2米高的天台上注入池中。故此,泳池中的水,永远都在做着循环运动。

  这一条让池水绕厂走一圈的管道,与厂区的消防、绿化用水管道相通,还会经过太阳能板加热,因此该池的特色是从来都不用换水,但池水经常得到更新和恒温。如果池水少了,又可以加水进池。“我们泳池中的水可以直接饮用。”洪培琪说,经过他用物理处理和采用循环运动后的水,送到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洪培琪说,为什么要建设一个人工瀑布,目的出于借助瀑布让水产生丰富的负离子,改善泳池周边的空气质量。为了保证泳池的水质量,他每天都安排人在泳池的四个角上检测一次尿素、细菌和大肠杆菌的含量。据了解,这么多年来,该池从来没有发现过超标的情况。

  ■困惑

  池水如何通过验收

  在洪培琪的心中有一个愿望,他希望学校、小区、酒店,按照他的理念和技术建设游泳池,开设游泳课造福社会。但在洪培琪的心中其实也有一个顾虑,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他在挥洒自己公益心的同时,却或许又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法律责任碰击。万一有群众在游泳池中发生意外,他肯定难逃担责干系。“有时好人也难做。”洪培琪说,但他还是愿意冒这个险,让更多群众感受他用心血和新技术建造出来的泳池所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洪培琪展望他的愿望,心中却难免又生出一缕担忧。目前国家对游泳池的要求是,泳池水中氯的含量是饮用水的10倍。他建设的泳池,根本不使用自来水,也不使用漂白粉,根本没有氯含量的这个数据,国家会认为他的泳池合格吗?

  池

  仟

  贸

  泳

  池

  欲办游泳培训避免溺亡悲剧

  无独有偶,在与大朗邻近的东坑镇,另一名来自台湾的企业家宋鸿赞也正在为开办泳池的事情而苦恼。宋鸿赞于1999年来到东坑,现管理着一家约有员工200人的企业——仟贸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称“仟贸”)。该公司内也有一座用于员工休闲锻炼的泳池。

  记者在泳池现场看到,一架海豚牌水中吸尘器正在贴着泳池水底做清理工作。这座泳池长25米,宽7.5米,拥有三条水道,已足够企业员工和宋鸿赞的亲朋好友使用。“这台机器每天工作8小时,除了池底之外,还可以清洗池壁。”宋鸿赞说,“我们的游泳池比一般泳池干净,不用换水,也不用放药水。”

  开办企业后,宋鸿赞想建泳池的想法由来已久,但苦于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过滤设备。直到数年前他耗资60万元引进一台德国过滤设备后,这座泳池才真正开了起来。泳池旁还有一处小型的戏水池,供员工的孩子使用。为了教会一些不懂游泳的员工游泳,宋鸿赞还专门聘请了专业的教练。

  而宋鸿赞的想法远不止这些。

  约三年前,宋鸿赞看到中央电视台报道称,当年全国约有三万名小孩因溺水而死亡。曾在加拿大居住过十年的他被这一数字震惊了。在他的印象中,游泳几乎是欧美发达国家人们的基本生存技能,在加拿大居住的时候,他从没有听说过那儿的小孩因为不会游泳而淹死。

  前段时间,宋鸿赞在东莞道德讲堂听讲,演讲人讲述了他冒着生命危险搭救落水者的见义勇为事迹。宋鸿赞认为,见义勇为固然不易,但也是治标不治本。“见义勇为是冒着生命危险,还不一定能够救起人来,为什么不从培训游泳入手呢?”这几件事更是坚定了他想办一所游泳培训学校的决心。

  培训游泳可考虑“流水线作业”

  “我们的国家培养出了很多游泳冠军,但对于基层的游泳训练却还不足够。”宋鸿赞说,“游泳不只是一种运动,它是可以用来自救的,我希望能推广培训这种教育,让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宋鸿赞,提起开办游泳培训学校,他的规划亦是一丝不苟。他认为,中小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功课压力,再让他们统一抽时间来学习游泳不太现实,不如从娃娃开始抓起。

  据宋鸿赞了解,整个东坑镇约有5500名幼儿园学生。他认为,中小班学生学游泳年纪太小,而大班的学生年龄刚好,又没有功课压力,是最适合参加游泳培训的对象。按照宋鸿赞的理想规划,整个东坑镇约有1800名大班学生,除开最冷的一个月,全年有十一个月可以进行游泳培训。这样,每个月只需培训100多名学生,一年之后,东坑镇所有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都会游泳了;几年之后,整个东坑镇的小朋友也都会游泳了;如果这个项目经验能推广开来,整个东莞甚至其他城市的小朋友都能因此而受益。

  宋鸿赞管理的企业主要生产变压器,工厂里基本是流水线的生产过程。受此启发,宋鸿赞也想让游泳培训学校像流水线一样培训出合格的毕业生。“我们可以分几个小泳池,让台湾红十字会的教练分别在各个泳池里教学。”宋鸿赞说,“小朋友轮流进来,比如在一个教室学会打水,在第二个教室学会闷气,在第三个教室学会漂浮,走完这些流程,就基本会游泳了,最后再到大泳池里考试。”根据宋鸿赞的办泳池的经验,在三周之内,孩童就可以从不会游泳到基本学会,“悟性好的,一星期之内就可以学会了”。

  宋鸿赞甚至想好了孩子出入泳池的方式,“我们的泳池是恒温的,孩子们可以统一坐车过来到泳池门口,一下车就是适宜游泳的温度。”

  然而,游泳培训机构的开办并非易事。宋鸿赞希望能将企业附近的一块菜地转来用于建设培训机构,但相关的土地变更手续并不容易。

  ■困惑

  土地用途变更成难关

  在企业泳池的附近有一块约4000平方米的菜地,目前这块菜地主要用来种植一些无农药蔬菜,供企业饭堂使用。未来,宋鸿赞希望能将游泳培训学校建在这里。然而,这块土地属于工业用地,要建设游泳培训学校,需要转变该块土地的使用用途。

  宋鸿赞告诉记者,他开办幼儿培训学校需要投入约500万元建设泳池,虽然会收取一定的培训费用,但这纯属公益项目,并不以营利为目的。“外边承包的泳池又脏又乱,没办法管理,我们刚好有游泳培训和泳池管理的经验,也愿意做这件事情。”宋鸿赞说,“我觉得这件事情可以从民间先做起,做好了让政府来验收,看看有没有推广意义。”

  为了建起游泳培训学校,宋鸿赞也找过相关的规划、国土部门,但由于这件事情没有先例,相关部门也不太了解具体的办事流程。宋鸿赞告诉记者,镇政府也有来找过他,说可以为他提供另一块地作为办理游泳培训学校之用,但宋鸿赞还是希望能将学校办在企业附近。

  “学校办在企业里面,水池管理可以很方便,只需要抽调几个员工,用电的话企业也有剩余。如果再另外开辟一块地出来,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成本也会提高很多。”宋鸿赞说,“而且,在其他土地上建学校,可能政府的一些想法和我们的未必一样,我还是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管理办法来做。”

  宋鸿赞告诉记者,他希望游泳培训机构能在合法的前提下开办,“一旦违规使用,我们也会很麻烦”。但目前用地手续办证牵涉到一系列问题,较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如果是工业用地转商业用地,就需要通过招投标,所需成本较高,且宋鸿赞本人不一定能拿到这块地,如果是工业用地转教育用地,虽然不需要招投标,但也需要复杂的程序,且之前没有过这类事情的先例。

  想在企业内办游泳培训机构却碰上土地难题,宋鸿赞一度想放弃这一念头,把菜地租给他人用于办工厂。不久前,东坑镇政府几位领导了解到这一问题,来企业走访过许多次,这又重新燃起了宋鸿赞心里的愿望。

  “我们现在一是希望能够获得政府土地政策的支持,二是希望政府能够扶持这个项目。比如在幼儿园进行宣传,让幼儿园的课程可以排进游泳培训这一项。”宋鸿赞说。

  企业办公益泳池要加强安全保障

  ■官方说法

  事实上,早在2013年,东莞中考体育项目中已增加了100米游泳的选考项目。

  尽管游泳被列入中考项目,但有市政协委员连续反映,东莞作为“游泳之乡”的威风已不再。此外,东莞每年溺水死亡的学生都有几十个。即使东莞很多学校规划有游泳池,但担心学生在校内出游泳事故,所以干脆不开。学校责任撇清了,但学生安全却少了保障。如果他们会游泳,或许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溺亡情况。

  由于户外游泳危险性高且水质难有保障,如今市民要游泳,一般都只能到游泳池去。那么,在东莞开办游泳池,需要什么手续呢?

  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说,鉴于游泳是一项高危运动项目,开办游泳池有一定的危险,因此需要职能部门进行审批。此前,开办经营性质的游泳池先由体育局进行验收,符合条件再到工商局进行登记申请牌照,再而在全市商事登记改革、强镇放权之后,开办游泳池可以先领取牌照,再由具体负责审批权的镇街进行验收。

  目前,东莞全市有370多片游泳场,分布在全市的学校、社区和酒店等场所,满足市民游泳的需求。不过,由于国家、省暂未出台相应的扶持办法,东莞也暂未有配套的扶持办法,扶持游泳池的发展。

  那么,像镇街的企业开办公益类游泳池,该怎么审批呢?

  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说,由于游泳是高危险性运动项目,假如要进行经营,就必须经过体育部门的验收。因为体育部门验收之时,会彻底地检查游泳池是否存在死角,譬如坡度、石块和水深等问题,进一步保障游泳者的安全。

  他说,除了检查之后,游泳池还需要配备充足的救生员,保障游泳者的安全。假如游泳池是公益开放的,也建议进行检查和配备足够的救生员,因为开办游泳池需要担负相应责任,特别是保障有关人员的安全。

  策划/统筹:蒋才虎 范琛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黄万全

  范琛 吴少敏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来源:南方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